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神川觞 >  第8章 府城测试

次日一大早,刘景峰就领着小希云一行来到广场。只见这里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广场上分成了几大区域,依次是报名区、观摩区、测试区和颁奖区。沿着举人府划分的线路,众人来到了报名区,报名区分三个步骤,一是投牒,验证身份,看是不是这个郡的,有没有作奸犯科,身份不干净的绝B参加不了。如果小希云辽个时候拿出小郡爷腰牌,举人府工作人员就会把你请去VIP休息区,下面的流程自然有人帮着办了。而且不用参加前三轮考试,直接进第四轮。可是小希云打定了主意要自己考,因此下面的流程还得全程来过,一个不能落下。

二是填籍,就是建立学籍档案,你从哪里来,你叫什么名字之类的。

三是上脩,填完籍,有专人领着去上脩区,就是交钱,每年的束脩上不封顶,最少一贯,视上脩的多少决定测试的先后顺序。当然,取不中的话束脩不退的,开玩笑,举人府每年就靠这个活着呢,怎么可能退给你?考不中那是你自己不行,怨得了谁呢?

刘景峰交了十两银子,十块肉干,寓意“实心(薪)实意(银)”,然后拿到了一块号牌308,换句话说就是前面有307个考生的束脩比他们多,可以想见举人府这轮测试有多挣钱!五姑爷说以前他来都是交的两贯钱,号码排到几千号以外了,没办法,家里穷啊,就这还是家里人东拼西凑借来的,成婚五年后才还完呢。

“这哪里是测试?分明是测银子”,刘景云几个暗自腹诽,幸好,幸好,小希云这束脩是捡来的!不过,他们想归想,并没有说出来,否则,会不会被人乱棍赶出来?

取了号牌,小希云就被管事领进了测试区,而刘景峰几个,则被安排去了观摩区。观摩区有点类似后世的足球场观众席,围绕测试区一圈,高低错落着,也按对应编号安排座次。

刘氏兄弟一行来到编号308的区域,正好在观摩区中间位置,视觉效果还不错。只见下方三个方格,围着居中的一个高台,五姑爷介绍说,前三轮在三个方格区域举行,第四五轮都在高台之上。

不一会儿,头戴纶巾,身着青衫的小希云排着队,跟在一众考生的后面,象一尾小蝌蚪,他应该是所有考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别的大多十几岁,个别的甚至有三四十岁。这次参加测试的怕是有四五千人,录取比例达到1/500,没有万里挑一,也距此不远了。

由于人太多,前三轮同时举行,每人分别考三场,三场总分进行累加排序。

按100人一批次轮场,小希云第一场被分到了算学区。算学区早搁置了50套桌凳(想啥呢,还有椅?做梦吧),学区前设有一个小沙漏,沙漏漏完(大约半个时辰),马上收卷,接着又是下一拨。

试卷载十题,由浅入深,颇有难度。小希云快速浏览了十道题内容,居然全都会。

其题一,分果果。

一群娃娃团团坐,

围着桌子分果果。

每人六个剩六个,

每人七个少七个,

聪明娃娃算一算,

几个娃娃几个果?

小肖云一看,差点让人笑出声来,这不送分题吗?他提笔写上答案:拾叁小孩捌拾肆果。

第二题也很好玩,鸡兔同笼。题曰:

鸡兔同笼不知数,

三十六头笼中露。

数清脚共五十双,

各有多少鸡和兔?

“这是府学测试?闹呢!难道障碍设在别的地儿?”对于这道三岁就能做的类型题,小希云并没有给予轻视,而是小心翼翼地探究出题者动机,有没有陷阱,而这个陷阱又在哪里?

经反复推敲,实在没发现什么陷阱,小希云提笔作答:运用“砍足法”,假设所有兔子和鸡一样,只有两条腿,36头则应有72腿,但现有腿100,则必有(100-72)=28条腿是兔子多出来的,每只兔子多两腿,28÷2=14,即兔14,鸡22。其实小希云还知道“添足法”、“折半法”、“假设法”等多钟解法,不过此时一种足矣。

题三稍微复杂点,但依然难不到驾轻就熟的小希云。题曰:

竹原高一丈,末折触地,去本三尺,竹还高几许?

典型的勾股定理题,小意思啦,小希云立即作答:设“还高几许为a”,则列式为:

a的平方+3的平方=(10-a)的平方,得:a=4.55尺

答案就是还高4.55尺。

此外还有诸如“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试问尖头几盏灯”之类的考题六例,小希云飞快作答,盏茶功夫不到,小希云举手交卷了!而其他考生还在抓头发咬笔头。

其他考生以为这小孩不会做,不得不放弃了,都在发笑,“跑这送束脩来了?还是回去耍泥巴吧”,是啊,谁能想到,五六岁大的小孩,能做什么算学呢?

