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回来了!”

晚些时候,一行人可算是回到了七里乡,乡里众人也在这一日陆陆续续赶到,云竹礼跟自家老爹云秋柴说了比拼一事,云秋柴觉得不错,遂直接去找了三老。

三老也觉得七里乡该热闹热闹了,今年是泉宝降生的第一年,是泉宝给全乡带来福气的第一年,怎么着都得大半。

三老大手一挥,同意了。

比赛的内容是包年粽,做灶糖,制年糕,炼猪油,一方四户都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

而奖励便是下个月家家户户的供鱼量,除了苏荣家三百斤照旧不变外,紧接着的四个名额依旧给困难户,剩下四个一百八十斤的名额作为奖励给比拼中胜出的人家,每场比拼只有一个胜者。

一时之间,七里乡沸腾起来了。

这个月家家户户都挣了银子,算是在第一个月便脱了困,没想到这么快三老就转变了供鱼策略,那还等什么,为了奖励,冲!

——十二月二十四,南方过小年。

范知音起了个大早,昨个将糯米泡了一晚上,她起来后就着冷水摸了摸,已经变软了。范知音将买回的七斤猪肉切好,找了找家里的杂味调料,腌制了起来。

在等待腌制的过程中,范知音开始折叠竹叶。

没过多久,便听到了外面有邻居来了。

苏业群:“老枝啊,在不在,俺带着老伴和孩子们过来了。”

“欸,来了来了。”

苏枝连忙开门。

“东西都备好了,就等着一起呢!”

“哈。俺这还是第一个到的。”

苏光那老小子和苏大洪那两口子还没过来。

又过了一会儿,苏平爹娘带着儿媳和三个孩子过来了。

苏大洪:“老枝啊,我听说苏光又病了,不过不是特别严重,他们家,估计是小辈过来。”

苏枝:“这样啊。苏平人呢?”

苏大洪:“大家都盼着乡里的学堂早日完工,上工呢。”

一旁的马丁香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不屑的撇了撇嘴。

切——自家三个女娃娃,都上不了学,也不知道当家的瞎掺和学堂的事干什么?有这点时间还不如多种种地呢!

苏盛:“爹,那我和二弟三弟也过去,家里的吃食就交给你们了。”

“诶诶诶,没问题,快去快去,等到了饭点给你们送过去。”

苏业群不由笑道:“也不知三老是怎么想出这么好的主意的。乡里一方四户比拼,建学堂的人品尝,最后奖励是下个月的供鱼,哈哈哈,妙啊,实在是妙啊!”

“叔,在家不?”

“在在在。”

苏阳带着一群人进屋。

“叔,我等会也要去上工,琦娘,大嫂还有几个孩子就交到你这边了。”

“欸!好。你放心去。”

苏阳的媳妇琦娘和苏牧的媳妇百娘此时对着苏枝行了个小辈礼,范知音怕尴尬,连忙将人叫了来:“几位媳妇,来来来!过来包粽子。”

马丁香闻到了肉香味,但是自家老娘在身边狠狠捏了她一把,低声道:“放老实点!”

他们是过来做活的,别让邻居看了笑话!

要不是要带着孩子来凑热闹,苏平娘也不想将这儿媳带过来。

干活不好好干,吃的倒是多,这也就算了,还嫌弃人家这不好那不好的。

苏平娘都觉得丢脸。

好在这家伙最近一段时间安分,没整什么幺蛾子。

被老娘这么一骂,马丁香缩了缩脖子,没再多说什么。

一众媳妇和三个老婆子开始包粽子。

苏平娘和苏虎娘还有苏牧苏阳一家的两个媳妇都是带着自家的食材前来的,此时她们将东西放到了桌子上。

苏平娘:“本来想着一起做粽子人多,糯米不够,没想到嫂子准备的这么充分。”

“哪的话,咱家是提前知道消息,所以准备的充分。说起来,这主意还是竹礼那孩子提出来的呢。”

