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正在御花园赏花,就听到一女子的声音传来。
被扰了清净,本该是不快,只是这声音婉转悠扬,似水如歌,竟是让他生不起气来。
康熙将视线投向声音的源头,只见一女子着了一身浅蓝色挑丝双窠云雁的宫装,头上斜簪一朵新摘的白梅,除此之外只挽一支碧玉玲珑簪,缀下细细的银丝串珠流苏,虽然简洁,却显得清新优雅,当真是眉目如画,秀雅绝伦。
珍珠突然拉了一下德宛,一席明黄色的衣角映入德宛的视线。
德宛垂下眼眸,微蹲俯身,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康熙虚扶了一下德宛,道:“爱妃平身。”
面前的康熙和德宛记忆中的康熙并没有什么差别,脸庞白皙光洁,棱角分明又透着一丝冷酷,浓密的眉毛下是深邃幽深的眼眸,很是器宇不凡。
康熙对德宛道:爱妃身体可是好了?最近朕政务繁忙都没时间去看你。
德宛心想,政务繁忙怎么没见你夜宿乾清宫(乾清宫:皇帝批奏折的地方,皇帝寝宫)
不就是以前每次来探望乌雅氏德宛,乌雅氏德宛都哭哭闹闹的么,还说的这么冠冕堂皇。不过康熙可是最粗的金大腿,可得好好抱。
德宛道:“多谢皇上关心,臣妾已经大好了。皇上日理万机还记挂着臣妾,臣妾已经很高兴了,只是皇上也要多注意身体,记得用膳,皇上可是臣妾最重要的人,要是皇上生病了,臣妾可是会心疼的。”
康熙心想,就半个月不见,德宛怎么就…嗯,这么直白,让人有点…受不住,不过这种感觉他也不讨厌就是了。
嗯,咳咳,爱妃好了就行,朕会注意身体的,你在御花园多逛逛吧,朕还有要事,就不陪你了,有时间朕再去永和宫看你。
是,恭送皇上
梁九功看着皇上健步如飞,莫名觉得有点像是落荒而逃。
德宛又逛了一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和珍珠颖儿回了永和宫。
“申时了,娘娘可要传膳?”
传膳吧,都下午四点了,怪不得肚子这么饿。
下午?四点?娘娘下午四点是什么意思?
呵呵,琥珀你就别管这么多了,你家娘娘饿了,快传膳吧。
来到清朝之后德宛才知道这清朝人一天吃俩餐,第一餐在早上八点左右,第二餐是下午四点左右,俩餐后各加一次糕点,类似于我们所说的下午茶。
娘娘,御膳房的小太监送膳来了,可要摆膳?
好,德宛看着太监宫女们将膳食摆放好。
桌上是怀碗菜四品:燕窝溜鸭条、攒丝鸽蛋、鸡丝翅子、溜鸭腰。
碟菜四品:燕窝炒炉鸭丝、炒野鸡爪、小炒鲤鱼、肉丝炒鸡蛋。
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
饽饽二品:白糖油糕、如意卷。
汤一品:燕窝八仙汤。
竟然全是肉,不过德宛就爱吃肉,正合了德宛胃口。
吃完饭后,才到下午五点,德宛无所事事,翻阅了一下记忆,记忆里的乌雅氏吃完饭后不是练习琴棋书画就是看话本,琴棋书画德宛是不行的,跳舞倒是在现代从小学到大。
颖儿,把本宫以前看过的话本拿一些过来。
是,娘娘。
这话本多讲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不外乎状元郎娶了公主,公主与状元郎的原配共侍一夫,或是王侯将相爱上了平民女子,被收入府邸,这女子与家中嫡妻相处融洽。
比起现代小说的繁荣可是差远了。
不过,用来打发时间倒是可以。
娘娘,这是你最喜欢的话本了,今日怎的竟是没看?
德宛将视线移向颖儿所说的话本,只见封面上写着“金玉良缘”。
男主角贾宇出生贫寒,一直努力考取状元,家中有一妻子人称贾氏,为了供丈夫读书为附近人家清洁衣物,三年后丈夫高中状元,七年后丈夫才来接了贾氏,这七年来贾宇毫无音信,贾氏艰难度日,待到被接回状元府时,这状元府已经变成了驸马府,贾氏与公主共侍一夫,为外人称道。
这是现在这京都最受官家女子和后宫娘娘们青睐的话本。
颖儿,你可知这话本是何处所出?
这金玉良缘是喜宝斋最近强推的书啊,风靡整个大清国呢。这书的作者贾宇更是一跃成为了万千未出阁少女的梦中情人。
喜宝斋?
娘娘竟是不记得喜宝斋了吗?这是老夫人的陪嫁,如今早就转到娘娘名下了。
哦,你这意思这竟是我的产业?
我名下的产业还有哪些?你可给我细细说道说道。
娘娘名下有四个庄子,五间铺子,一间书斋,两间首饰铺子,三间衣物铺子。
看来我还是个隐藏的富豪呢,这几间铺子的生意怎么样?
这个,除了书斋,其他的生意不太好。
嗯?怎么个不好法?
就是每年亏损三四百两。
什么,亏损三四百两?每间铺子吗?
是的,娘娘,每间铺子,不过娘娘不用担心,庄子和喜宝斋收入的银两补其他铺子的亏空还是够得。
德宛内心波涛汹涌表面还要装作波澜不惊的样子……
这是得多无能!才能年年亏空,怪不得小四四后来那么穷,这乌雅氏德宛每年如此亏空,也没啥能给小四四的,更别说后来还有一个小十四,这种情况下,小四四在德宛这里怕是连口“汤”都喝不上了。
颖儿,你抽时间,让人给宫外传消息,除了喜宝斋其他的铺子暂时都关了,开的时间我会另行通知……
正说着,珍珠的声音从外室传来。
娘娘,承乾宫派内务府的小太监来了,正在门外侯着呢。
哦?让他进来。
参见德妃娘娘,奴才是承乾宫的小德子,贵妃娘娘派奴才来告诉娘娘一声,既然娘娘身子已经大好,明日就与众姐妹一起去太福宫请安。
有劳公公,本宫知晓了,请公公回去回了贵妃娘娘,本宫明日定按时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奴才告退。
小云子(永和宫的太监总管),去送送这位公公……
霞光初退,将夜未夜之际,万里无云的天空刚泛起圈圈涟漪,这宫中已是华灯初上了。
对我们现代人而言,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可是在这三百年前的清朝:
娘娘,早些歇息吧,明日卯时(凌晨五点)就要去太后宫中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