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爱无疆之文宣王 >  第七卷 第六章 入驻潘阳

众人终于大松了一口气,提着的心放了下来。真怕裴夫人自持身份,一味地刚强自负,让众人都下不来台。

“谢谢母亲不罚之恩!”萧文君和袁心妍同时说。

“有错了,管教要严厉。知错了,亲人要爱惜。要分得清爱恨情仇!往后的日子是你们一同到老,日子还长着呢!虽然有我和你袁姨太保的媒,又祖大人主的婚,可你们两个大半是因为自己珍惜的情缘,愿意一辈子在一起的!是结发的夫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妍儿莫要怪为娘打他!”裴夫人说道。

“母亲用心良苦,妍儿受教了!”

“你们都明白知道了就好!打在儿身,疼在娘心啊。我这人性子激烈,亏了大家来劝,其实我气来的快,散的也快,哪说哪了,让大家担心了。若不嫌弃,晚上都来尝尝我的手艺,算作妇道人家的谢意!”裴夫人笑了起来说道。

众人连忙答应下来。

“那就说定了!快去给你官人看看仗伤,我也是没深没浅的!大家政务忙,就都别耽搁着了!祖暅,你留下!”裴夫人看着袁心妍,又对众人说道。

裴夫人等众人都走了,对着祖暅轻言道。

“祖暅啊,文君身前这些人,我只认识你,也只相信你,有件事要办,非你莫属!”

“夫人有所差遣,祖暅自当竭尽效力!只是不知是何要紧的大事,让夫人如此谨慎,祖暅能力尚浅,怕有负所托,何不找文君一同商议?”祖暅回应着裴夫人。

“这事说难也不难,你也知道,文君做了官,可内院就妍儿一个,身边连个使唤说话的可心人都没有。虽然文君想安排简云日后跟着我,让寂星寂月跟着妍儿,说些不见外的话,不是我信不过江湖人士,毕竟文君的命,都是陆道长捡回来的。

但是人家毕竟是方外人士,属于客人。有些活计终究用着有些着不便不是。

所以我想着啊,要找些知根底的人,来帮衬着才好些。祖暅啊,你觉得我说的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夫人说的有道理,可这是文君的家事,又涉及内院。夫人寻我相助,这让祖暅着实有些为难,更无门路啊!”

“你们是同窗的兄弟,何必见外。我原有个旧相识,就在这潘阳郡境内。家里的丈夫姓赵,是家做瓷器的,颇有名气。只是一两年来,突然断了音信,我甚是想念。就想着请你帮忙,想着打听打听,能否再寻得到这户人家,把情谊再联谊回来。”

“敢问夫人,这赵氏人家,能够帮得上文君?”

“原先他们家里的啊,瓷器做的非常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她夫君祖上也曾做过官的。因为官场不如意,才回了家乡专门做瓷器,到了他们这一代,已成了工匠人家。

他们二人勤俭持家,心地善良,与我也算是有患难之交的情谊。

近来一是断了联系,咱们要做知恩图报的事。二是年月不太平,惦记着他们的生计。三是有患难情谊的人在身边,做事也放心啊。

如今文君到潘阳郡做太守,要是寻到了,岂不是两全其美?”

“既然夫人拿定了主意,那祖暅自然尽力,帮夫人寻找赵氏人家!”

“如此就多谢了,也算成全了我的一番心愿挂念。我也该去厨房忙活忙活了!”

裴夫人亲自去伙房,为大伙张罗饭食,与祖暅散去。

萧文君和袁心妍二人回到了另一军帐之中。夫妻二人手牵着手,深情的对视着,久别胜新欢,像是要说不完的话,一时间有不知从哪说起。袁心妍默默的,给自己夫君身上的仗伤擦拭着药物,泪珠子又掉了下来。

萧文君用手拂去袁心妍的泪水,笑着说:“要做娘的人了,就不好伤心落泪了,知道你心疼自己的夫君,可要是肚子里的宝宝,怪他爹把漂亮的娘亲惹哭了,那多不好啊!”

“这时候还逗人家笑,妍儿哪能不心疼呢,总是连累夫君,先是重伤险些丢了性命,刚刚伤愈,又因我家人让你受母亲责罚。”

“皮肉之苦,算不得什么,爱妻不用放在心上!我们以后接受教训,做事小心些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么?以后的好日子还长呢,为夫可是想念妍儿想念的紧!”

“这不是来了夫君身边吗,以后妍儿就服侍夫君左右,再不离开!”

“那真是太好了,马上就要去潘阳县城。我们到了那里,就做太守府,正好妍儿落个安稳住处,每日我完了公事,就能回到府中,陪伴爱妻孩儿,想想就是美日子!”