“那娃子打小就聪明。就是可惜了,没钱供他读书,错过了大好时机。”

桌子前是女人们的天下,三个老婆子带着马丁香和一个最小的孩子做一桌包大粽子,剩下的几个媳妇坐另一桌包小粽子,小孩子们挨着娘坐,大一点的孩子们则全部跑出去玩了。

苏酒儿俨然一副大姐大的模样,拿出了气势,带着孩子们在自家门口前玩起了捉迷藏。

女人桌上,琦娘逗弄着泉宝。

“泉宝,叫姨。”

“鱼,鱼!”

“叫姨。姨姨。”

“咿——呀!”

苏泉儿乐呵着。

她只是个小孩子耶,不会那么多话。

她要慢慢学。

她是闻着肉香醒过来的,被娘亲喂了奶后精力有点充沛,现在睡不着。

琦娘抱了抱小泉宝:“有点重。”

百娘在一旁笑道:“这是喂的好呢。”

说到这,苏母不禁互夸了起来:“说起来,还是托乡亲们的福,给了那么多鸡蛋,这一天两三个的,再加上每天鱼肉蔬菜样样不少,身子养的好,自然就喂胖了。”

苏泉儿有些怀疑人生。

胖吗?

她不胖呀!

这就是来自母亲的问候吗?

有一种胖叫做——你娘觉得你胖。

不管了,娘亲说的肯定是她自己而不是她。

苏泉儿自我安慰道。

那不叫胖,那叫健康。

(苏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是谁半个多月前生大病的?)

苏泉儿看向桌上的七个女人(媳妇)包粽子。

人多力量大,更何况小粽子只需要包十七个,每人两三个就包完了。

苏虎媳妇莫娘开口道:“咱们先下锅,要是弄的好,咱们再多包一些,乡里人多,不能紧着咱们四家的。”

“行。”

反正她们的食材都带过来了,包完为止。

苏泉儿看向她三娘,杜雨娘的手艺不错,只见她将竹叶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部分之后将它们对折,竹叶的一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三角形,再将三角形向内折叠,一层一层下去,直至竹叶的中心。

在竹叶内放好了糯米,肉和绿豆后便将竹叶从上至下折叠起来,覆盖在了糯米之上,随后两侧向内折起,用手指压了压边缘,最后将粽子捆好,一个年粽就算半完成了。

杜雨娘拿上了粽子,还有范知音的那一桌:“你们聊,我先去蒸着。”

庄稼人一天只吃两顿,这第一顿饭的点儿就快要到了。

一方四户人将所备齐的材料差不多用完了之后,便一笼一笼地拿到厨房里去蒸着,很快,在最后一笼粽子出锅后,范知音揭开锅盖,瞬间,肉的香味四散开来,整个空气里都弥漫着吃食的味道。

“这真是肉粽,咱们过年吃的第一顿肉粽!”

范知音喜笑颜开,给在场的大人一人分了一个。

“先尝尝,味道怎么样,不知道能不能赢得比赛。”

杜雨娘夸赞道:“以咱娘的手艺,肯定行!”

几家媳妇都没先开吃,唯有马丁香毫不客气,接过范知音手里最大的那个解开了绳子。

苏平娘来不及制止,一个大肉粽便出现在众人面前。

马丁香快速咬了一口,瞬间被烫住了:“嘶——”

手一抖,瞬间粽子要掉下去,苏平娘刚才没来的及阻止,这回眼尖手快,直接接住了大半个粽子。

苏平娘直接开骂了:“你干什么吃的?拿个粮食都手抖,要不是老娘接的快,你这妥妥的浪费粮食!”

在一众女人面前被自家婆婆数落,马丁香脸色有一瞬间的难看:“娘,是范婆让吃的,这你总不能怪我吧?而且,我又不是故意的,是这粽子自个儿发烫,一时间没拿稳罢了,怎么就浪费粮食了呢?”

