奇书 >  浪静难 >  第十七章 牛头马面

龙门城大殿,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建筑,矗立在龙门城的中心。

它本是一聚事厅,龙门城如今的风调雨顺,少不了这座聚事厅的功劳,都是城主和知府,携各个岗位的大小官员在这里开过无数次的会议,一点一点累积至今的。

但在几年前不知是何原因,聚事厅再没开过任何一场会议,聚事厅再没了昔日的热闹,也被改口叫了大殿。

文武官员们也很有默契的没有多言,龙饕的手段和本事人尽皆知,他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也从不让人窥探他的内心。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一场精心计算的棋局,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处,让人难以捉摸。各地官员和将士们只要没接到命令,便默默守好自己的岗位,用最后一次的会议当标准去做,久而久之各个岗位官员也都养成了习惯,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大殿的外墙由厚重的青石砌成,岁月的侵蚀使得石面布满了青苔和裂痕,仿佛是时间的印记,见证了无数的权谋与背叛。

殿门紧闭,两扇巨大的木门上雕刻着复杂的图案,那是远古的守护神兽,它们的面容在昏暗中显得狰狞而威严,仿佛在警告着每一个试图窥探殿内秘密的人。

殿内还如往常一样没有点灯,只是几颗夜明珠,古老的壁画在微弱的光线中若隐若现,画中的人物和场景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但那些故事早已被时间遗忘。

正厅,高古双目微闭着,坐在一张古老檀木椅上,椅背高耸,雕刻着精细的龙凤图案。方才在厅内的打斗痕迹早已连带着长桌上的剩菜碗盘一并被清理,唯有石柱上的一块凹陷,又为这悠久的大殿写下了属于这个年代的故事。

距离那场轰动全城的一战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龙副手和长孙凌云回了龙府、柳宗遣众官兵都回归了各自岗位站岗、乡勇军遣回了兵营、虎骑遣回了校营、高公公则自己来到了这阴暗的大殿,微闭着眼,黑暗笼罩下的表情好像很享受着这里的黑暗,因为在这里高公公流失再多内力也会极快恢复。

城里的狼藉也全部清理,受伤的军民也在得到救治,被破坏的店面和小摊也都分到了补偿,城内快速的恢复了以往的生活秩序。没有人再提,这一切就好似没发生过一样。

“阿傍,都办的怎么样了?”

站在长桌尾后,一个面戴铁青色牛头面具的男人,拱手低头回道:

“已从粮仓调出了两千斤粮食,也安排人去了城外牧场买下了200头牛和500头猪,和前阵子替换下来的那批兵器也一并送上了,预计明天晌午就能全部送达水影山。张家那边,也安排人送去了最好的药物和补品,外加三千两银票当做张家重掌生意的本钱。”

牛头阿傍,龙府六大门客之一。

高古点点头,又道:“多安排人去街中查查,不在府衙送上来的名单上的那些小摊小贩们,有损失的也一并照价赔了,以免下面传出闲话来。”

阿傍:“是!”

高古:“突然暴乱的百姓是什么情况。”

阿傍:“查清楚了,他们原先确实都是水影派弟子,所处分舵解散后他们也被遣返,估计是跟着当年难民驻扎进了龙门城,但他们空有蛮横武力没大本事,所以大多是底层劳动民众,有的待遇甚至都在乡勇之下,憋着一口窝囊气。再加上他们多多少少都受过夏侯鬼月的恩惠,念及着恩情,所以能被一呼百应,群起攻之。”

高古苦苦一笑,语气带着一阵后怕:“咱家也是托了小龙的福,这座大殿凝聚了多少代人的经验,可却唯独都没有过这种先例,都以为城防做到金池城汤、甲兵如云便是万事大吉,谁知道今天两次仅毫厘之差,龙门城便是尸山血海、人间炼狱了。”

高古又问道:“都如何安置了。”

阿傍答道:“已经安置在了各个街区的医馆内,老爷都特意避开了要害,皆无大碍。”

高古点点头,阿傍又问道:“待他们痊愈之后如何发落?”

