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逢在第五年 >  第一章:针锋相对的重逢

法庭的空调开得太足了。

林星晚不自觉地用指尖摩挲着手臂,试图驱散那股渗入骨髓的寒意。她坐在旁听席第三排,目光死死盯着被告席的方向。明辉化工的几位高管西装革履地坐着,脸上写满了有恃无恐。

“请证人林星晚女士出庭作证。“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传唤,林星晚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她今天特意穿了一套深灰色的职业套装——这是她第一次以记者身份出庭作证,而不是坐在旁听席上记录。三个月前,她发表在《深度周刊》上的调查报道《明辉化工:污染背后的沉默尸体》引发了轩然大波,十二户受害家庭终于鼓起勇气将这家地方龙头企业告上法庭。

走上证人席时,她的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声响。宣誓完毕后,她抬头看向原告律师赵明,对方递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林记者,能否请您向法庭说明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明辉化工违规排放有毒废水的情况?“

林星晚点点头,声音清晰而坚定:“根据我历时四个月的调查,明辉化工自2018年起,长期通过地下管道将未经处理的含苯废水直接排入青河。我们采集的十二处水样中,苯含量全部超出国家标准30倍以上。而青河沿岸的柳树村,五年内白血病发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反对。“一个低沉冷冽的男声突然从被告席方向响起,“证人陈述缺乏专业性,且试图以情感因素影响法庭判断。“

这个声音像一把锋利的冰刀,瞬间刺穿了林星晚的胸腔。她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证人席的栏杆。

不可能是他。

五年了。1825个日夜。她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这个声音,忘记了这个声音主人说最后一句话时的表情。

“反对有效。“法官敲了下法槌,“请证人仅陈述客观事实。“

林星晚强迫自己抬起头,视线越过法庭中央,看向被告律师席。

沈叙白站在那里,一身剪裁精良的黑色西装,面容比五年前更加轮廓分明。他正低头翻阅案卷,浓密的睫毛在冷白的脸上投下一小片阴影,仿佛刚才那个将她逼入死角的声音不是出自他之口。

“请证人继续。“法官提醒道。

林星晚的喉咙发紧。她机械地继续陈述证据,声音却不再如最初那般流畅。每说几句,她都能感觉到沈叙白锐利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像是在审视一个漏洞百出的谎言。

“根据村民口述和医院记录交叉验证,柳树村已有九人因白血病去世,其中五人是儿童。这是我们在工厂排污口下游三公里处拍摄的照片——“

“反对。“沈叙白再次起身,这次他直接走向林星晚,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辩方质疑证人取证程序的合法性。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民间组织或个人采集环境样本,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方法,并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请问林记者,您和您所在的《深度周刊》具备上述资质吗?“

他停在距离林星晚不到一米的地方,身上那股冷冽的木质香调若有若无地飘过来。那是他大学时就在用的香水,前调是雪松,后调是淡淡的烟草味。林星晚曾经偷偷往自己枕头上喷过,就为了在熬夜赶稿时能闻到这个味道。

“我们委托了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检测。“林星晚直视着他的眼睛,努力控制着声音不发抖,“报告编号在附件第37页。“

沈叙白微微挑眉,转身对法官说:“辩方申请休庭半小时,以核实检测机构资质及采样流程。“

法官敲了下法槌:“休庭30分钟。“

人群开始骚动,林星晚迅速从证人席上下来,几乎是逃也似地冲向洗手间。她需要冷静,需要重新整理思绪。沈叙白怎么会成为明辉的代理律师?他明明说过最厌恶为污染企业辩护的“黑心律所“。

洗手间的镜子映出她苍白的脸。林星晚拧开水龙头,冰水冲过手腕的触感让她稍微镇定了一些。她抬头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在镜子里看到了沈叙白的身影——他就站在洗手间外的走廊上,斜倚着墙壁,显然是在等她。

逃不掉了。

林星晚深吸一口气,推门走出去,打算直接从他身边经过。

“五年不见,“沈叙白伸手拦住她的去路,声音压得很低,“连个眼神都不肯给我?“

林星晚被迫停下脚步,抬头看他。这么近的距离,她能看清他眼角那颗极淡的泪痣,能数清他因为疲惫而泛青的眼睑。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更深的轮廓,却没能磨去那份令她心碎的熟悉感。

“沈律师有事?“她刻意用疏离的语气说,“如果是案情相关,请通过正式渠道联系我的主编。“

沈叙白的眼神暗了一下:“你什么时候开始跑环保线的?“

“与你无关。“

“这个案子很复杂,背后牵扯的利益比你想象的多。“他突然向前一步,将她逼到墙角,“撤稿吧,林星晚。“

林星晚猛地抬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你是在威胁我吗?“

“我是在劝你。“沈叙白的声音里有一丝她读不懂的情绪,“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卷入了什么。“

“我知道得很清楚。“林星晚冷笑,“明辉化工每年给当地交多少税?养活着多少官员的腰包?那些因为污染死去的孩子对他们来说只是个数字,但对我来说不是。“她直视着他的眼睛,“而你,沈叙白,你现在成了他们的走狗。“

沈叙白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他松开撑在墙上的手,后退一步:“法庭上见,林记者。“

回到法庭后,沈叙白像是变了个人。他冷酷地逐条质疑林星晚的每项证据,从采样时间到检测方法,甚至质疑那些患病村民的病史真实性。林星晚强迫自己冷静应对,但每一次与他对视,都像是有一把钝刀在缓慢地割着她的心脏。

庭审结束后,林星晚匆匆离开法院,没有注意到沈叙白一直注视着她的背影。

回到《深度周刊》办公室,主编王磊正在等她。

“怎么样?“王磊递给她一杯咖啡,“听说今天的被告律师很难缠?“

林星晚接过咖啡,双手因为残留的肾上腺素而微微发抖:“是沈叙白。“

王磊愣了一下:“你那个法学院的前男友?“

“嗯。“林星晚苦笑,“他现在是衡清律师事务所的王牌,专接这种企业被告的案子。“

“见鬼。“王磊挠了挠日渐稀疏的头发,“这案子恐怕更难打了。不过别担心,你的调查很扎实,他挑不出实质性的毛病。“

林星晚点点头,刚想说什么,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没有保存的号码,但她一眼就认出来——是她的线人老周,明辉化工的前工程师。

“喂,老周?“

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喘息声:“林记者...我找到了...更重要的东西...他们...他们在转移证据...“

“老周?你没事吧?你在哪?“林星晚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旧厂区...仓库...快...“电话突然断了。

林星晚立刻站起身:“王头,我得出去一趟,老周可能找到了新证据!“

“等等!“王磊皱眉,“要不要叫上摄影小李一起?“

“没时间了,他说他们在转移证据!“林星晚已经抓起包冲向电梯,“我拿到就回来!“

一小时后,林星晚站在明辉化工废弃的老厂区外。夕阳将锈迹斑斑的铁栅栏拉出长长的影子,像是一道道黑色的伤口。她警惕地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人跟踪后,悄悄从一处破损的围墙翻了进去。

“老周?“她压低声音呼唤,穿过杂草丛生的厂区,向最角落的那个仓库走去。

仓库门虚掩着,里面没有开灯。林星晚推开门,扑面而来的是浓重的铁锈味和...血腥味?

“老周!“她惊呼一声,借着门外微弱的光线,看到一个人影蜷缩在角落的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