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城始,向西而行。

张宁牵着马匹,带着装盘缠的随身布包,腰间还挎着一对气势逼人的阴阳斩龙刀,施施然出城。

按照流程出示了过所和公验,一路上并无官兵阻拦。

这也是状元郎的好处。

考中状元到上任的这段时间,张宁可以四处游览名胜,留下上好的诗句或词作,供世人传唱。

是以,用于证明行者身份的过所,还有官府批准申请的公验,都被早早办理了下来。

携这两个物件于境内奔走,无人敢拦。

一路上饥餐渴饮,夜往晓行,十日后便过了巩州,到了双叉岭。

习武数日,加之有蛤精图补足肾血之气,张宁的脚力比起常人自然要强上许多。

直到如今行至大唐的山河边界,路途逐渐变得崎岖坎坷,速度才渐渐慢下来。

张宁很清楚,从大唐边境开始,难走的可就不只是路了。

如果自长安城一路向西进发,就能会一个很“有趣”的规律。

越是靠近如来佛所说的“不贪不杀”的西牛贺州,途中碰到的危险就越多。

反倒是被批的一无是处的南赡部洲,才是最安全,最宜居的地方。

“王婆卖瓜很正常,不过睁着眼睛说瞎话就有些搞笑了。”

佛祖大人是懂讽刺的。

张宁曾经衡量对比过自己的实力与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碰到的妖怪们的实力。

他在陈宏那里学到的【一刀斩】再怎么强,归根到底是凡人武学,难登大雅之堂。

而【千面】、【蛤气】还有【玲珑内丹】空为神通,奈何张宁本人一身凡骨,没有真元,无法催动。

阴阳斩龙刀也是同理,实实在在的神兵,但在张宁手里顶多能斩斩毛贼。

让这身装备的张宁去往西天取经,如果再给他安排个九九八十一难,他估计自己三集就要坠机。

第一集。

蛇盘山张宁遇险,流沙河天堑难越。

第二集。

避锋芒养精蓄锐,识时务打道回府。

第三集。

莫欺少年穷,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盗墓者的眼泪。

好在,他不是唐僧,没人闲得蛋疼设下九九八十一难考验他。

只要低调一点,避开可能撞妖的点,从南赡部洲行至西牛贺州,找到斜月三星洞,拜师菩提,也不是没有可能。

“早该想到,按照原本的时间线,抵达西牛贺州后,灵山那些佛陀才察觉我天外来客的身份。

而在这之前,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我能一路西行找到菩提祖师,说明我与祖师还是有缘分的。”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灵台”与“方寸”指的都是人的内心。

而“斜月三星”可以看作是“心”字的字形。

也就是说,菩提在何处?

菩提在心中。

心有菩提的有缘人一定能找到,而没有缘分的人,即使苦苦寻觅一辈子,也不可能找到三星洞的所在。

将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双叉岭。

在他记忆中,驻守在这里的妖怪有三只。

虎妖寅将军、熊妖熊山君、牛妖特处士。

这三兄弟出场时威风凛凛,不过真实实力却有待考证。

只是吃了唐僧两个随从,随后便没了戏份,黯然收场。

张宁掂量以自己现在的手段都能和这三只小妖过上几招。

但也就想想,不可能真的付诸行动。

西游世界讲究因果,他如今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因果规则。

若是破坏了唐僧二十年后命定的劫难,系统再怎么帮张宁屏蔽天机也没用。

天上某些沟槽的仙人铁定会注意到他,然后降下“正义”的铁拳。

夜间在双叉岭前的客栈浅住了一宿,次日出发,谨慎再谨慎,所幸没有碰到虎豹,更没有碰到寅将军、特处士还有熊山君那三只妖怪。

唯一算得上磨难的就只有山中饮食起居颇为不便。

至于古朴绘卷,已经好些日子没有新消息。

只有前几日发布的一则支线任务。

【集齐百妖谱上九九八十一只妖怪。】

【任务期限:无】

【任务奖励:九九功成,可使用百妖谱全部法力,解锁所有用法。】

山林里灌木丛生,枝条掩映,不见日月。

张宁停下歇了歇脚,扯下皮革做成的水壶解渴,随后朝前望去。

这深林终于望得到头了。

而前方是一座大山,唤名两界山。

此山东边属大唐所管,西边则是鞑靼的地界。

说起两界山的名头,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若说起这山的另一个名字,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两界山,又名五行山。

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面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饥餐铜丸,渴饮铜水,自昔至今,已有五百余载,冻饿不死,时人称为神迹。

“也就是说,那猴子就在前方。”

.........

另一边,长安城中。

唐王匡扶社稷心劳,创立江山力倦,连夜处理公文,此时正于偏殿中打盹儿。

忽有属下来报。

“陛下,那连中三元的新科状元张宁久前不备人马便出了城,距今已有半月,不见其踪,各省也没有其消息,扰陛下清休死罪,然兹事体大,不敢不报!”

“哦?”

撑开眼皮,唐王慢慢坐正。

“张爱卿走了?

嘶.........朕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喏。”

早先陈宏在上呈的文书中就提到张宁的怪异之处,习武不过数日,精进迅猛,还能只身战妖。

唐王也没想到,自己钦定的股肱之臣,会应了坊间那句传闻。

竟然真是天上文曲星下凡。

如今听到张宁离开的消息,他心中悲喜不一。

悲的是失去了未来的左膀右臂。

喜的是要面对仙人的压迫感也消失了。

“罢了,金鳞岂是池中物,本就该羽化而登仙之辈,留在我这小小的东土也是屈才了。”

想明白利害后,心结打开,积郁心中的苦闷消散无踪。

随后,沐浴更衣,斋戒三日,命人立庙供奉祭祀,亲题“文仙庙”三字,以牌匾挂于庙外。

庙内供九尺泥塑像一尊,样貌神态按张宁本人勾画,此皆后话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