高古一挥手:“给他们每人拿几两银子,让他们回家吧。”

阿傍闻声一愣,面具后的眼睛开始重新打量高古:“就这么放…放了?”

高古解释道:“真要深究其责,这个阵势完全符合农民起义的所有条件,造反罪诛领导者九族,随从三族,要真这么杀下去,龙门城跟被攻克有何区别,照样是血流成河,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况且也刚与水影派交好,短时间内也闹不出风浪。更何况,我们还有我们的事情,没必要纠结太久……”

阿傍:“就是怕留下祸端,再惊动老爷,他的一个分身可都足矣毁掉这大殿。”

“那到时候,让官兵们挨家挨户送把他们回去。切记……”高古嘴角咧出了一个瘆人的弧度,“要看见他们的家眷,把银子交给他们手中。”

阿傍恍然大悟,“明白!”

高古轻抿一口茶水,说:“再让各个街区的官员都了解一下那些底层民众,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的及时上报,减少民怨。”

“是!小人这就去办。”

高古:“不急,这些面子上的事,让凌云去办罢,你和罗刹做好你们里子的工作即可。”

阿傍苦笑一声:“那大少爷一回来,凌云就跟我们不是一条心了,您没看在龙门城城门前,同是门客,他哪把公公您放眼里!还有龙家那几个,那根本就没把您……”

话音未落,高古就已经微微睁开双眼,阿傍也是不经意间扫到高古的眼神,虽然看似平静只是一言不发的直勾勾盯着自己,却顿时笼罩了一种无形的压力。那老太监的眼神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刃,藏在黑暗下也能够轻易地切割开表象,直指人心。

“小的多嘴了!公公……哦不,城主恕罪!”阿傍扑通跪在地上,猛磕一响头。

高古收回眼神,话语没有追究:“暗探哪怕没有任务,也万不可松懈了训练,只挡些流寇山匪还好,真遇上硬茬子,哪指的上那些官兵乡勇。”

“报!”

殿门外,又一面戴铁色马头面具的男人,提着杆带缨长矛进了门,见到跪地的阿傍微微一怔。

高古:“无事,罗刹,说罢。”

马面罗刹,龙府六大门客之一。

罗刹双手一抱,长矛立于双手之中:“公公,暗探来报,龙大少骑马出城,与夏二少一起走远了,是否需要暗探暗中跟着。”

高古一挥手:“不必了,老爷吩咐过,小龙只要没闯出大祸,我们就不必理会他的动作,再说没他在,你们办事不也倒方便……”

“是。”罗刹继续说,“还有,这些年您让盯着的那两个姓柳的,柳宗倒还老实任怨,可刚刚府衙那边刚传来消息,说柳枉对如今的政策还是有些许不满,但也可能只是年轻火盛,自负心过重,对我们也造不成威胁。”

高古站起身,双手负后缓缓走到窗边,深吸一口气。

他的身影几乎与周围的阴影融为一体,他的脸藏在一张厚重的黑纱之后,只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窗隐隐透来一缕阳光映上,才能看清他微皱的眉头。

“我没猜错的话,那柳枉还在那空衙门里怨声载道的,抱怨我又没有经他允许就调兵遣将,可这夯货哪里知道,我一个暗探足矣顶他上百乡勇,这帮官军乡勇无异于就是给城外人看的摆设,这些年暗探弟兄们默默救他几次小命!可我一边救着他,一边还要盯着他。”

高古一转身,那凌厉的眼神逼得牛头马面一激灵,“虽然他们与那事没有关系,这样对待一位知府大人也确实不义,可没有办法,在查出他们身世之前绝对不能对他们放松,国门外面还在打着,帝都那边的眼睛看的又紧,若他们真跟那帮余孽有染还能坐到这个位置,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还有,现在小龙回来了,你们行动不能像寻常一样了,一切要小心起来不要被察觉,万不能让他卷入这场风云。”

“是,小人明白!”牛头马面齐声道。

“去办吧。”

高古挥手谴下二人后,缓缓走到殿门前,注视着门上的神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愁,但很快又被那深不见底的平静所取代。

偶尔有风透来,吹的他的长袍在风中轻轻摆动,如同黑暗中的幽灵,无声却又充满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