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所有小说结局我随便改 >  大秦瞎编功法44/52

第44章蜃楼有变!生机盎然!

那若是将这门木行之法修理至大成之时。

催动这木行之力,又该会是怎样的景象?

心中越想,东皇太一的心绪就越是难以平复。

他深深看了周玉一眼。

或许……

这位大秦国师,已经做到了如他所猜测的那般!

若非如此,又怎可能轻易将这门木行之法,教会少司命?

就连只是刚刚听过周玉一场传法的少司命,便能够轻易在脚下滋生一片草木。

那周玉,又能做到怎样的地步?!

半晌。

东皇太一才终于强行平复下心绪。

越是了解周玉,他便越是对周玉心生忌惮!

如今回想起来。

恐怕周玉先前所说的苍龙七宿一事,或许……也不是在哄骗他!

“国师的仙法,果真是超凡脱俗!”

东皇太一赞叹一声。

周玉笑着摆了摆手,并没有就此再多说什么。

而是向东皇太一询问道:“东皇阁下,不知这门功法,可足以补偿阴阳家所拿出来的典籍了?”

实际上。

他很清楚,这一次传法,自己所得到的反馈,多半是从少司命那边而来。

至于月神和扶苏,如他所料,对于木行之法的感悟,并不深。

而从东皇太一那边。

他应当是根本就没有得到多少反馈!

这意味着。

即便是东皇太一看出来这门木行之法的神异,也没有尝试着去感悟!

到底是老阴比!

警惕心强得很啊!

但对此,周玉倒是也并不在意。

就算是东皇太一现在能够忍住不练这门木行之法。

那以后,可也还有得是机会!

今日,他就只是浅浅尝试了一下,传法于阴阳家的少司命。

这也算是他在阴阳家所埋下的一颗种子。

等到之后,阴阳家的其他人,迟早会跟着修炼他瞎编出来的功法!

“国师所传,已是仙法了。”

东皇太一的语气悠远,似乎已经在短时间内,完全将先前的震惊压了下去。

“以往我阴阳家受大秦恩惠极多,本就对于这藏书一事,并无丝毫抵触。”

“如今,国师所传的木行之法,倒是对我阴阳家的善意了。”

他倒是从善如流!

现在都得到好处了,肯定是不会再对拿出典籍一事,提出任何的反对!

周玉心中暗笑,表面上却只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愧是东皇阁下,当真是胸怀宽广。”

“那今日,便到此为止吧,我与扶苏便不再久留了。”

目的已经达成,也该撤了!

今日,他给东皇太一所抛出的鱼饵可已经不少了。

要是再抛下去,就得担心鱼儿脱钩了!

而听着周玉的话。

一旁的月神却满是赞叹。

周先生果真是仙人之姿啊!

先是道破了苍龙七宿的秘密,又是传木行之法于阴阳家。

接连做出了这么多,竟又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自周玉身上,她看不出半点的功利之心。

周玉身边,少司命欠身一礼,深深地看了周玉一眼。

眸光中,还透露出一抹复杂。

这一礼,是为致谢。

谢传法之恩!

周玉笑吟吟向少司命点了点头。

此时的少司命,紫色长发都已经快要垂落到地面了。

他其实还有些好奇,眼前的这个无口少女,说话的声音是否会十分动听?

毕竟,不论少司命以往能否说话,如今修炼了他所传的木行之法。

只凭其中所蕴含的生机,也足以让她开口了。

不过。

还是保持着副无口少女的属性就好!

看起来也能更呆萌一些!

此时。

东皇太一倒是开始出声挽留了。

“国师与长公子才刚入桑海,如今在这蜃楼之中,不妨多留几日。”

“也好让我阴阳家多尽地主之谊。”

当然。

这一番话,只不过是在客套罢了!

周玉其实很清楚。

以他现在所显露出来的种种,要真是一直待在蜃楼之中。

东皇太一恐怕连睡觉都不会安稳!

“我还有其他的约定,尚需去完成。”

“改日若有机会,必再来蜃楼拜访!”

他也跟着客套了一声,才带着扶苏离去。

东皇太一亲自送着周玉走出蜃楼深处,才又让月神和少司命带着周两人离去。

只是。

周玉离开之时,迎面又见到一道身影快步向着蜃楼深处这边赶来。

那是一个看起来年岁不大的男孩,穿着一身古朴而繁复的衣袍,脸色更有一片不正常的白皙。

而且,他的眼神更是有着一抹与外貌不符的锐利!

“这应该就是星魂阁下了吧?”

周玉笑吟吟向身边的月神询问。

此时,星魂也已经走到了周玉前方,眸光微闪。

他还不知道今日周玉前来的事情,可是,月神和少司命亲自陪同,再加上周玉身边的大秦长公子扶苏。

也足以证明周玉的身份了!

那位大秦国师!

“见过国师。”

他向周玉行了一礼。

周玉温和地点点头,算是回礼。

也不再多说什么,继续带着扶苏离去。

直到周玉一行人离开,星魂才暗暗回头瞥了周玉一眼。

而后,他收回目光。

这才又快步向着蜃楼深处走去。

“东皇阁下,蜃楼有变!”

他刚走进蜃楼深处,便有些急切地向东皇太一开口。

“蜃楼有变?”

此时的东皇太一,正站在那处由少司命所滋生的花丛之前。

似乎是在观察着这片花丛。

他随手捻起其中一朵鲜花,黑色的长袍下,那一朵鲜花显得尤为醒目。

“出现了什么变故?”

他这才又向星魂询问。

实际上,在星魂前来汇报之时,他心中就已经有所猜测了。

今日那大秦国师所显露出来的种种神通,无一不超越了阴阳家以往的见闻。

而先前,少司命更是凭空滋生出了这一片花丛。

若今日蜃楼出现些许变化,倒是也都显得正常了。

紧接着,他就听到星魂的话音响起。

“蜃楼之外,所有的木质结构上……”

“全部都凭空长出了枝叶!”

嗯?!

听到此,即便是东皇太一,此时捻花的手掌,都不由微微一僵。

蜃楼,自然更多是由木材所搭建起来的。

可那些木材,无一不是早已失去活性的树木。

如今,却长出了枝叶?!

半晌。

东皇太一才终于悠悠吐出一句。

“生机……”

第45章踏海草而行!临小圣贤庄!

“月神阁下,这蜃楼……”

扶苏刚从蜃楼深处走出,看清眼前的蜃楼,双眼便不由一睁。

此时的蜃楼,竟是与他先前进入蜃楼深处之时,完全不同了!

像是经过了数十年的光阴变换!

