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公务员哪有重生香 >  第140章 刀削面

望着镜子里自己一身面粉、略显狼狈的模样,科伟没忍住,嘴角一勾,笑出了声。好不容易把四处散落的面粉收拾妥当,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启下一步——加水。

他拿着水壶,动作极为缓慢,细细的水流缓缓淌进面粉堆里,与此同时,另一只手攥着筷子,飞速搅拌,就像在和时间赛跑。

眨眼间,干燥的面粉就变成了丝丝缕缕的絮状。

科伟见状,利索地放下筷子,伸出手,打算揉面。

可这面团哪肯乖乖听话,简直像个调皮捣蛋的顽童,这边刚揉好,“嘶啦”一声,裂开个大口子;那边使劲揉了揉,又干巴巴的,怎么都揉不到一块儿。

科伟累得额头直冒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把面团搓成个歪七扭八的形状。“这揉面可真不是件容易事儿!”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心里暗自感慨。

不过,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咬咬牙,继续埋头苦干。

终于,在他的不懈坚持下,面团变得光滑细腻,像个圆润的白玉团子。

紧接着,便是醒面环节。

科伟扯下一段保鲜膜,小心翼翼地把面团裹好,轻轻放在一旁,像是在安置一个熟睡的婴儿,让它静静地“休息”。

趁着这空档,他转身走向冰箱,拿出一块色泽鲜亮的新鲜猪肉,“咚咚咚”切成小块,又切好葱姜蒜备用。

“先把油倒进锅里,等油热了,再把葱姜蒜放进去爆香。”科伟一边念叨,一边回忆着母亲做饭时的模样,有条不紊地操作着。

没一会儿,厨房里就弥漫着葱姜蒜独有的香味,那股浓郁的气息,瞬间勾起了他对家的眷恋。

“接着,把猪肉放进去翻炒。”他话音刚落,就把切好的猪肉一股脑倒入锅中。

刹那间,锅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吓得他本能地往后退了好几步。

他稳了稳心神,小心翼翼地拿起铲子,在锅里不停地翻炒,直至猪肉变色,表面泛起诱人的金黄。

“然后,加入适量的盐、生抽、老抽、料酒和白糖,再添些水,小火慢炖。”科伟严格按照母亲的教导,依次放入调料。

看着锅里的汤汁一点点变得浓稠,香气愈发浓郁,他的心里满是喜悦,成就感油然而生。

可就在他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突然一拍脑门,想起面团还在醒着呢。

他急忙跑到面团旁,一把揭开保鲜膜,只见面团已经醒好了,个头比之前大了整整一倍。“好了,该削面了!”科伟兴奋得两眼放光,抄起削面刀,打算大显身手。

可当他真正面对那块面团时,却犯了难,握着刀的手在空中僵住,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也不清楚怎样削才能让面条又细又长。

“要不,我先试着削一下?”他给自己打气,鼓起勇气,在面团上轻轻削了一刀。

结果,这一刀下去,面条又粗又短,还参差不齐,像被啃过的木头。

“这可怎么办呢?”科伟皱起眉头,满心沮丧,脑海中浮现出母亲削面时轻松自如的样子,再看看自己这“惨不忍睹”的“杰作”,差距实在太大了。

就在他不知所措时,母亲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削面的时候,刀要斜着拿,从面团的边缘开始削,力度要均匀,速度要快。”科伟反复琢磨着这句话,调整好姿势,再次拿起削面刀。

这一次,他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从面团边缘开始削,刀身倾斜,力度均匀,速度也比之前快了不少。

果然,这次削出来的面条比刚才好多了,虽说还不够完美,但好歹有了刀削面的样子。

“我成功了!”科伟兴奋地大喊,信心大增,干劲十足地继续削面。

没一会儿,一碗粗细均匀的刀削面就呈现在眼前。

科伟把削好的面下到锅里,煮了几分钟,看着面条悠悠地浮起来,他知道,面煮好了。

他用漏勺把面捞出来,盛进碗里,再浇上之前精心熬制的臊子,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刀削面便大功告成。

科伟端着这碗饱含自己心血的刀削面,来到餐桌前。

他凝视着眼前这碗面,心中满是成就感。

虽说这碗面的卖相比不上母亲做的,但在他心里,这就是世界上最可口的刀削面。

“我开动啦!”他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

面条爽滑劲道,臊子鲜香可口,每一口都裹挟着家的味道,暖到了心底。

“太好吃了!”科伟一边吃,一边不住地赞叹。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做刀削面就能如此成功。

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吃完面后,科伟主动收拾起厨房。

他把用过的碗碟洗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放回橱柜,又把灶台擦得一尘不染。

看着整洁如新的厨房,他的心里又涌起一股成就感。

从那以后,刀削面成了科伟生活里的常客,他经常自己动手做。

每一次做面,第一次做面时的情景就会在脑海中浮现,那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还有最后的成功、喜悦,都历历在目。

这些经历,不仅让他学会了做刀削面,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耐心、有毅力,勇于尝试,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往后的日子里,刀削面在科伟心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成了他最心心念念的美食。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做面的难忘经历,又或许是这碗面承载着家的温暖,刀削面成了他生活里一抹温暖的亮色。

后来,母亲不幸得了重病,右手再也抬不起来,没办法再走进厨房做饭。

科伟心里清楚,母亲最爱吃的,还是那碗刀削面。

于是,他总是一头扎进厨房,重复着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动作,从和面粉、醒面,到精心熬制臊子,每一步都饱含着他对母亲深深的牵挂。

后来,他离开家乡去远方求学,在异地狭小简陋的出租屋里,厨房的简陋丝毫阻挡不了他做刀削面的热情。

每当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他就会动手做上一碗。

吃着吃着,仿佛母亲就在身边,那些成长路上的孤独与疲惫,都被这一碗带着家的味道的刀削面驱散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