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穿越后的艺术家 >  第275章 金幕电影节(2)

剧院内场,开幕式晚会正在进行。流光溢彩的舞台上,歌舞表演轮番登场,主持人说着精心准备的笑话,台下适时爆发出阵阵笑声。这一切都如同往届的开幕式一样,精致却缺乏新意,主打一个无功无过。

当然,在场的电影人们也不太在乎这个晚会。对他们而言,这更像是一场难得的社交盛宴——很难在别处一次性见到如此多的导演、演员、编剧齐聚一堂。座位上,不时有人起身,穿过走道,与熟人打招呼,或是寻找机会结识心仪已久的合作伙伴。

方宇他们坐的位置还算靠前,恰好能看清舞台,又不会太过显眼,这得益于刘牧在业内的地位。

“待会中场休息时,我带你去见几个人。”刘牧低声在方宇耳边说道。

方宇点点头,随后打量起周围的环境。前排就坐着几位影帝影后,此刻他们正微微侧身,低声交谈着什么。

“看那边,”可馨轻轻碰了碰方宇的手臂,示意他看向右前方,“是陈之焕导演,他去年那部《归途》在繁星奖拿了三项大奖。”

方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一位留着灰白短发的男人正与身旁的人热切交谈。

“他在业内以提携新人着称,”刘牧接过话头,“待会找机会介绍你们认识。”

晚会进行到第五个节目,一位新生代歌手在台上演唱电影主题曲。趁着音乐声响起,坐在方宇前排的影帝周远缓缓转过身来。

“刘导,好久不见。”周远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他先是与刘牧打了个招呼,随后将目光转向方宇,“这位就是方宇吧?”

方宇连忙与周远握了下手:“周老师好,我很喜欢您的《暗涌》。”

周远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哦?那是我十年前的片子了。难得年轻人还记得。”

“那部影片我前后看了三次,每次看都能发现一些新的细节。”方宇笑道。

“难怪剧本写得那么好,我看过《误杀》,里面的细节及反转很让人惊喜。”周远赞赏地点头,“以后有机会可要合作一次。”

这句话让方宇心头一震。周远是业内公认的演技派,能获得他的认可,意义非凡。

“谢谢周老师,这是我的荣幸。”

周远又与刘牧寒暄了几句,这才转过身去。坐在方宇旁边的可馨就忍不住低声说:“我在剧组时听说过周老师可是出了名的挑剔,能让他主动说合作,小宇你真行啊。”

方宇轻轻摇头:“前辈客气而已。”

“不全是客气,”刘牧意味深长地说,“这个圈子里,没有真本事,再客气也不会说合作的话。”

晚会进行到一半,终于到了中场休息时间。灯光亮起,场内顿时活跃起来。人们纷纷起身,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交谈。

刘牧果然如约带着方宇几人在人群中穿梭。他们先去了陈之焕导演那里,老导演对方宇很是欣赏。

“现在的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写剧本的不多了,”陈之焕拍拍方宇的肩膀,“等过两天这部电影展映的时候,我一定要看看。”

告别陈之焕,刘牧又带着方宇见了几位导演及制片人。其中一位对方宇正在筹备的新剧本表现出浓厚兴趣。

“都市爱情喜剧?”留着络腮胡的导演王磊摸着下巴,“这个类型现在市场上好像很少,前几年倒是拍了不少,不过口碑差的太多,大众后期对这个题材都无感了。”

“所以这个剧本花费的时间很长,也是最近才完成的。”方宇说道。

“那有时间我们再具体聊聊。”王磊留了联系方式。

休息时间即将结束,众人陆续回到座位。方宇在走道上意外地遇见了段诗悦。她正站在角落,似乎在与经纪人低声交谈着什么。

看见方宇,段诗悦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恭喜入围。”

“谢谢,”方宇停下脚步,“你的新专辑我听了,那首《独白》很有味道。”

段诗悦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似乎没想到方宇会关注她的音乐。“那是我自己写的歌。”

“听出来了,”方宇点头,“歌词很真诚。”

两人简单交谈了几句,没有提及最近的媒体风波,但彼此都心照不宣。在这个圈子里,能理解彼此处境的人并不多。

回到座位,可馨好奇地问:“刚才看你和段诗悦在聊天?”

“随便聊了几句。”方宇轻描淡写地带过。方宇看着舞台上绚丽的灯光,心思却飘得很远。

刘牧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低声说:“这只是个开始,小宇。今晚你见到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你未来的合作伙伴,或者竞争对手。”

方宇点点头,将思绪收了回来。

电影节为期一周,除了十几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要进行展映外,电影节还设立了"繁州新势力"、"经典重映"等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精选了各具特色的影片。

在"繁州新势力"单元中,年轻导演王珂的处女作《逐梦》引发了不少讨论。这部讲述小城青年追逐音乐梦想的影片,以其质朴的叙事和生动的细节刻画,打动了不少观众。

电影节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十分紧凑。早晨九点开始,各个放映厅就陆续迎来观众,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除了影片展映,还有多场主题论坛、大师班等活动同时进行。人头攒动,观众、电影人、媒体记者穿梭其间,处处洋溢着对电影的热爱与讨论。

方宇他们被安排在第三天下午进行展映。利用前两天的空档,他特意去观看了同为主竞赛单元的两部热门影片。

第一部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归途》,讲述了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回到故乡,面对物是人非的故土与亲人,在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冲突中寻找自我认同的故事。影片采用大量长镜头,节奏缓慢却富有张力,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一幅精心构图的油画。导演巧妙运用自然光,让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近乎纪录片式的真实感。演员的表演也极其克制,没有夸张的戏剧冲突,却能在细微处触动人心。

第二部是悬疑爱情片《迷雾》,讲述了一对恋人在一场意外后陷入记忆与现实的迷局。影片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通过精妙的剪辑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让观众随着主角一起抽丝剥茧,探寻真相。导演在视觉语言上极具创意,运用不同的色调区分时间线,配乐也恰到好处地烘托出悬疑氛围。两位主演的化学反应十分出色,将爱情中的甜蜜与猜忌演绎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