放眼望去,那一处处木质架构上,赫然都遍布着枝叶。

如枯木逢春,吐出新叶,又盘根错节。

更是还有藤蔓在蜃楼甲板上拔地而起,爬上了一处处楼阁,相互交织缠绕。

这一幕幕景象,简直宛如整座蜃楼都有了生命一般!

此时。

月神和少司命也在关注着蜃楼的景象。

她们都不自觉愣在原地,讶然至极。

蜃楼,何时出现了这种变化?

可很快,扶苏等人就反应了过来。

他们都能够感受到,蜃楼之中,分明都充斥着一股极其浓郁的生命气息!

这种生机,他们尤为熟悉!

分明就是先前周先生所传的木行之法!

先前,少司命感悟之时的一丝气机外泄,便让她脚下生出一片花丛。

那眼下。

这座蜃楼的变化……

意识到此,他们的目光又齐齐落在了前方的周玉身上。

却见周先生就只是背负双手,徐步前行。

像是对于蜃楼的变化,没有任何的惊讶一样。

胜似闲庭信步!

这时。

周玉似是察觉到了后方三人的心思,脚步微顿。

转身看向扶苏三人,轻笑道:“怎么不走了?”

听到此,扶苏三人才如梦初醒。

可他们的眼底深处,却都难以抑制地流露出了一股子震惊!

如今这蜃楼的变化,必定是因周先生而起!

或许,也只是一丝气机外泄。

但这般景象,却胜过少司命何止百倍?!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

周玉对于蜃楼的变化,心中也充满了惊奇。

他也没想到,自己在传法之时,气机外泄,竟会让蜃楼的每一处木质架构,都重新焕发生机。

“五行之木啊……”

他心中暗自嘀咕。

这一次传法,他所收获的,可不止是少司命的感悟。

同样还有着月神以及扶苏所带来的反馈。

至于东皇太一,就算是没有真正去感悟,应当也或多或少地受了些影响。

但他并不打算解释什么。

若说是无意间造成的,那或许会影响自己所树立的高深莫测形象!

但要说是有意为之,那蜃楼的变化,势必会对一些机关造成影响,继而影响整个蜃楼的运行。

他总不能再就此做出赔偿吧?!

众人各自怀揣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蜃楼边缘。

先前他们进入蜃楼之时,是一同踏浪而行,几个纵身便轻易登上了这座位于大海中的巨型楼船。

但现在离开,周玉却并不打算如先前那般离开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蜃楼深处。

打算将这份给阴阳家的震惊,贯彻到底!

东皇太一那个老阴比,可还没真正修行木行之法!

就不信他不眼馋!

“二位,改日再见!”

周玉笑吟吟向月神和少司命辞行,两人当即各自欠身,向周玉回礼。

又准备目送周玉离去。

而后,周玉才又走到扶苏身边,轻声提醒:“跟在我身后便可。”

话音落下。

他当即向着蜃楼外一步踏出。

像是要踩在虚空中一般。

注意到周玉的动作,月神和少司命都不由一愣。

以她们的眼力,自然能够看得出来,这明显不该是走出蜃楼的动作!

甚至,都没有任何要借力飞跃的意思。

可下一刻。

她们的目光就注意到。

蜃楼下方的海水之中。

忽的有着一株海草破水而出,向上生长了出来。

周玉一步,刚好踩在了那株海草之上。

当他下一步再迈出之时,同样是有着一株水草,自海水中涌出,迅速生长到他的脚下。

那更像是在主动去承接周玉的步伐!

一切都显得行云流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刻意。

而周玉的步伐,始终不紧不慢,一路远行。

见此一幕。

扶苏双眼中也都流露出了一抹惊动。

他瞬间就反应过来。

难怪周先生叮嘱他跟在身后!

他紧跟着周玉的步伐,轻飘飘地踏在周玉身后的海草之上。

而当两人离去之时。

那一株株原本都已经高过海面的海草,又迅速回落入大海之中。

月神和少司命目送着周玉两人离去的身影,直到两人远去,她们才收回目光。

“周先生曾说,万物有灵……”

月神低声呢喃,“这些海草,应当也是有所感应,去主动承接仙人的步伐!”

其实相比起蜃楼所发生的变化,眼前这一幕,其实还算不得什么。

可是。

以周先生那般仙人心性,又怎会刻意去催生海草,以此法行进?

在她们眼中,那一株株海草,分明更像是开了灵智,去主动承托周玉的步伐!

这必定是真正的仙人异象!

……

桑海城,小圣贤庄。

伏念、颜路两人正与张良相对而坐。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是我对周先生所说,浩然之气的理解。”

张良慢条斯理地解释着。

自先前从咸阳离开,回到小圣贤庄后。

他就把从周玉那边,所得知的事情,告诉了荀子等人。

而且,经由周先生和荀子的允许。

他也将这君子之境,浩然之气一事,讲述给了伏念和颜路两人。

“二位师兄,这些时日以来。”

张良脸上浮现出一抹追忆,“每当讲解起这浩然之气时,我总会觉得,那位周先生当真是高深莫测!”

“这于他而言,只是一堂课,便可将浩然之气讲述得清清楚楚。”

“而我,却要花费这诸多时日。”

说起这些,他惭愧一笑。

在周先生面前,只一堂课的功夫,就使得他不仅对于浩然之气有了新的认知,甚至还真正达到了这君子之境!

他回来后,接连讲述了几日,却也都未曾真正将伏念和颜路彻底教会。

伏念摇摇头,神色中也满是感慨。

“世人皆传,那位周先生乃是仙人下凡,又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够比拟的。”

“只可惜,未曾亲眼见到这位周先生。”

这般仙人,能与之一见,就已经是人生一大幸事了!

“师叔这几日,也常念叨起周先生。”

颜路轻笑道,“他已经有亲自前往咸阳的心思了。”

那位周先生竟还对儒家学说有着那般深入了解,谁又会不想与之一见?

就在这时。

门外,却有一名儒家学子急匆匆赶来,气喘吁吁地向三人通报。

“我们小圣贤庄外,有两人求见。”

“他们自称是大秦国师和公子扶苏!”

46章君子不器!张良传法!

闻言,伏念三人顿时一惊,彼此相视一眼。

那位周先生,竟然来到了小圣贤庄?!

“快快有请!”

“另外,速速去通报荀子师叔,告诉他,周先生来了!”

伏念不敢耽搁,当即起身,向着小圣贤庄外赶去。

颜路和张良两人也紧跟着随同去迎接。

“周先生先前也曾说过,或许有机会,会亲自来小圣贤庄,没想到竟然这么快。”

张良满是赞叹,那位周先生,当真是言出必行!

