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人一查,就发现了系统的大手笔。

不过,他们发现花先生只是买技术资料和仪器设备,却没有进行任何研究投入,

全球都知道花先生是华人,买这些东西怕是想支援夏国。

可这些财团家族的人,并不认为如今才刚能吃饱,国内西边又还在打仗的夏国,能有多大的本事搞科技研究。

相比较于政客们,财团对夏国的认识还是不够。

他们认为,哪怕夏国有花先生,可他只有一个人,而且,

网络世界里玩得溜的王,可不代表他其他的也会。

虽然之前夏国弄出来了个解毒药和原料药工艺升级,但那只是医药行业的一个小分支,

且不能和信息科技比肩,

而且,夏国的中医虽然不被西方科学界认可,但是总也有那么一些神秘。

所以,外国人愿意相信夏国在医药领域有其独特性和专业优势,

可不会有人愿意相信夏国也能在科技领域多么厉害。

要知道如今的夏国,连先进武器好些都还是别的国家支援的。

可说到夏国的解毒药,各国哪怕再嘴硬,也不得不认可那确实是好东西。

经过买到解毒药配方的各国研究,解毒药在西方各国确实也生产出来了,

但是,药效要差了夏国的解毒药一大截,

外国人并不认为这是他们不懂中医的原因,只认为是夏国人狡猾,

他们把两种解毒药对比研究过,成分一模一样,就连剂量的差别也不大,

可夏国的解毒药药效就是要更好。

本来夏国卖的解毒药配方和研究工艺是初代的,

结果这些外国人没能在此基础上研究出更好的,反而更差,

简直要把李伯安他们乐坏了,

哪怕外国人也研究出了解毒药,可夏国的解毒药还是各国抢着要的。

就算这样,他们也还是坚决不想承认夏国的中医真的那么神奇。

外国人研究出来的解毒药的药效更差不算,

各国医药专家还扬言,那个解毒药根本不能有效治疗癌症!

之前传出来的癌症治愈病例肯定不是真的。

但是治愈癌症这个事,夏国从来就没对外公布过,

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特务组织私下传递的消息。

所以他们也不好指责夏国夸大药效,

只能安慰自己,之前夏国的那个癌症治愈病例怕是误诊了。

总之,因为各种轻视和不屑,系统往国内输送东西的行为暂时没有遭到什么阻力。

也好在系统的动作很小心,没有让财团以外的政客们发现,不然,

相比于财团对夏国那片面又轻视的认知,政客们可是更忌惮夏国人创造奇迹的能力。

在系统忙碌的时候,陶桃也没有闲着,

她答应了系统要研究修复药剂,这可是关系到系统升级的大事。

毕竟,如果系统升到A级,她就可以受到系统的绝对保护,

那时候她也就不用怕有人为了抢系统挺而走险想搞死她了。

修复药剂比陶桃想象的还要难,

陶桃原以为想要研究出修复药剂,只要把所有的药学知识刷到星际精通,

再掌握一些更精深的细胞技术和基因技术应该就大差不差了,

可其实不只,星际修复药剂是在基因药剂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

虽然星际时代的修复药剂是常备药,就像是大家感冒了要吃感冒药一样普通,

可星际人不会感冒,又因为从小注射了基因药剂,所以也不会有基因病,

星际的修复药剂总结下来主要是针对三种病症:

一是身体组织损伤,比如缺胳膊少腿这样的外伤,

二是细胞变异,除了基因病的细胞变异,还有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细胞变异,

三是精神损伤,这类修复药剂是最稀少也最为难的。

除了第三种精神损伤类修复药剂,前两种修复药剂必须掌握细胞再生技术,

且必须是稳定可控的细胞再生技术。

陶桃前世所研究的细胞技术,还只是利用ipScs技术针对病人自体细胞制备专有干细胞,

但即便是自体细胞,也不能排除可能出现的排异反应。

哪怕ipScs技术早在07和12年就分别有人获得了沃尔和诺贝医学最高奖,

可因为各种原因,ipScs想要在临床上取得成就,还有很多难关要攻克,

至少前世在陶桃飞机失事时,也还没能成为现实。

如今,在细胞技术都不成熟的情况下,

想成功研究出星际标配的修复药剂,可以说简直就是跨世纪难题。

对比下来,似乎基因药剂比修复药剂更有可能性。

陶桃苦笑,“花花,难怪你说两个只要研究出一个的功德就能升级,这也太难了。

“一点儿也不比救百万人的功德容易啊!”

系统鼓励道,“宿主,你一定可以的!毕竟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人比你更懂细胞技术了。

“而且,救百万人的功德不仅是不容易,问题是没那么多人给我们救啊!可是药剂的研究进度,是能由你本人掌握的。

“所以,还是研究药剂更可能快速升级。”

陶桃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她一开始太想当然了,还以为特殊营养剂再升级就可以尝试研究修复药剂了,

没成想,确实是特殊营养剂的基础上可以尝试研究修复药剂,但前提是必须得掌握成熟的基因技术和细胞技术。

药剂研究的事急不来,陶桃正好潜心研读星际的各类医药文献和着作,

翻译外文文献的事情,陶桃顺手就做了,只当是换换脑子休息了。

李伯安本以为陶桃第一个学期连着出了几个研究成果,第二个学期怎么也该出一两个吧?

结果,接下来的几个月,陶桃是一个研究成果也没出,

倒是各国文献的翻译稿,已经弄出来了好几本。

陈老对此却是乐见其成的,做研究的人,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多看书总是不会错的。

其实要她说,陶桃做出的那些研究成果,无论是放到哪个教授身上,只要研究出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自己着书立说了,

可是因为陶桃学得杂且乱,很多知识她还是现学现用的,所以基本功就有所欠缺的,自然也做不到着书立说了。

如今陶桃愿意沉下心来潜心学习理论知识,这于她来说是最好,如此她将来能走得更稳更远。

陶桃的功夫没有白费,翻译出来的几本书陈老看过后帮她推荐了出版社,有出版社看中了,一本书的稿费能挣好几千块了,

虽然一学期陶桃的翻译稿只出版了两本,可也挣了一万多块钱了。

李英泽虽然只翻译出版了一本书,但是也挣了有五千多。

李伯安看着拿着稿费在自己面前得意的儿子直翻白眼,

“臭小子,你如今出息了,挣大钱了,那以后就由你来养家吧!”

李伯安说着就要伸手去拿稿费,李英泽连忙把稿费身后藏。

“我还小呢,怎么就要我养家了。”

开玩笑,他还要攒老婆本呢,陶桃都比他有本事了,他要再不能多攒点钱可怎么行。

继而又问道,“爸,你上次借走的相机什么时候还我?如今一个学期都过去了,你早点还我啊!”

李伯安哼笑,“相机?那是我的了。你小子都是咱家最有钱的人了,老子要你一台相机不过份吧,你想要啊!自己重新买去。”

到了他手上,怎么可能还回去。

相机,那可真是个好东西!他且有用着呢。

说完就自顾自上楼了,李英泽看着他爸的背影直运气,他就知道不该把相机借他爸。

可是谁让他没有相机票呢?

最终,李英泽也只能冲着楼上喊道,“那你倒是重新再给我弄张相机票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