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爱无疆之文宣王 >  第七卷 第三章 都昌稍停

于海峰将军为萧文君要成为父亲道喜,众人也都一同祝贺,萧文君也高兴的有些不知所措,下令奖赏军中加餐。

众人正在高兴的时候,东林寺际觉大师和简寂观孙游岳两位掌门到访,萧文君顿觉又要喜上加喜。果然,是粘合字模的用胶,印制所需的油墨,被二位掌门带来了馆驿。萧文君顾不得其他,急匆匆神秘的只带上两位掌门,简宝和祖暅两位师兄,进到内院别处,连忙胡乱拼凑了一张页版,找来上等贡纸进行实验,效果果然可行,众人顿觉喜出望外。

萧文君设宴与两位掌门商定细节。商定先以儒家书籍为主,分两派藏经阁和白鹿洞三处共同负责誊录典籍。再分别由佛家制作粘合剂,灵药田,以石头刻字模为主;道家制作印油墨,云雾茶田,以木料刻字模为主;萧文君供应物料纸张和其他。

不久,周锦瑞将军自豫章引兵三千而回。并告知李杰武将军已经在豫章郡就任。王沧海、张鹏运、孙仲超三位将军已经从豫章出发前往临川郡。萧文君此时,对于在庐山县,启初想要进行兴业部署的几项政务,已有了良好的开端,

车船纸坊、牧场和垦荒已经具备规模形态,庐山县的两千卫、戎、卒役军,都已经建制确籍完毕。由萧文君和祖暅另行选拔抽调的百人抄书籍团,在庐山五老峰下,不分昼夜也终于抄募完了几本点名的,重要的书籍。其中名垂千古的:

《泛胜之书》、《四时月令》重要的农书两部【《齐民要术》的前身】,农业典籍《渔业》。《千金方》《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三部医典药书【《神农本草经》的前身】,以及《素问》等几套经书典籍。这些书大多都是宫廷显贵或教派私藏,并且全部是竹简记载,而不是纸质记载的典籍。

只是庐山县一县,就把萧文君忙活的底朝天,他可是还带着四个郡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找来祖暅、陶弘景、寂空寂灭等人言明,不能只顾着这一县一隅的事了。光靠抢收水稻插麦这一项,距离萧文君心中的目标还差的远。准备离开庐山县继续前往潘阳郡。

恰好江州府周参军,应萧文君的邀请,带着五千兵马也到了星子县。

其中一千兵马,是江州府周参军的本部亲兵,

另有四千新兵,是江州府各地募集后,要发往江北后去到前线的。

周参军借调二千新兵给了萧文君,周参军自己剩余三千兵马江州府兵。

萧文君本部萧家军从江州出,剩余六百,这次加周锦瑞将军带回分兵的四百,一千萧家军原班兵马恢复。

白鹿洞的两千匪寇降兵,属于萧文君。顶替周参军借调江州府的两千新兵,直接发往江北前线去了。等于直接归还了周参军二千兵马。萧文君现在,只了五百新兵。

萧文君现有兵马兵源:一千萧家军,一千星子镇兵。一千新兵。

星子镇现有兵马兵源:一千新兵。姚劲松,留在星子镇,帮助王佑山治理星子镇和新兵新训。

萧文君别部义勇营:近五百人。由苏云祥,钟云涛统领。

在星子镇此时,萧文君帐下本部三千,豫章兵三千,周参军州府兵三千,可调度兵马达到了九千兵力。于是开始加增部曲临时的任命:

常玉鹏,亲卫千人督,正六品,广野将军。领亲卫一千兵马。萧家军。

简宝,中卫千人督,正六品,横野将军。领本部一千兵马。建武军行军司马。

亲卫兵曲长,田丹池,袁昂,行军吏曹主事。行军户曹主事。

亲卫兵屯将,袁戬,苏云祥,钟云涛,姜秋鹏,杨兆方,高建堂,张郭勇。

中卫兵曲长,孔文远,孟元康,行军仓曹主事。行军兵曹主事。

中卫兵屯将,陶弘景,寂空,寂灭,法明,法远,冯立航,吴万林、

于海峰,罗敬忠,本部千人督。正八品,绥戎将军。领本部一千兵马。

陈良吉,潘阳郡副尉,正七品。厉威将军。领豫章一千兵马。

周锦瑞,都昌县县长。正八品,绥远将军。领豫章一千兵马。

徐北川,广晋县县尉。正八品,绥边将军。领豫章一千兵马。

姚劲松,星子镇守将,正九品,厉锋将军。领星子镇一千守军。

王顺祥,星子镇曲长,星子镇白鹿洞抄录书院正。

王顺福,星子镇曲长,星子镇车船纸木造坊监。

萧家军的正军,一向都是分为甲等兵士、乙等正兵、丙等正卒和丁等丁勇,甲乙丙又各分上中下,所以共四类十个等级。

萧文君的本部三千兵马,其中亲卫一千兵马,是出自京师的甲等下兵士。到达江州出任,已经降为了乙等中的正兵,也是目前军中战力最高的兵士。星子镇一千老兵,丙等下正卒。特别让行军兵曹记录兵册,以备日后替换。