很快。

三人便来到了小圣贤庄之外,迎面就见到门外正站着的两人。

“见过周先生,扶苏殿下。”

张良当先向周玉两人作揖行礼,同时也在向伏念和颜路介绍着两人的身份。

伏念和颜路也急忙上前,一同作揖。

纵使是他们心中都对周玉充满好奇,却也依旧是目不斜视。

执君子之礼,有理有度。

周玉看着三人的举动,笑吟吟回了一礼。

到底是儒家的齐鲁三杰。

从伏念三人身上,他当真是能够看出儒家的君子之风。

“三位,我与公子不告而至,多有打扰了。”

礼多人不怪,与儒家弟子打交道,自然得多客套一些。

而听着周玉的话,伏念和颜路却不由相视一眼,心中更是感慨。

果然如张良所说,这位周先生,纵使是仙人,也丝毫没有倨傲之气,端的是平易近人!

“周先生,快快有请,弟子们早已恭候先生多时了。”

伏念快步上前,招呼着周玉先行走进小圣贤庄中。

弟子们?

听着伏念的自称,周玉心中一动。

他都还没有在儒家真正传法,也不曾教导过伏念,这竟然就以弟子自称了!

儒家弟子,的确是彬彬有礼啊!

他也不再客套,在伏念的指引下,迈步走进了小圣贤庄。

刚一踏入,他便能感受到,这小圣贤庄之中所充斥的浓郁书卷之气。

论读书,诸子百家之中,还的确是没有能与儒家相比的。

直到进入会客厅中,在伏念的招呼下,在主座上落座。

周玉才又看向伏念三人。

“我观伏念和颜路二位,也都隐隐有浩然之气傍身了。”

不知可是已有所得?”

他自然能够感受到,这两人身上所萦绕的浩然之气。

显然应当是从张良那里,学到了浩然之气与君子之境。

只是还有些逸散,并不如张良那般凝实。

这并不意味着,两人的天赋就比张良要差。

而是他们必定对于浩然之气有不解之处。

可伏念和颜路两人的脸上,却都流露出了一抹惭愧神色。

“弟子惭愧,还未曾真正领会先生所说的浩然之气。”

“若非张良师弟解惑,我们怕是连这浩然之气都无法真正感悟。”

他们已经修习感悟了诸多时日,却始终不曾真正做到张良那般收放自如。

更不用说,达到周先生所说,以浩然之气化生万物的地步了!

周玉笑着摆了摆手。

“二位不必自谦,若有疑惑,大可问我。”

其实他都没有想到,进入小圣贤庄之后,竟然这么顺利!

根本就不用如在阴阳家那般,还得变着法地想着震慑东皇太一一番。

伏念和颜路这两人,从一开始,就已经是一副虚心求学的架势了。

更何况。

这两人其实都已经摸到了浩然之气的门槛,只差最后的临门一脚了。

以他们的悟性,领悟浩然之气,还不是轻轻松松?

这白送上门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在听到周玉的话后,伏念和颜路当即齐齐走到周玉身前,再度行了一礼。

他们并没有什么犹豫与顾虑,直接就向周玉出言询问。

儒家弟子,本就是不耻下问。

更何况,而今他们所要求教的,可还是一尊在世的仙人!

“弟子二人,的确是有些不解。”

“先生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我儒家的孟子也曾有言,可这藏器于身,对于浩然之气,又是否会显得有些功利?”

听到此,周玉心中顿时涌现出一股子无语。

好家伙!

他在儒家传法,的确是称得上水到渠成,根本就不用过多的忽悠。

可是,同样的,儒家弟子,尤其是眼前的伏念和颜路两人,可都绝对称得上是大儒了!

如这般大儒,问得是什么?

藏器于身与浩然之气的功利心?

他总不能真去拿自己对于儒学的那些半吊子了解,去跟这两人解释吧?

这不得再写篇论文?

这种学术性的问题,该去问荀子,而不是问他!

但气氛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自己装的逼,怎么也得装下去!

他表面上依旧是笑意随和,半点也不显慌张。

“二位问得好。”

先夸奖这两人一声,给自己稍稍争取些思考的时间。

他还是没有急着解释,反倒是又向两人反问一声。

“所以,正是二位认为,藏器于身会有些功利,才会让你们始终对于浩然之气,难以领会?”

伏念和颜路皆是连连点头,摆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架势。

他们心中的确是极其惭愧。

“弟子二人,远远不如张良师弟。”

分明张良已经修习出了这浩然之气,称得上是君子之境了。

那他们二人,应当真是修习不足,还远远无法称得上君子!

张良……

周玉心中却是一动。

他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而后,他笑吟吟看向张良。

“子房,对于你二位师兄的这个疑问,你可有所见解?”

闻言,张良当即迈步走上前方。

实际上,对于两位师兄的这个疑惑,他也早就尝试着解答过了。

可也还是无法真正解决两位师兄的问题。

但现在,先生询问,他不敢不答!

他正思索间,眼角余火却注意到了周玉投来的目光。

那道目光中,带着一股子鼓励意味!

似乎是在示意他畅所欲言。

想到这,张良心中大定,试探着开口。

“在弟子看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并非有功利之心……”

“我儒家也有言,君子不器!”

“所以,在弟子看来,这句话真正需在意的,是待时而动!”

“待天下变局,黎民深陷水火之时,便是君子行动之日!”

他的语气中,先是带着思索与迟疑意味。

可渐渐的,却又变得笃定起来。

而此时,周玉也满意一笑,目光又扫过伏念和颜路两人。

他注意到,这两人周身的浩然之气,分明愈发凝实了!

第47章荀子相见!先天浩然之气!

“张良的讲解,竟然还真的有效果?”

“真就给他们解惑了!”

周玉心中其实也一阵惊奇。

这算怎么回事?

他让张良去讲解,其实就只是临时解答不了伏念两人的答案。

而张良虽说只是儒家三当家,可应当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儒了。

原本按照他的计划,张良先讲解一番,他再就坡下驴,紧跟着附和两句。

估计……

应该就能让伏念两人成功修出浩然之气,踏入君子之境。

“那现在算是……代师传法?”

很快,周玉就有所明悟了。

他能够感受到,随着伏念两人的浩然之气逐渐凝聚,他也同样收到了反馈!

这时候。

张良深吸一口气,似是下定某种决心般,沉声开口。

“所以,我认为二位师兄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浩然之气实则是让我们保持君子之心,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与功利心,其实毫无关系!”

先前一段时间,他向伏念和颜路两人讲述浩然之气时,还未曾这么直白过。

在他看来,两位师兄在儒家学说上的理解,应该更深。

如今在周先生的鼓励之下,他还是将此说了出来。

而随着他的话音彻底落下。

伏念和颜路两人皆是浑身一震!

他们袍袖间,似有清风拂过,让他们衣物都在随风飘摆。

无形间,更有着同样的纯正气息,在他们两人的周身凝聚!

那正是浩然之气!

这一刻,他们明显都已经明悟了!

