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梨初第一次听到传闻时,恨得咬牙切齿。

可她知道,她一个人的反驳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反而会让那些瞎说的人更来劲。

为今之计,她只盼望能够早点找到张欣然,确保她是安全的。

四处找寻张欣然的同时,华梨初抽空提着水果去了趟医院。

从张妈嘴里听多了许多张家的过往。

张爸张妈是自由恋爱结合。

张妈是田原市本地人,爸妈都是市里兵工厂里的职工。

张爸祖籍在邻省,但他的爷爷(张祖祖)年轻时曾得到了些机缘,便搬去了首都生活。

生下张爷爷(张爸的爸爸)和他的妹妹。

张祖祖颇有些家产,但早早的去世了,财产便全部到了张爷爷手里。

张爸很小便被张爷爷送去了部队里,可部队里能人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留下来的。

张爸到了年纪,只能退伍。

退伍后,张爸被分配到了田原市,在来的火车上,认识了张妈。

两人一见倾心。

可张爷爷瞧不上张妈,一心想给儿子找个家世好点的女人。

无奈张爸像吃了秤砣,铁了心要跟张妈在一起。

张妈知道公公不满意她。

可她琢磨着,公公只有张爸这一个儿子,平时又不住在一起,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哪有父母犟得过子女的?

大不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她表现好点?公公发现了她的好,自然会有接受她的那一天。

谁知,张爷爷居然是个特别重男轻女的人。

张妈生产时,他在门外听到是个闺女时,当场转头就走。

还把一早买好,准备给张妈坐月子补身体用的东西,都给提去了妹妹家。

也是凑巧,张爷爷的妹妹在同一个月,喜得孙子。

不仅如此,张爷爷连张欣然的满月、周岁都没参加,就跟没有这个孙女似的。

张爸开始时也不满意张爷爷的态度,还宽慰张妈,说大不了再生一个就是了。

可不知是没坐好月子还是怎的,张妈后来一直没有怀孕。

张爷爷不止一次劝张爸离婚再找,张爸不同意,他就破口大骂。

“你不得好死!你这是要断了我张家的香火啊!以后下去了,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张爷爷见张爸油盐不进,直接将事情摊在张妈面前说,公然叫两人离婚。

“我是上辈子刨了你的祖坟?你要这么害我们家?你自己生不了,还不许我儿子去找别人生?”

甚至,还故意将张爸灌醉,往他床上送N人。

好在张妈那天多了个心眼,直接跟了过去,阻止了这场荒唐事。

张妈知道丈夫夹在中间不好受,也迫不及待想再生个儿子。

可她看遍了附近的医生,吃了不少偏方,就是没有开怀。

没等她再怀上,计划生育政策来了,张爸张妈都是双职工,必须响应政策,不能二胎。

张爷爷的怒火彻底被激发出来。

至此,不再搭理张爸。

但他也不想让张妈好过,直接从首都搬来了田原市,还在张家所在的小区租了套房子。

张爷爷的妹妹也是个精明人,她一心惦记着张爷爷手里的四合院,居然将孙子打包给了张爷爷。

作为妹妹,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亲哥有多重男轻女。

侄子没有儿子,娘家在首都的房产,岂不都是她家的了?

事实证明,她真的非常了解张爷爷。

同在一个小区,张爷爷故意每天领着那个小男孩上上下下,给他买零食,天天抱在怀里,要星星不给月亮。

反之,对待张欣然,他不仅故意不理她,还不许她喊他爷爷。

更是宣言,他的东西,绝不可能留给一个丫头片子。

张欣然小的时候,张爸张妈的工作特别忙。

偏偏张外公因为工作原因,被调去了下面的县城工作。

张妈无奈,只得将小欣然送去了幼儿园。

可说是幼儿园,其实就是小区私人办的看娃所,一个月固定交上几块钱的看娃费,给帮忙看孩子的地方。

有一次,正巧张爸遇上案子,得通宵办公,张妈也遇到了点事,弄到很晚才回家。

等她急急忙忙赶到幼儿园时,远远的就看到小欣然一个人孤零零的扒在铁栏杆上,神情落寞又无助的望着外面。

幼儿园里的人早就走光了,整个园区漆黑一片,看着就好像会吞人似的。

连她一个成年人都害怕,她简直不敢想小欣然是如何熬到这个点的。

可小欣然看到妈妈,第一句话不是害怕,也不是抱怨,而是:

“妈妈,你跑慢一点,小心摔跤,我不害怕的。”

张妈想到每天都要来接小男孩的张爷爷,又看了看乖巧懂事,一直安慰自己的女儿,双眼像漏了底的盆桶,肆无忌惮的往外淌。

她怕啊,这时候的人贩子多,这里一个大人也没有,她的小欣然就是被人抱走了,也没人知道。

可她找不了幼儿园的麻烦,毕竟人家早就说好了,只帮忙看到下午6点。

再后来,有一次周末,可张爸张妈加班,小欣然一个人在楼下玩,真的遇到了人贩子。

她们找了3天3夜,才找到她。

从此,每到幼儿园放假,张妈便只能将孩子锁在家里。

而张爷爷,得知张欣然被拐走又回来的消息后,居然满是遗憾。

“你吃饱了撑得没事干?还花3天3去找人!一个女娃娃,没了刚好!正巧再生一个。”

对于张欣然是女儿这件事,张爸一开始是不介意的,还说什么先开花后结果挺好的。

可计划生育政策出来之后,张爸看待张欣然的眼神开始慢慢的变得不一样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张爸对待张欣然越来越严厉,不是呵斥,就是责骂。

有一次喝了点酒,第一次动手打了张欣然,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张妈泪流满面,抓着华梨初的手:“孩子,都是我的错。

我这辈子就欣然一个孩子,她从小就特别懂事。

又善良又单纯,我就怕她被别人骗了,所以强行干涉她交友。

那天在学校,也是急昏了脑袋,你别因为这个不理欣然,你要不高兴,你就骂我。”

这几天,她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想了很多。

越想越崩溃。

亏她一直说什么要保护好闺女,如果当初张爸第一次动手时,她就勇敢站出来,反抗他,制止他,一切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她跟帮凶有什么区别?

倒是女儿新交的这个朋友,这么多天来,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

一想到她那天在学校说的话,张妈恨不得给自己几巴掌。

心动不如行动,张妈狠狠地打了自己几巴掌,不停的给华梨初道歉。

华梨初制止她,只说让她好好休息,尽快养好身体,便离开了医院。

走出医院的那一刻,华梨初仰头看天,长长的叹了口气。

原来,遮蔽在她头顶上的那片乌云从未真正消散,只是散落到了世界的其它角落而已。

张欣然得找,学要正常上,精品店要维护,炸鸡奶茶店也得抓紧开业。

毕竟,她们还欠了华远清跟华和秋两家共3000块钱。

早点开工,也能早点盈利。

欠人钱的滋味着实不好受,祖孙三做梦都想尽快把欠款还清。

为了尽快开业,华梨初天天下课就往店里跑,督促装修工人。

除此之外,还得找奶牛厂定牛奶,找果农定水果,找禽类厂定鸡肉。

找稳定的供货渠道并不容易,华安桃华远盛见华梨初实在忙不过来,挑了其中两项负责。

可饶是如此,华梨初依旧忙得想拥有分身术。

好不容易将这些处理好,华梨初猛然发现,员工不够!