观摩区的刘氏兄弟看着小希云坐下一会儿就交卷离席,一个个都后悔的不行,早该不依着他呢,这下好了,束脩也白送了。

从算学区出来,小希云被安排到诵读区,此时已经诵读区早已经排起了长队,诵读区也有一个更小的沙漏,限时一盏茶。诵读测试分两项,一曰“诵”,二曰读。前者背诵,考学生的知识面及记忆力,没看过当然不会背,看过了没记住当然也白搭;后者读释,考学生的理解力及表达力,小学三年级一直到大学做过的阅读理解,就是这个玩意儿,说真的,不是那么太容易过。

诵试采取抽诵的方式,小希云运气好到爆,他居然抽中的是《两小儿辨日》,这也太好背了吧?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辨斗……”,巴哒巴哒!小希云一气呵成,不带一下停气的。主考点点头,这是今年最小的考生了吧?没想到肚子里还真有货,脸上顿时露出了姨母笑,“诵的挺好,那我考考你。”

“老师请讲”,小希云小嘴象抹了蜜。

“孟子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请谈谈你的理解”,主考呷了口茶,好整以暇地说道。

“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抬头看看觉得自己无愧于苍天,低头想想觉得自己无愧于别人。就是说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小希云解读说,“我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做的”,旁边助考立即把他了解的郡爷腰牌一事小声告诉主考大人,这件事情在测府城内外早传开了。

“噢?!还有这么回事?”主考大人欣然动容,站起来对小希云说:“有腰牌而不用,请问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君子坦荡荡,孔孟教导我们做人要坦荡,难道有何不对?学生跟学两年,颇为勤苦,我也想测试一下所学深浅,终南捷径,于我无用啊!”小希云老实的如是说。

这个时候,突然之间,小希云脑子里“轰”地一声响,心里头某个窃穴象是忽地放开了闸门。小希云只感觉全身血脉快速流淌,从四肢到躯体,从脚底到头部再到心脏循环往复,不知不觉间,小希云顿悟了,无师自通地打通了后世所说的任督二脉,而他的段位也自发飚升至别人梦昧以求的学士境门槛,仿佛再进一步,就可以迈过徒士境,直入学士境!好在小希云并没有那么逆天,只是把徒士境修成个满得不能再满了!原来,修心真的可以修行!

“好一个君子坦荡荡!好一个终南捷径于我无用!好小子,我这一关,算你过了!”只听主考毫不吝啬对小希云给予赞誉之辞,还在评语表上留评“上上上”,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生员获此好评!

当看到主考亲自送出小希云时,观摩区的刘氏兄弟长舒了一口气,他们知道,这一关,小希云过了!开玩笑,刘家湾神童这一关都过不了,那还不如直接不来了呢!

按下来,小希云被送至“时文区”,这里也有桌凳沙漏,举人府标配。所谓时文,就是后世所说的八股文,包括“破题”、“承题”、“起文”、“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部分,重点在后面的八股,要求每股两句排比对偶,一般一正一反,一虚一实,一浅一深,相互关联。说实话,一代一代大儒琢磨出这个东西还真是伟大,这就相当于把抽象空泛的儒家文学标准化,跑山鸡终于可以“肯德基”,其实这个八股是这个时代的创举,只是后来越来越窠臼于形式,局限性太大,才渐渐成为历史的陈窠旧制。不过在这个以科举为重的时代,标准化的八股时文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

不过,这对于只有五六岁的小小稚童来说,实在是有些强人锁男,但对于妖孽小希云又另当别论了,他可是有强大的“复读”功能,随便从肚子里捣出一篇,然后依葫芦画瓢,仿着写就是了,所以还是so easy!

这次时文由郡王老爷亲自出题,题意为:

《论语•述而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乎”!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希云想,考文言呀,虽然我没那么多人生阅历,但我通读论语,我有这方向的志向啊,短暂思索,遂挥毫而就。

《论行藏•和颜子同道疏》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乎!(破题)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承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起讲)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尽管吾仅五岁),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入题)

写道这里,小希云甩了甩胳膊,铺排写完了,马上就该入股了,他希望接下来写的更精彩一些。于是他继续写道: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起股)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中股)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人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后股)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束股)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之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此时我不执为我,尔亦不执为尔也,行藏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知者予造物已矣。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挥笔而就,吹干墨汁,小希云自检一遍,这才举手交卷。而别的生员此时尚不知如何下笔。

此时,小希云前三轮测试全都完成了,至于成绩如何,须得看明日张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