只不过。

周玉感应着伏念两人的气息,双眼却是微微眯了起来。

“不对,还差一丝!”

伏念二人距离真正的凝聚出浩然之气,成就君子之境,就只差最后一线!

那像是某种契机……

“难道说,伏念和颜路在儒家学说上的修养,还没到君子?”

这个念头,在周玉心中刚一浮现,就被他给打消了。

伏念和颜路可分明是儒家小圣贤庄的掌门和二当家!

若只论在儒家学说上的造诣,这二位比起张良,应该是只高不低!

想到这,周玉眸光一动。

以肯定的语气向张良笑道;“子房,你说得很对。”

话落。

轰!轰!

同时有着两股气息在周玉面前爆发了出来!

气势极盛,却又显得纯正祥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那正是浩然之气!

这一刻。

伏念和颜路两人同时踏入了儒家的君子之境!

他们也同时睁开眼睛,在惊奇地打量着自身的变化。

却很快,又迅速将各自的气息收敛起来。

君子当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纵使是他们再怎么好奇,却也丝毫不会张扬。

这一举一动间,当真是有君子之风!

周玉也不由赞赏一笑。

“二位浩然之气凝实,不愧为当世之君子!”

在伏念和颜路两人凝练成浩然之气时,他所收获的反馈,可半点也不亚于张良。

伏念和颜路相互对视一眼,又先后向周玉和张良作揖行礼。

“多谢先生,多谢子房师弟!”

如今真正修炼出了这浩然之气,他们已经深切地体会到了这其中的神异!

当真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周玉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而是似有所感,将目光向着房门外投去。

儒家的齐鲁三杰,固然是天资惊人,悟性逆天的存在。

但如今的儒家,可是还有着一位真正在后世都影响极深的存在!

尤其是在儒家学说真正遍布天下后。

这一位,更是被尊为圣人了!

“哈哈哈,周先生大驾光临,倒是将他们困扰多日的疑惑给解决了!”

这时候。

一阵温和的笑声自房门外传来。

扶苏与伏念三人循声望去,便见一名神清气俊的老者正笑吟吟走来。

伏念三人当即上前行礼。

“师叔。”

周玉知晓,眼前的这位老者,可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后圣荀子!

可真正见到荀子之后,周玉却是头一次有了一种极为怪异的感受。

表面看去,荀子就像是一位寻常的老人。

可周玉却能够感受到,荀子周身所弥漫的浩然之气。

但那股浩然之气,分明又与伏念三人的,截然不同!

若说伏念三人所修炼的浩然之气,是经由他瞎编之后,凝成实质,自有神异力量。

那荀子周身的浩然之气,更是像是先天就有,一切都自然而然。

根本无需修炼!

而且。

即便是周玉,也都没有从荀子身上,看出任何超凡脱俗的表现。

顶多也就能够看得出来,若单论内力……

那到目前为止,周玉所见过的所有人里,还无人能与之相比!

又隐而不发!

这倒是与东皇太一的阴阳术造诣有些类似了。

“周先生,老夫久闻大名,这厢有礼了!”

此时,荀子已然走入房间中,向周玉见礼。

却并不因为周玉的外貌看起来年轻,而有任何的轻视。

反倒是一副与周玉平辈论交的姿态。

周玉也早已起身,迎上前去。

“我先前未曾告知,便贸然拜访小圣贤庄,未曾想荀夫子竟亲自前来。”

其实他心中还是有些疑惑。

他能够看得出来,荀子绝对是没有修炼过他所说的浩然之气。

也根本没有君子之境一说。

可偏偏,从荀子身上,他却能够感受到浩然之气。

“总不能是荀子自己早就修炼出来了吧?”

他的心绪都有些古怪了。

没听说儒家的学说,在后世与什么修为境界有关啊!

两人打过招呼后,荀子倒是丝毫也不与周玉见外,一边招呼着周玉落座。

一边走到主座左侧,坐了下去。

大秦以右为尊,这明显是将地位更高的座位让给了周玉!

见此,周玉也没有客套,他本就乐得见到与儒家交好。

这会更方便他在儒家传法。

“先前听子房所说,周先生对于这浩然之气的见解,当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啊!”

荀子捋起胡须,一副品味模样。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纵使是老夫,也未曾想过,浩然之气竟还能有这般神异之效!”

未曾想过?

那荀子这一身甚至比真正修炼出浩然之气的伏念三人,还要更为浓郁不知多少的浩然之气。

又是怎么来的?!

周玉心里愈发古怪了。

第48章蓄势待发!瞎编儒家四境!

一时之间,周玉还是难以想通。

他又看向伏念三人,脸上浮现出和煦笑容。

“倒并非是我见解不同,而是伏念三人,天资奇佳。”

“他们本该就有这浩然之气加身。”

这可并不是说假话!

他都没搞清楚,为什么自己瞎编一套儒家的功法,伏念三人就能够修炼成功!

真要是说,那就只能是这三人本就已经有浩然之气加身了。

而他瞎编一套功法,刚好让他们的浩然之气真正显化了出来。

荀子却是摇了摇头,似乎有些感慨。

“纵使是孟夫子,提及浩然之气时,应当也未曾如周先生这般想过。”

“周先生的见解,足以让我儒家弟子见识到一片崭新的天地了!”

荀子话语中的孟夫子,自然就是那位亚圣孟子。

周玉能够听得出来,荀子话语中的真诚。

可他心中,却像是一下子想到了什么。

看着荀子的眼神,都微微变化了起来!

眼前的这位后圣荀子,可是以自己的学说,反驳孟子的存在!

孟子提倡“人之初,性本善”。

偏偏荀子却提出了与之相反的人性本恶。

那他对于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应当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所以。

荀子周身所充斥着的浩然之气,才会与伏念三人所修炼的有诸多不同。

这应当是荀子自身的见解。

纵使是不曾修炼成形,也依旧是浓郁无比!

这应该算是……纯粹的先天浩然之气!

想到这些,周玉心中都不免闪过一丝惊动。

荀子,毕竟是后世被尊称为圣人的存在。

这的确是他没有想到的。

这时候。

荀子向着伏念三人轻轻挥了挥衣袖。

顿时!

伏念三人的浩然之气,竟都像是受到了某种牵引,直接涌现了出来!

从他的举动中,周玉也没有看出丝毫的神异之处。

那并非是超凡脱俗,依旧是自然而然。

“这还是荀子对于浩然之气的理解啊。”

周玉默默感慨一声。

如荀子这般存在,的确是不能以寻常的眼光去看待。

荀子仔细观察了一番伏念三人的浩然之气,目光才又落在周玉身上。

“周先生曾说,修炼成了浩然之气,便是君子之境。”

“那不知……”

“周先生能否透露,我儒家除了这君子之境外,又是否还有其他的境界?”