“看你痴想的样子就好笑,宝宝还得好些日子才能生呢!夫君官任上的事才是大事,怎能让夫君总想着惦记我们!”

“照顾好自己的妻小,才能更好的照顾治下的子民啊,是不是?话说该为妍儿寻找些帮手了。等到了潘阳县城,我们买些或者雇佣几个,选机灵的丫鬟服侍你,你身子日沉,更需要好生照料呵护才是!”

“妍儿自能照顾自己和夫君的,何必花费银钱用人来呢?不是还有寂星和寂月,保护陪伴我呢吗?”

“做了郡太守夫人,管理府苑的事,你自己怎么能忙过来啊。等到你身子沉了再找人,怕不顺心意使唤,将来生了宝宝,更难分心顾得上杂事,这事还是要听我的。”

两口子亲亲我我的聊了一会时辰,裴夫人张罗的饭食也好了。

没等开宴,传令兵士前来汇报,前来传旨的上差已经坐船离开回京师去了。广晋县令已经交接完毕,陈将军等陪着潘阳郡丞、广晋县令等正在回大营的路上。

萧文君连忙率众人出营迎接。不久陈良吉等众将,帅军六千归营,潘阳郡丞程清泉,广晋令董俊辉,户曹主事陈伟峰,仓曹主事韩绍军,郡兵千人督魏宏昌等,前来与萧文君等相认效命,众人十分高兴。赴宴裴夫人,欢喜了一番。

都昌小县一下子汇集了一万一千的兵马。安顿大军自有帐下兵士操劳。

魏宏昌所部一千潘阳郡兵,与简宝所部中卫兵置换。

次日,萧文君命冯立航任余干县令,传唤余干县令崔文岳、县尉邱万平,前来效命。

命都昌县令周锦瑞,领一千兵马留守。

传令简宝、陈良吉、于海峰、罗敬忠,魏宏昌五将,帅军五千进兵潘阳县,先把控城防和潘阳县兵,稳定城内局势。

大军驻扎都昌县整顿之后。萧文君和周参军一起,带领众人和余下五千兵马,从水陆、陆路并进,来到了潘阳县。

等到潘阳候相与陈良吉将军,带潘阳县文武官吏出迎,察觉出陈良吉面色的为难,又回想起随行的水曹主事郭世磊,曾经在都昌县的进言,萧文君并没有当场发作,留在日后再行定夺。

潘阳候相面相如遇春风,从容大度,率众迎接萧文君一行人的到任。虽然从陈良吉那里感受到了阻碍,可刚初来乍到,萧文君不能平白无故的当众对他发难。

因而萧文君只是谦逊的谢过潘阳县诸位同僚,表示日后不用如此排场张扬,以身子有伤、略有不适为由,推掉了后续的一应应酬。

在陈良吉的领路下,和家人住进了自己的官邸后,萧文君对着陈良吉等将军部将说道。

“诸位将军先来这潘阳县,交接事务辛苦了。有些事情且先按下,先将所部众人安顿,我先安顿下内眷,而后咱们再慢慢从长计议。你们也可先行商量些个章程,回头咱们再行参详定夺!”

“末将领命!”陈良吉按照萧文君的吩咐,先行安置到来的其他众人,然后联合同僚商议对策去了。

萧文君邀请内院众人一起进入内宅。

“母亲大人,嫂子和妍儿,简云师姐,咱们先进后院去瞧瞧,未来一段日子可以先在这里住下。玉鹏兄弟,带上些亲卫,帮着安置打扫一下!”

“这郡府内院子看起来很是宽敞,房舍还挺多的,布景也很雅致,正好让妍儿在这好好安胎,你也方便照顾。”裴夫人头前走着,很满意的说着。

“陈将军介绍说,这里原来是潘阳候爷的一处理政别院。由于侯爷身体不好,自从回了祖居居住,这里就不再住了。

如今我任太守来此,特意交割了房产让咱们安居。看来大家很满意,那就先分置了屋子,再吩咐人帮着打扫打扫。过些时候,咱们再去集市逛逛,添置些想要的东西。”萧文君说着话,便让众人先挑选屋舍,等着稍候去采买一番。

“这潘阳郡,郡治在广晋县,你非要带人来这潘阳县,也不知你这孩子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倒是住了人家侯爷政务的院子,可要好好谢谢人家才是。妍儿日后身子沉了,做不得伺候人的活,你应当添置些用人在内院帮衬着才好!”到了院中大树下的石桌旁,裴夫人坐下问着萧文君。

“母亲有所不知,郡治虽然在广晋,可这潘阳县里的民众数,却几乎占了一郡的四成还要多。这里水陆交汇,对孩儿日后的布局有帮助。因而来此作为潘阳郡府衙。至于答谢侯爷和添置用人的事情,孩儿也已经有打算,让母亲费心了!”萧文君回应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