常玉鹏部一千兵马,等级为乙等中正兵。

于海峰部一千兵马,等级为丙等下正卒。星子镇老兵。

简宝部一千兵马,等级为丁等新兵乡勇。

周参军部三千兵马,一千为丙等中正卒,两千为丁等新兵乡勇。

周锦瑞部三千兵马,等级为丙等下正卒。

萧文君命徐北川、周锦瑞、于海峰领兵三千为前部,自己与周参军三千为中军,常玉鹏、简宝等领余部二千五百兵马,押运粮草随后。

各部由庐山县过潘阳湖,与预先抵达交接的陈良吉将军一千兵马汇合,合兵在潘阳郡的都昌县。都昌县有丙等下正卒一千。

萧文君传令都昌县交由周锦瑞将军接任县长,辖部一千兵马交由罗敬忠统领,余人各有差事,下令各部各营稍事休整。自己与州府周参军,还有各部将领在帐中商议事情,周锦瑞与原都昌县长郭世磊一同来求见。

“拜见太守大人!”

“两位不必拘礼。郭县长,都昌县中各事务,可与周锦瑞将军交接好了啊?”萧文君向郭县长问道。

“回太守大人话,自接到大人令谕,下官便令人着手准备,前番陈良吉将军来过,已经有所接洽。

现在下官已和周县令交接完毕。只是太守大人的谕令中,没有安置下官的交代。大人在星子镇事务繁忙,本想前往求见问询,又怕擅离职守,故而拖延至今。”郭县长回应到。

“陈良吉将军曾对本官称赞你,说在这都昌县交接政务期间,你应酬的井井有条,十分周祥。郭县长做官是何出身啊?”萧文君问询着。

“回太守大人话,下官起家潘阳郡水部驿官,因勤勉做事累迁潘阳郡水曹、法曹属,又略有微功,出为这都昌县丞,后升任都昌县长职。”郭县长略显拘谨的回答着。

“想不到你居然做过郡曹属吏,那可知潘阳郡户和军备情况啊?都昌县又是如何?”萧文君又问道。

“回大人,潘阳郡有纳税户三千二百四十二,口不足一万二千。辖上县三,鄱阳,上饶,乐安。中正县三,广晋、余干、葛阳。是为潘阳郡六县。

六县之下,仍有从县镇若干,如都昌、祁门、新平、婺源、德兴、万年、贵溪、横峰、铅山、广丰、玉山。

下官所交接的都昌县,就是广晋县境内的八品从县。

潘阳郡有郡正兵,编制一千一百人,皆由六县供应,为期一年。

中三县各有县正军,编制一千,上饶、乐安两上县编制一千五。”说道这里,郭县长看到萧文君脸色越来越难看,声音已经有些发涩,吞咽了几下勉强的继续说:

“潘阳上县有正军,编制、编制二千。”

“放肆!”萧文君啪的一声拍在将军案上。

郭县长跪在地上,额头不敢抬,连声说道:“下官所言句句实情,若有虚假,甘愿依军法从事!”

江州州府周颙参军插言对萧文君说道:“文君切莫先动怒,现在知晓了详实情况,逐一接管整治了便是!”

萧文君连忙对周颙参军说道:“多谢周颙参军的支持,本想早些让参军带兵过江北送兵,看来还要耽搁您几日行程了!”

周颙参军说道:“只要兵力数量不少,晚几日算不得什么的。在星子镇,不是先送去二了么。这些新招的乡勇,只是州府对前线的例行补充替换,并未规定时限。”

萧文君连忙说道:“那就好!”又对郭县长说道:

“你且起来说话!我刚刚不是对你发火。而是因为,堂堂潘阳郡府,纳税编口数不过才万有余,而更可笑的是,郡府兵力,竟然还在三个上县之下!天下岂有如此荒唐之事!”萧文君阴郁的动怒了,忍了忍接着问向郭县长。

“你告诉我,潘阳郡府兵现在何处,归谁统辖?”

“回太守,潘阳郡府正兵一千一百兵马,现在郡治广晋县内,应由郡丞程清泉和千人督魏宏昌统辖。”

萧文君听后与周参军对视一眼,对手下人下令说道:

“传令陈良吉、徐北川、于海峰、罗敬忠、吴万林五将,去往潘阳郡治广晋县接管任事。领兵丙等正卒四千五百兵马,再加上丁等乡勇五百人,共五千兵马。你等可有把握?”

陈良吉起身回应到:“郡府兵和广晋县不过两千兵马,何须调拨如此多的兵马。末将等只需太守的萧家军亲卫一千,另派一千兵马就必能完成,太守和周参军请在此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