如先前周玉所说,君子之境,只是儒家修炼体系的其中一个境界。

至于其他的境界,他并没有透露。

而这,其实也正是周玉赶赴小圣贤庄的目的!

这直接就问到点子上了!

周玉的心绪迅速平复下来,他已经想通了荀子身上的浩然之气。

而后,他轻笑着点了点头,依旧是显得波澜不惊。

“的确是还有其他境界。”

“而这,其实也正是我来小圣贤庄的缘由之一!”

当然,他还有着另一个目的。

那就是让大秦尊崇儒术!

但这件事,原本对于他而言,其实不算太过重要。

但现在,见到了荀子之后。

他却是又想到了一种可能!

荀子并没有急着追问,就只是在静静等待着周玉的讲解。

伏念三人面面相觑,很快又坐了回去。

与扶苏一起,展现出一副虚心听讲的模样。

他们其实都很清楚。

若是真如周先生所说,儒家并非是只有君子之境。

那这,对于儒家弟子而言,将会是一种崭新的修炼体系!

绝对会为儒家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周玉扫了眼四周,心中暗笑。

都用不着他刻意安排,此时的荀子,就已经为他铺好路了!

只待他传法于儒家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件事,要先跟荀子说明!

“荀夫子,这其他的境界,足够组成一个完整的修炼体系了。”

“凡是儒家弟子,皆可修行!”

他的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不过,还望荀夫子不要跟着感悟与修习!”

嗯?

听着周玉的话,伏念三人都不由一怔。

周先生不让荀子师叔也跟着修习吗?

这是为何?

他们丝毫也没有往周玉要藏私的那方面去想。

毕竟,如周先生这般本不染尘世的仙人,怎可能会在意这些事情?

实际上。

周玉也的确并没有要藏私的意思。

而是在他见到荀子如今所展现出来的浩然之气后,心中已经有了另一个想法。

正所谓厚积而薄发!

如今的荀子,其实正处于这个状态!

此时不用荀子去刻意修炼他将要瞎编出来的儒家修炼体系,而是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待到时机成熟……

荀子将会直接达到儒家修炼体系之中,最顶端的境界!

那不仅是直接给荀子省去了这些修炼,还可以让他达到更适合他自己的成就。

同样的。

到时候,周玉所会获得的反馈,也将会达到最大化!

荀子捋了捋胡须,脸上依旧面带笑容。

并没有因为周玉的提醒,而感到丝毫不悦。

“周先生不必有所顾虑。”

“今日,老夫更想要听听,周先生对于我儒家学说的独到见解!”

他的确是对于那些境界与修行,并没有任何的功利之心。

既然周玉说,这些不要他修炼,那他不修炼就是!

他更为好奇的,是如周玉这般仙人,对于他们儒家的学说,到底有着怎么标新立异的看法?

周玉赞赏地点了点头。

不愧是后圣荀子!

单只是这般心境,就的确称得上是真正的圣人了!

而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伏念三人。

早在来儒家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说辞。

毕竟,单只是眼前这三位,可绝对都是足以称得上一方大儒的存在!

更不用说,现在他的身边,还坐着后圣荀子!

就算是瞎编,也得编的有理有据才行!

随即。

他轻笑着开口:“实际上,在我看来,儒家的修炼体系,其实可分为四个境界!”

“而我先前所说,修炼出浩然之气,踏入君子之境……”

“这正是儒家的第二境!”

君子之境,竟只是第二境?

闻言,伏念三人都不由思索起来。

他们能够感受到浩然之气的神异,可在这君子之境上,竟然还有另外两个大境界!

而一旁,荀子也轻捋胡须,眯起眼睛,似是也在沉思。

他的神色中,也满是新奇。

第49章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以儒家学说的高深,其实可以划分为更多的境界。

不过,周玉并没有打算在目前弄得那么复杂。

正如《内丹功》的四种境界一般,也刚好可以与儒家的修炼体系相对应。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本就是为了视线真正的天下一统。”

“而我接下来,如果要是编造出其他的修炼体系,也可以奔着这个方向来!”

周玉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各种不同的修炼体系,可以发挥出相应的不同力量。

不过,在境界方面,最好要实现一一对应!

或许他所划分出的四种境界,还难以完全概括修炼体系。

之后若是发现境界不够用了……

那到时候,他大可以继续向更高的境界去瞎编!

但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得一步一步来!

他的目光又落在了伏念三人身上。

“三位其实早就身负浩然之气,我只不过是帮着将其引导出来罢了。”

“这是因为三位在儒家学说方面早有造诣,完全可以直接跨过那第一境界!”

原来是这样!

听着周玉的话,伏念三人心中都浮现出了一股子明悟。

但他们倒是对于第一境界愈发好奇了。

儒家弟子,凝聚出浩然之气,便算是踏入了君子之境。

那在此之前,又会是怎样的境界?

纵使是第一境,可也是周先生对于他们儒家学说的补充!

他们也想要更深切地去了解。

这时候,周玉的话音又再度响起。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这应当是论语之中,曾子所言吧?”

“所以,这儒家的第一境,便是士!”

儒家修炼体系的第一境,就只是一个“士”字!

荀子目光一动,仔细思索起来,

儒家对于“士”有着很深的理解。

而君子,明显是在士之上!

所以,这第一境为士,倒是能够一语概括!

“士,周先生所言,果真是妙极!”

荀子捋着胡须,爽快一笑。

“想不到,士竟然就是我儒家的第一境!”

他的确是对周玉所说这些,大感新奇。

其实他很清楚,儒家学说,根本未曾涉及到修炼。

否则,又怎会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一说?

儒家的君子六艺之中,可也都未曾有这方面的解释。

那么。

很有可能,就是这位周先生对于儒家学说的见解了!

这或许,是以一种更高的眼光,去看待儒家学说。

仙人,自然从中看出了仙道神通!

这时候。

周玉也看了荀子一眼。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荀子看他的眼神,似乎显得有些古怪。

如果说,伏念三人在修炼成了浩然之气后。

从他的讲解中,会认为他们自己对于儒家学说的理解与掌握不够深刻。

所以,他们才不了解,这真正的儒家修炼体系。

那荀子,可绝对是没法糊弄的!

这位后圣,绝对是早就已经是儒家学说顶峰的存在了!

如果说儒家学说中蕴含着这种修炼体系,荀子还不了解……

这谁信啊!

所以。

周玉也并没有打算就此糊弄,也没有多做解释。

不管荀子怎么去想,他瞎编出来的儒家修炼体系可是货真价实的!