“嘿——你还有理了你?你就说,咱们几家辛辛苦苦包的这些粽子,这好不容易出锅了,也是长辈的先动嘴,哪像你,吃吃吃,就知道吃,完了还啥事干不了,上辈子是饿死鬼投胎吗?!瞧瞧别人家的媳妇,哪个像你一样这么没规矩的?”

人家说句客套话,这马丁香竟还反客为主起来了,一点教养都没有。

苏平娘简直是恨死马家人了,养娃不好好养,该有的尊长之道那是半点都没学到,但好吃懒做,乱嚼舌根,闯事惹祸学的那叫一个仔细!

马丁香万万没想到自家婆婆会在外人面前如此不留情面,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事实上,马丁香平日里什么德行其他几个媳妇都知道,说实在的,要不是看在苏平家没有男娃,三个孩子全是女娃,且最小的那个离不开娘喂奶,琦娘与百娘也不想承认这个女人是嫁进七里乡的媳妇。

天天啥事也不干,长了一张嘴就知道吃与乱说话。

苏熊媳妇归娘平日里经常听到这家伙对她嚼舌根,嚼的还是苏平家的不是。听的归娘每次都火上心头却又无法管教,毕竟同是嫁进七里乡的媳妇,她没这个资格管邻居家的事。

现在听到马丁香挨苏平娘骂了,整个人心里舒坦了许多。

这女人就是欠收拾!

你说你既然做了媳妇那就好好干自己的,哪有做了媳妇之后天天抱怨自家人的不是,还经常偷东西补贴娘家人的?要真这么多抱怨的话,当初为什么要逼着自己嫁到苏家来?

苏平又不是找不到女人。

只怪当时苏平娘一时糊涂,没能看准这是个什么人,让娃儿给娶进门了。

所以,马丁香挨骂,其余几个媳妇均在一旁默不出声,看热闹。

几家媳妇都知道,马丁香绝对在七里乡待不了多长时间,之所以还让她待着,主要是看在最小的孩子还需要喂奶的份上。

七里乡的人对子嗣很是看重。马丁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便没提出休媳妇一事,就是想先让她将孩子养一段时间再说。

在一众人面前如此难堪,马丁香沉着脸走出了苏枝家的厨房,连娃子也不想管了,就直接扔给了老娘。

好在那个叫苏菊的孩子十分听话,不哭也不闹,就这样看着自己的娘和奶奶吵架。

莫娘蹲下身子看了看苏菊:“这孩子太安静了点,张婆,你要不仔细着点?”

苏平娘本姓为张,苏虎媳妇不说她还没怎么发现,这回听她们提起,心里不由地“咯噔”了一下,但这过小年的不好扫邻居家的兴致,所以牵住了苏菊的手半应了下来表示自己知道了。

苏菊有些害怕地缩了缩,但好像是奶奶的手,没挣开。

“欸。好好好,一定注意。这话我放在心上了,回头就带孩子去看看。”

平日里最小的苏菊都是由马丁香带着喂奶的,结果这马丁香怎么搞的,娃都一岁多了还不会说话,这么久了都没看出来?

苏平娘心里再度将马丁香骂了一番,最后视线落回到范知音这里。

“让嫂子看笑话了。”

范知音:“不碍事不碍事。咱们去给当家的送吃的去。”

摊上马丁香这个媳妇,苏平家也是够倒霉的。

“好好好,这说话的功夫都冷了好一会儿了。几个媳妇,来,过来搭把手,咱们送过去。”

“来了——”

莫娘,归娘,百娘,琦娘,杜雨娘和张月娘六个媳妇纷纷上前,各自拿了一笼。

苏母没有拿笼子,只是将苏泉儿给抱了起来:“泉宝,走,咱们给爹爹送饭去。”

“饭饭……吃饭饭!”

苏泉儿学着自己娘亲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