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精品店都不忙,有华和秋和严茉莉两个人看着刚刚好。

但到了中午和下午放学人流一窝蜂的疯狂往店里涌的时间,华远盛和华安桃会去店里帮忙。

忙完这一阵,华和秋两人继续看店,整理货物。

华远盛去广场摆套圈摊子,华安桃回家做饭,4个人配合得刚刚好。

至于华梨初,那是基本忙得看不到人的。

所以,炸鸡奶茶店要想开业,必须得再招2个人。

招人这事容易,华梨初抽空去了趟人才市场,领回了两个年轻姑娘。

但店铺肯定不能交给两个陌生人,必须得有信得过的人在才行。

经过考虑,华梨初找到华和秋和严茉莉,让两人一人挑一个店担任店长。

华和秋和严茉莉没想法,让华梨初决定,直说无论将谁调去奶茶店那边,她们都绝对服从安排。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得会用人。

华梨初在调动人员之前,结合了两人的性格特征。

华和秋性格泼辣,一张嘴就能把人噎死,但做事认真细心有耐心。

有人想浑水摸鱼,都逃不过她的法眼。

最夸张的一次,顾客都已经走出去好远了,硬是被华和秋给逮了回来。

严茉莉做事快,但不够仔细。

却很会观察人,且善于学习。

虽然最开始刚来时总抹不开脸,但经过几天的学习进步,已经能够根据顾客的特点和需求给顾客提意见了。

她说话时轻声细语,提的意见也总能说到顾客的心坎去,十次有六次能被人接受。

而炸鸡奶茶属于食品类,华梨初更想找个做事细心耐心的人。

最主要的是,精品店更依赖推销,而来炸鸡奶茶店的人,只要能将产品介绍清楚,基本都是点了东西就走,无需过多推销。

而华和秋的说话方式……着实不太能让人接受。

她是要开店,不是要跟人结仇,所以,还是将小姨华和秋调去炸鸡奶茶店好了。

让婶子严茉莉带着新员工熟悉工作内容。

华梨初则对华和秋和另一名新员工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却不限于:制作奶茶、炸鸡、熟悉封口机、了解产品……

虽然是第一次开炸鸡奶茶店,但华梨初看了不少管理方面的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加上她能言善辩、做事雷厉风行的性格,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十月最后几天的一个周日,桃子的炸鸡奶茶店终于开业了。

开业这天,华梨初带着新员工站在门外,会给经过的每个人一小杯奶茶试喝。

奶茶杯是华梨初特别定制的,差不多就是一口的量。

事实证明,没人能逃得过“免费”二字的诱惑。

只要不是太赶时间的人,听了华梨初说免费品尝不要钱,都会停下步伐,接过奶茶细细品尝。

华梨初趁着顾客在试喝奶茶,连忙推销道:“我们家共有奶茶和果茶系列。

奶茶主要由牛奶和茶叶制成,果茶则有水果加成。不管是哪一种,用的配料都很好。价格不贵,量也大……”

奶茶和炸鸡能在各种美食爆炸的后世占据一席之地,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很快便征服了那些试喝的人的味蕾。

一半的人问过价钱后,都会选择买一杯来尝尝。

除此之外,华梨初还推出“满8杯送1杯”的活动。

她专门做了一大沓卡片和一个店铺私章。

顾客买了奶茶后,店员会根据她购买的奶茶数量,在卡片上印上相对应数量的印子。

集齐8个印子,便能来店铺免费领取1杯奶茶。

“请小心放好卡片,掉了就没法来换免费奶茶喽。”

因为是初尝试,华梨初并没有推出太多款式,奶茶仅有2种:珍珠奶茶和红豆奶茶,果茶则是柠檬水、蜜桃四季春和草莓啵啵。

炸鸡系列,也仅有炸鸡跟鸡肉串。

可即便是这样,华和秋和新员工,以及特意赶来帮忙的祖孙三,也忙得团团转。

要不是市一中十点多下课,华梨初感觉,自己恐怕要忙到半夜。

好不容易没人了,华梨初连忙关上店铺,耳旁却还响着:我要一杯珍珠奶茶!

祖孙三揣着装满钱的斜挎包回家,只是在椅子上瘫了几秒,立马开始算账。

数完钱后,华安桃笑眯了眼:“1678!”

抛开前期投资,暂时只算货品本身的成本和人工费。

华安桃道:“差不多挣了1000块钱。”

没错,仅仅一天,奶茶净收入高达100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