“这士之境界,对于儒家弟子而言,应当并不难达到。”

“学会君子六艺者,能正己诚心便可。”

“这一境界,浩然之气只是在初步凝聚,所以,也并没有君子之境那般,能够真正显化浩然之气的神通。”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萦绕在伏念三人周身的浩然之气,都出现了一些波动。

正如周玉所说,儒家君子六艺,他们自然精通。

至于正己诚心,他们当然能够做到!

与此同时。

周玉也明显感受到,自身的浩然之气,也跟着出现了一些变化。

似乎无形之中,有着某种东西正在补全!

甚至。

他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了一些知识。

那正是儒家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原来,补全儒家的修炼体系,还有着这种好处!”

周玉都不由精神一振。

由于只是儒家的第一境,还在君子境界之下。

所以,他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力量反馈。

但这种不是力量层面的反馈,给他带来的好处也不少!

他的浩然之气,远比以往更加的如臂使指!

随即,他又看了眼身边的荀子。

与先前一样,荀子周身充斥着一种明显与伏念三人完全不同的浩然之气。

正如先前荀子所说,他并没有对周玉所说进行感悟。

就只是在饶有兴趣地听着他的讲述。

“士之上,便是君子。”

“诸位应当对这君子之境,早有感触了。”

周玉对此,也没有过多赘述。

他心中更期待的是,儒家的后面两种境界!

以伏念三人在儒家学说上的造诣,又怎可能止步于君子之境?

那到时候,必定是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反馈!

“至于这第三境界,应当可称为贤人!”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其实,这七十二位,皆是贤人!”

“正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又是他对于《论语》的曲解!

不过,他也的确是做过周密的考虑了。

贤人在儒家学说中,的确是高于君子。

几乎在他说起贤人境界的同一时间,伏念三人全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们周身的浩然之气,明显都有所收敛。

那更像是在积蓄力量,只等着在最后一刻,实现某种质的变化!

一旁,荀子的脸上都逐渐显露出了一抹郑重。

“贤人……”

“想不到,周先生对于我儒家学说的理解,竟都已经这般深刻了!”

儒家对于贤人,一向敬重,

尊贤举贤!

而这,也的确是儒家弟子一向追求的贤人之境!

这一刻。

他更是深刻地意识到,周玉对于儒家学说的理解,绝对已经极其深刻了!

周玉将众人的反应收归眼底,才又继续开口。

“贤人一境,若以凡人的眼光去看,的确是已经可以随手施展出神通了!”

“可以做到,若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第50章儒家第四境!圣人!

话音落下。

伏念三人周身的衣袍,都无风自动了起来!

萦绕着他们的浩然之气,在这一刻,都浓郁到了极点!

当真已经是蓄势待发了!

只是,仍旧还差最后一步。

实际上。

周玉心中也满是期待。

不只是伏念三人若是能够真正达到贤人之境,能够给他带来多大的反馈。

而是,他对于“口含天宪,言出法随”这个神通,可一直有着畅想!

就比如,在与他人战斗之时。

他随口来上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

那么。

这又是否会直接造成“沉默”效果?

让对方空有一身怪力,却根本无法施展出来!

他也想要看看,他所畅想的这些,是否能够真正实现?!

“贤士择善者而固是,不择恶者而避之。”

“身为贤人,当心怀天下,有迎难而上的大气魄!”

“其身正,不令而行……”

他尽可能地回忆着前世所学到的一些儒学知识。

几乎将有关于贤人的记忆,全部给用上了!

说到最后,他猛地睁开眼,凝视着伏念三人。

在等待着,这三人实现真正的蜕变!

贤人一境,是真正地超越了君子之境。

并非是能够显化出浩然之气,就能够达到。

而且。

这也与周玉对于儒家今后的规划有关。

他想要看看,伏念三人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这一境界!

轰!

这时。

体内的浩然之气最先实现蜕变的,赫然是张良!

他周身的衣袍,在这一刻,都像是遍布光华。

光华却并不刺眼,而是显得纯正柔和。

似乎无形之中,便能够影响周身天地!

“哦?”

对此,周玉也有些意外。

在他看来,伏念和颜路两人,在儒家学说上的造诣,其实应该高过张良的。

至少目前是这样。

三人所凝聚出来的浩然之气,应当也都差不多。

可最先有所突破的,竟然是张良?

他不由想到,按照历史的进程,张良最终会与刘邦走到一起。

从而推翻秦二世的统治,重新规划天下!

“或许……张良本身就有入世的念头,要去拯救天下苍生!”

想到这些,周玉明白了过来。

不过。

周玉却还是发现,即便是张良的浩然之气出现了飞跃,也未曾真正的踏入贤人之境!

“终究是还差一步吗?”

“不,是半步!”

他稍作思索,便有很快明白了过来。

之前他对于伏念三人的判断,应当并没有出错。

现在的张良,还不是那位得到了《黄石天书》的谋圣!

他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

现在,就还只是儒家小圣贤庄的三先生而已。

等张良命中注定的机缘来到时,他的成就,比起伏念和颜路,会只高不低!

轰!轰!

而这时候。

伏念和颜路周身的浩然之气,也相继出现了飞跃!

他们同样是衣袍遍布光华,纯正而祥和气息弥漫四方。

这一刻。

周玉眸光都不由一动。

“伏念……真正踏足贤人之境了!”

“而颜路,还只差一丝!”

果然是这样!

这与他对于伏念三人的判断,完全一样!

作为儒家掌门的伏念,在儒家学说上的造诣,早就已经达到了极其高深的地步了。

而颜路,也有着贤人之姿。

若说伏念是刚刚踏足贤人之境,那么,颜路就只需要慢慢等待,用不了多久,便也能够成功踏入贤人之境。

>至于张良,也只差半步!

对于这个结果,周玉很是满意。

不得不说,如今的小圣贤庄,相比起其他的诸子百家,要显得低调了许多。

可是,单只是眼前的齐鲁三杰,每一位可都是真正继承了儒家精神的存在!

想到这些,他又满是赞赏地看了眼身边的荀子。

这位后圣荀子,可的确称得上是当今儒家的定海神针!

而他对于儒家修炼体系所划分的第四境界。

也正是与荀子有关!

此时。

荀子也注意到了周玉的目光,满是赞叹地回望过去。

“这便是周先生对于我儒家学说的理解吗?”

“老夫都叹为观止!”

“周先生果真是仙人啊……”

以他对于儒家学说的了解,他当然看得出来,周玉所说

的这些,绝不是真正的儒家学说。

但这,却是仙人的理解!

也唯有这般仙人,能够轻而易举地让儒家出现这般几乎称得上是开天辟地的变化!

