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探子汇报是探子的工作。

他自己一五一十的写折子,才是他的态度。

皇兄既然将这件事交给他,身为宗室的一员,他一定会认真负责的去做。

不过他很明白,该有的分寸,还是一点儿都不能少。

这次的事情如果办好了,或许可以问皇兄讨个扇子什么的来玩一玩。

至于其他的一些什么奖赏,他也不是很在乎。

毕竟这么多年了,身为一个亲王,真的没什么是他没见过的。

恒亲王伸了个懒腰,就朝自己的院子走去。

他乏了,先小憩一会儿再说。

弘历那边想通了之后,就一心扑在灾民的休养生息上。

很快,他就发现了新的问题。

现在刚入秋,天气还可以,大家住帐篷也没什么。

但是越往后会越冷,到冬天之后肯定时不时还会有雨雪天气。

到时,再住帐篷,可是会冻死人的。

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建房子。

可是,这需要钱,需要人,还需要地。

后面的两个问题都好解决,就是钱这里,不好弄啊。

自从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他就有了新的目标,开始琢磨要怎么解决。

期间,他也跟富察容音交流过这些问题。

她是他的妻子,就像她说的,夫妻本是一体。

上次容音帮他集资这件事,就做的很好。

而且他知道的,皇阿玛有些时候也会跟额娘讨论政事。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是皇帝再独也是人,情绪积累多了一样也是需要发泄的。

而且他如今只是一个亲王,跟自己的妻子说一些心里话还是无可厚非的。

容音最近一段时间跟玉隐走的很近,两人经常约着一起出去吃吃喝喝。

她也是这时才发现,原来京城里,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

原来普通人的快乐,几个铜板就能满足。

她从未像现在这般,清楚的感知到了自己在脚踏实地。

以往种种,好像都悬在半空中,一点都不真实。

两人的交流也越来越顺畅,从天文地理,到古今中外,从巍峨宫殿,到苍山白雪,她们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玉隐惊讶于富察容隐居然读过这么多的书,要知道,这个时候,书籍本就难得,女子读书更是不易。

容音羡慕玉隐丰富的见识,怎么说,她上辈子也是经历过信息爆炸时代的人类,虽然没有去过很多地方,但是在网上见过许多不同的世界。

双方都从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近了。

一次偶然的交谈之间,玉隐便也知道了弘历想给灾民盖房子这件事情。

当天晚上回府,她就开始着手绘制房子的示意图。

上辈子身为农业机械专业的学生,她画图的技术是很熟练的。

经过综合考虑之后,她选择的是集体宿舍样式的联排单间。

这样一间一间挨着连起来,中间可以直接省掉一堵墙。

她有一瞬间想过建个两层,但是想一想就觉得不符合实际需求。

一方面是如今没有楼板,另一方面,两层的工期比较长。

房子内部要大一些,可以仿照大通铺的样式砌一个长方形的火炕出来,这样到了冬天也方便取暖。

有了火炕就得注意通风,窗户要开大一些,这样可能会增加热量流失,但是能提高安全性,还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要把灶口留在外面,还能在上面凑着搭个灶台。

这样,睡觉之前加些柴火,锅里添上水,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有温水可以用。

火炕后面,跟外面连接的地方还得预留一个烟囱,便于通气。

大通铺没那么多讲究,但是屋内一定不能有明火,不能再生个炭盆什么的。

因为二氧化碳中毒是会死人的,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考虑到如今已经是九月末了,时间紧迫,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在冬天之前有地方住,每一间屋子都要充分利用。

四面墙有三面可以利用,大通铺可以整个贯通起来。

以长八米,宽四米来计算,粗略计算一下,一间屋子里至少可以住二十五个人。

四百四十八个人就需要十八间,再加上食堂等配套设施,初步来说建个二十五间就可以了。

图画好之后,玉隐写了一份说明书。

其中包括住房对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并不是免费的,他们每个月都需要交一些租金。

当然,这个价格肯定是低于市场价的。

如果有人不愿意住,自然也能去找更适合自己的地方。

只是,这样安全问题就得自己负责了。

也包括食堂,澡堂等设施存在的必要性。

第二天出去玩的时候,她直接把这些拿给了容音。

这天弘历上完早朝之后,又和恒亲王一起被留了下来。

雍正看完了允祺递上来的折子,觉得他做的不错。

还让苏培盛拿给弘历看了一下,说让他好好学习一下。

弘历看仔细看完之后发现,事情顺利的超乎想象。

恒亲王甚至都没放出来关于以后其他地方水泥路的风声,就让他们接受了商铺要为修路出钱一事。

甚至,最后还反手摆了他们一道。

他突然发现,自己这个恒王叔,认真起来貌似也是很厉害的。

只是以前有皇阿玛和怡王叔珠玉在前,完全掩盖住了他的光芒。

而且,他似乎有意躲在后面享清闲,完全是一副不想表现自己的样子。

弘历有些理解,也许就是因为懂得藏拙,才能让皇阿玛一直对他很放心,顺顺利利的活到现在吧。

果然,爱新觉罗家族里,就没有一个简单的人。

不得不说,还是皇阿玛看人准啊。

弘历看完之后,计上心头,觉得或许可以就着恒王叔最后的话搞些事情。

正好如今缺钱盖房子,如果能从四大商会手中,抠出一些钱来,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反正他是不会有任何愧疚之心的,毕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于是,他稍稍打了一个腹稿,就把自己刚刚想到的都说了出来。

这次是临时起意,而且机会向来都是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