他很清楚,周玉所说的修炼体系,对于儒家而言,究竟有着怎样的作用。

周玉温和一笑,没有显露出丝毫的张扬。

“儒家齐鲁三杰,本就该是如此。”

“我只是将我的理解说了出来,荀夫子见笑了。”

身边这位,毕竟是荀子。

他可没有信心,将这一套修炼体系真正说成是儒家学说本来就有的。

这反倒是会弄巧成拙。

不过。

到了现在,他真正想要划分出来的第四境界,也差不多已经到火候了。

“荀夫子,至于儒家的第四境界……”

“或许我说出来,会让夫子觉得有些荒诞了。”

他打算先给荀子打一记预防针。

免得他越编越离谱,再被荀子给看出什么来!

但对于周玉所说,荀子却只是摇了摇头。

“周先生但说无妨。”

“仙人的眼界,又岂是老夫能够嘲笑的?”

他捋着胡须,仍旧是赞叹不已。

很好!

“看样子,我在荀子心中的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了!”

周玉心中一动,这才终于缓缓吐出这儒家的第四境。

“这第四境,当被称为……圣人!”

圣人?!

只刚听到周玉的话。

伏念三人便都不由瞪大眼睛。

就连一直默默跟在周玉身后,对于伏念三人的变化暗中惊叹的扶苏,此时也都是呼吸一滞。

圣人二字,简直太大了!

这足以影响到整片天地!

儒家的第四境界,竟然是圣人?!

整个大厅之中,都陷入了一片寂静。

荀子的目光,也都闪烁不已。

很显然。

即便是他,也没有料到,按照周玉所说,儒家的第四境,竟然是圣人!

但周玉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或许,也可被称之为……儒圣!”

“圣人二字,的确关系极大。”

“不过,无论是圣人还是仙人,其实相差都并不算大。”

“我曾教导扶苏内丹功,修炼至第四境界,便是仙人。”

“而儒家第四境,自是可称之为圣人!”

第51章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这一刻。

荀子的脸色变得凝重无比。

儒家圣人吗?

纵使是孔子,也声称自己从未见过圣人!

“周先生所说的圣人,对于我儒家而言……”

“是否过于庞大了?”

《礼记》曾有言,圣人面南而立,而天下大治!

儒家圣人,该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纵使是荀子,一时间,可也都无法想象!

伏念三人此时都是呼吸凝住,额头上都不由渗出了细密的汗水。

若说君子贤人,他们都还不难理解。

不论是周先生所曾展现出来的神通,还是按照儒家学说。

他们都认为,这并非不能达到。

可是。

圣人一境,对于儒家而言,却是几乎难以企及的了!

扶苏更是心惊不已。

按照周先生所说,在这儒家,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位圣人?!

此事,干系重大无比!

可周玉却显得始终波澜不惊,脸上挂着淡然笑容。

像是一切都本该如此。

但实际上。

荀子等人的反应,他也收归眼底。

心中都有些犯嘀咕了!

“这反应是不是有些过激了?”

“对于现在的儒家而言,孔子……应该算圣人吧?”

这就到了考验历史知识的时候了!

可周玉心中有些无奈,他哪里还记得,孔子是在哪个时代,被世人都尊称为圣人的?

或许,现在的儒家行事低调。

如今又在大秦长公子扶苏面前,还不至于就直接表露出儒家有圣人的存在!

想到这些,周玉的心绪又逐渐平复了下来。

在荀子几人还满是惊愕的目光注视中,他从座椅上缓缓站起身来。

背负双手,慢悠悠踱起步子。

似是想到了什么,感慨万千般,叹息着开口。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儒家的那位孔夫子,也该当得起圣人二字!”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仲尼,是孔子的字。

荀子的目光都不由一颤,近乎呆滞地看向周玉。

“周先生……对于孔子的评价,竟这么高吗?”

他忽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双苍老的眼睛,都不由圆睁。

眼前的这位周先生,可是一位在世的仙人!

仙人,自当是长生不老。

虽说以往这位周先生只在咸阳一处庠序之中任职,看起来年龄并不大。

可谁又能知道,这不是周先生在游戏人间?

或许……

这位周先生也曾亲眼与孔子坐而论道!

是了!

荀子下意识紧握起拳头,头顶上都似乎有热气升腾。

必定是这样!

他已经确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测。

这位周先生应该是曾与孔子畅谈许久,才会对儒家的学说这般了解。

更是能够从儒家的学说之中,整理出一套可供儒家弟子修习的完整修炼体系!

士、君子、贤人……

最后,再到圣人!

儒家四境,全部根植于儒家学说。

半晌。

荀子才终于悠悠感慨了一声。

“难怪周先生会对我儒家学说,有这般了解……”

他看着周玉的目光中,都带着一股意味深长。

嗯?

可荀子的反应,落在周玉眼中,却让他不由一怔。

“怎么看起来,荀子看我的眼神……有些奇怪?”

这该不会是在听到了他所说的圣人一境后,开始对他产生怀疑了?

但很快,周玉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从荀子的目光中,他并没有看出丝毫的怀疑意味。

反倒更是一种深信不疑!

与此同时。

荀子的话音又再度响起。

“在周先生看来,孔子当得起圣人二字吗?”

周玉收敛起脸上的笑容,郑重点头。

“绝对当得起!”

“不只是孔子,那位孟夫子,也可当得起圣人二字!”

“除此之外……”

说到这,他转而向荀子表露出一种意味深长的笑容。

眼前这位荀夫子,可也当得起“圣人”二字!

注意到周玉的表情,荀子微微一怔,并没有多说什么。

可一旁的扶苏和伏念等人,却从周玉的笑容中,解读出了一些意味!

“难道说,荀夫子……”

但他们却不敢多想。

周先生的用意,又岂是他们能够猜测的?

周玉收回目光,这才又继续开口。

“儒家圣人,真正成就起来,实则并不容易。”

“不仅须得自身有着盖世的修养……”

“更得当得起教化天下的重担!”

“如此,方可为圣人!”

后世儒学兴盛之时,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眼前这位荀子。

可都绝对当得起教化天下了!

教化天下……

一时间,荀子等人都不由陷入了沉思。

这何其容易?

儒家学说若真想要在天下普及,可都不知得何年何月了!

周玉自是看得出来荀子几人心中所想。

这就要与他对儒家的安排有关了!

后世直到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

儒家学说才真正算是彻底畅行天下。

而在此之前,儒家虽然称得上是当世之显学,可也还没到那般崇高的地位。

这,其实也是他对与荀子的安排。

圣人,的确没有那么容易就能够成就。

可如果,荀子能够在这大秦,达到后世那般教化天下的程度。

荀子,当然就能够被尊崇为圣人!

所以他才没有让荀子去感悟他所瞎编的那一套儒家修炼体系。

他看得出来。

即便是此时的荀子,可也不能止步于贤人一境!

若早早地让荀子去修炼他瞎编的这一套,反倒是会有可能干扰到荀子成圣!

就算是周玉,可也都难以想象。

如果荀子成为了他所瞎编的这套儒家修炼体系下的圣人。

那他,将会获得多大的反馈?!

“荀夫子,我对于儒家学说的理解,差不多都已经讲完了。”

周玉轻笑一声,“那接下来,我就该说此次赶赴小圣贤庄的另一个用意了!”

此时。

荀子几人都还没有从周玉所说的这一套修炼体系下回过神来。

仍旧处于一片震惊之中。

实在是儒家圣人,教化天下,这名头太大了!

不过,在听到周玉的话后,他们还是很快压下了心中的惊动。

儒家君子之心,可见一斑!

很快。

荀子也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向着周玉躬身一礼。

“在此之前,容老夫代我儒家,多谢周先生!”

第52章荀子:虽千万人吾往矣!

紧跟着,伏念三人走到荀子身后,一同向周玉行礼。

这一套完整的儒家修炼体系,对于整个儒家而言,意义重大!

也唯有这般仙人指引,才能让他们真正见到另一方世界。

这对于整个儒家,都几乎称得上是一份莫大的机缘了!

周玉面带笑容,向着他们回了一礼。

“诸位万万不必言谢。”

“这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

从此之后,儒家弟子踏入他所瞎编的这套修炼体系。

那可也是在帮他。

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真用不着感谢!

可听着周玉的话。

荀子心中仍旧是不由为之一动。

周先生说……了却了心愿?

果然是这样吗?!

或许,他们如今与周先生坐而论道,恰似当年,周先生与孔夫子的相会。

甚至为此,周先生都不惜为儒家的修炼体系思虑多年。

最终。

才成就了这套完整的体系!

心中越想,荀子便越是动容。

难怪如周先生这般不染尘世的仙人,如今也会入世,真正降临于凡间。

这或许正是周先生在了却心愿,完成当年的约定!

半晌。

周玉几人再度回到了座位上。

看得出来,荀子等人对于儒家修炼体系一事,仍旧是感触极多。

周玉倒是并没有再去想这些。

这一次他瞎编出儒家的完整修炼体系后,他也有了明显的感受。

原本在浩然之气支撑下的君子之境,从现在起,已经彻底完整了!

现在的他,若是不论神通与修为。

单只是以儒家的修炼体系,去类比儒家的学说。

他应当是与荀子当下的境界差不多。

这也是伏念三人在贤人一境上,各自迈出不同程度的步伐后,给他的反馈!

而后。

周玉看了眼一旁的扶苏,才又笑吟吟向荀子开口。

“荀夫子,在你看来,当下的大秦……出路是什么?”

嗯?!

话音才刚一落下。

原本都已经平复下心绪的伏念三人,此时都不由再度心惊!

他们惊讶地看向周玉,很快又将目光转移到了一旁的扶苏身上。

当下大秦的出路?!

这……已经关系到整个天下了。

当真能够随意谈及吗?

更何况,大秦长公子扶苏,如今可就在这里!

即便是扶苏,此时也都不由心惊。

这般话语,他也不敢随意提及。

但他又迅速归于平静。

作为大秦国师,纵使是他的父皇,也都曾问策于周先生。

现在周先生与荀夫子谈及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

为何周先生问得是大秦的出路?

大秦……为何会需要出路?

他正疑惑间。

荀子的话音也响了起来。

“为何在周先生看来,大秦需要出路?”

他倒是并没有显露出任何的慌张,就这么坦然地与周玉谈论起来。

周玉摇了摇头。

“始皇帝的确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如今所施行的诸多策令,都可让天下一统。”

“书同文,车同轨,原本七国杂乱的度量衡都为之统一。”

“这使得整个中原之地,文化都不会相互堵塞。”

“可同样的,大秦……也有着诸多的弊端!”

大秦的弊端!

这下子,伏念和颜路两人额头上都再度浮现出冷汗。

他们有些不放心地又看了眼扶苏。

这种话,当真能够随便谈吗?

反倒是张良已经平静了下来,看着周玉的眼神中,浮现出一丝光芒。

紧接着,周玉的话音又再度响起。

“法家李斯,也曾拜入荀夫子门下吧?”

“如今在大秦大行其道的,可不正是法家吗?”

“可同样的,大秦却有着诸多过于严苛的刑法。”

“除此之外,六国复辟之意屡禁不止,当下始皇帝或许能够镇压得住。”

“可若是待始皇帝百年之后,天下必定会再起刀兵!”

“黎民百姓也会深陷水火之中!”

这可本就是历史的进程。

然而。

伏念和颜路却都已经再难以保持平静了,脸色都显得有些无奈。

若始皇帝百年之后,继承大秦天下的,应当就是这位公子扶苏了吧?

周先生如今当着扶苏的面谈论这些……

难道是有意敲打扶苏?

这可是在说,扶苏难以继承天下啊!

扶苏此时也不由紧紧皱起眉头。

不过。

他心中所想的,却并不是周玉是否在训斥。

而是在仔细地思索起周玉所说的这些大秦弊端。

“周先生必定是已经看出了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紧握起拳头。

周先生所说的这些弊端,他也认同!

周玉却像是对于众人的反应没有察觉,就只是平静地看着荀子。

“所以,在我看来,大秦若真想要天下安定。”

“应当有治世之学,能够安定天下!”

“不知荀夫子是否认同?”

他方才所说的话,荀子当然能够看得出来。

而他现在所问的,便是荀子愿不愿意,让儒家学说,成为这治世之学!

荀子捋起胡须,并未急着回答。

他的双眼都缓缓闭了起来。

半晌。

他才又缓缓睁开眼睛,看向周玉,面带笑意。

“虽千万人吾往矣。”

听到此。

周玉满意一笑。

真不愧是荀子!

今日一番接触,他对于荀子的印象,可比那东皇太一要好上无数倍!

这位,的确是当得起后圣之名!

谈论到这,周玉便不再将话语继续说下去了。

话已至此,也用不着特意挑明了。

待到之后,若是大秦需要一方显学治世。

那么,儒家必定会首当其冲!

“荀夫子大义!”

周玉赞赏一笑。

这也正是他对荀子的真正安排!

当儒家在天下大行其道之时,荀子自然也可以当得起教化天下了。

那到时候。

眼前的这位老人,也必定会踏入儒家圣人之境!

周玉很期待那一天!

而此时的扶苏和伏念等人,都不由深深地看了周玉和荀子一眼。

从两人的谈话之中,他们自然也都领悟到了那心照不宣的用意。

想清楚了这些,他们的心绪都有些难以抑制的惊动。

儒家,将会成为真正的治世之学吗?

扶苏深吸一口气,看着周玉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佩。

周先生这是在为天下黎民苍生都铺就好了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