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你往下,我往上,狭路相逢凑一双 >  第28章:九流之事

另外一边,县城的所有大人们均在忙碌着,十八日这一晚,杨一舟召集了官员聚一聚。

“后日就正式开始赈灾了,交代给你们的事都准备的怎么样?”

秦晋成率先回话:“回大人,我手底下的人没搞什么动静,北城区和签子这一块一切正常。”

陈文迁接话道:“徐郃院长已经答应出面,学子们任务亦完成的不错,第一批签子已经全部赶制出来了,明日就可全部发放。”

“老卢。”

卢正平:“在。”

“明日你手底下的人再多多辛苦一下,务必每家每户每人,签子必须送到位。”

“明白。”

说完,卢正平递上了几本册子:“这是按照大人吩咐统计的县城所有商户,请大人过目。”

杨一舟打开册子翻看了两眼,重点看了大商与九家富商的名单,意外发现孙家竟是信县富商排行第六。

他心里暗暗惊了惊,但转念一想,以孙六奇的本事,能做到富商这个位置,也是实至名归。

他好像……确实给主子招揽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是不知道,孙六奇想从他这里得到什么。

孙六奇的事暂且被放在了一边,杨一舟将目光投向了李安盛:“你呢?”

“啊?”

李安盛在神游,莫名被叫到还没回过神来。

见此,屋内的一众官员有些无语。

拿着最稳的工钱干着最轻松的活,还不用被挨骂,说的就是行商办的人。

众人羡慕嫉妒。

怎么他们就没去这个地方?

眼见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到自己身上,李安盛瞬间一个激灵:“回大人!已经全部办好了!这两天咱们的人也在时时刻刻工作,一刻也不肯松懈!”

杨一舟:“……”

你看我信吗?

众官员:“……”

想揍人。

知道李安盛的活是最轻松的,但这最轻松的活从这人嘴里蹦出来,就是忍不住手痒。

尤其是卢正平,和李安盛相比,他的活简直是又多又杂。

杨一舟也不想看见李安盛这个时刻在神游的人,摆了摆手,问别人去了。

陈文迁:“告示基本上全都发放完毕,剩下的就是城中治安问题了,这一点,还需我们多上点心。赈灾期间,不能出大乱子。”

秦晋城点了点头:“没错。眼下时节较为动荡,城中百姓才是咱们该考虑的事。只要没什么大人物阻止咱们,赈灾一事,必会顺利。”

杨一舟:“无妨。我这儿还有高手坐镇。有什么情况会第一时间告知,出不了什么岔子。大家都辛苦了,今晚回去好好休息一番。”

“谢大人。”

很快,一众人便退了下去,陈文迁再度被留了下来。

陈文迁知晓县令肯定有事找他,果不其然,杨一舟问了富商之事。

“孙掌柜的同我说,我只需将县城内的最大富商钱家说服下便可。虽然不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但我去寻了钱多宝那小家伙,和他谈(忽悠)的不错,就看那小家伙怎么劝他爹了。”

他和钱多宝还有一餐之缘,他出面最合适不过。

杨一舟将富商那一册递给了陈文迁,陈文迁翻开看了看,好像知道孙六奇打的什么主意了。

“以利为饵是一块,以身作则是另一方面?”

杨一舟点了点头:“我想应该是的。他家在富商中排行第六,下面还有三家,算上他自己是四家,如果你能将县城的第一富商钱家说服,九家富商之中,五家已过半。剩下的四家大抵会选择跟着走,象征性地捐一些出来。”

陈文迁:“倒是不错。如果捐的多代表着富商的地位,有首家打头,最后四家紧追,中间那四家怕是不捐也得捐。”

毕竟如果有野心的不想被孙家后来居上,挤下名次,怎么着都得做点贡献出来。

陈文迁的事办的不错,他想起了杨一舟的任务:“大人,你那边呢?”

说到这,杨一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只说了一句:“岳冲是个硬骨头。”

难啃。

他只与对方见了一面,岳冲却说什么都不肯再见他了。

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人家。

现如今,县城里的七类人已经全部有了安排,唯独九流之辈不好处理。

九流之处的首领名叫岳冲,在这县城中守着一方小地盘占地为王,接纳着许多干着杂事的百姓,有说书的,有做行医的,有吹拉弹唱耍杂耍的。总之,只要不是士、农、工、商、学这几类的,在岳冲的地盘上基本都能见到。

这些年来,岳冲挺守本分的,将自己的小地盘管理地十分妥当,没让杨一舟操什么心,所以杨一舟就放任对方发展了。这会儿要和对方谈判,对方却是连面都不肯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眼见赈灾时间越来越近,却在岳冲这里遇到了难题。杨一舟十分发愁。

他现在什么都不怕,就怕九流之辈在赈灾期间出来捣乱。

陈文迁:“大人,你们第一次谈的怎么样?”

说起第一次的谈判,杨一舟整个人都气笑了:“半炷香的时间不到,他就被手底下的人叫走了。起初我也以为他有什么事,但这几天他接连拒绝见我,反倒是让我琢磨出来了,岳冲这家伙,就是故意的。”

故意不见他,第一天也是故意离开的。

陈文迁皱了皱眉:“咱们官府和他那边这几年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也没听说有什么仇怨。他为什么不肯见咱们?”

“谁知道呢!”

“有查过他的来历吗?”

“查过。身份背景没什么问题。这家伙早年在南省参加过一场暴动,当时朝廷成功镇压,他作为参加暴乱的人员之一被下令流放到信县,成为北城区的刑奴,后来表现良好,刑满释放,就在信县落了户,这家伙有武力傍身,就想着占地为王。我接手信县时,九流之地已经被他治理的妥妥当当,但听上任县令说,岳冲与他们官府的关系一直不好,可自打我接手之后,这家伙就开始老实本分起来,从不让我操心,我也就没管过那边,就像你说的一样,井水不犯河水,但这回,也不知是哪得罪他了。”

按照道理来讲,他们这无仇无怨的,怎么着都得给个谈判的机会吧?可偏偏他就是连面都见不着。杨一舟也不知道岳冲到底是怎么想的,可千万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什么岔子。

陈文迁迅速捕捉到了关键信息:“当年南省暴乱,所谓何事?”

问起这个,杨一舟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大人,不能说?”

“我生于月洲,当年之事,略有耳闻,朝廷之事,不可妄议。总之,死了很多无辜之人。”

杨一舟说起这话满是无奈。朝廷要杀人,不是他们这群人能够制止的。

陈文迁听见最后一句话时心里便有了底。他们再是觉得别人无辜,但人是朝廷杀的,他们就不能妄议。

“大人,我去查一查吧,说不定会有线索。”

杨一舟摇头,表示不赞同:“你还年轻,这种和上面扯上关系的事,少掺和。”

作为过来人,他能给陈文迁提点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但如果查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这赈灾之事,怕是会很棘手。”

杨一舟还是摇头:“我还是不建议你去,这事你不要多想。我明日再去一趟,看看情形。”

他已经连着去了好几天了,都没见到岳冲的影子,但九流之地跟往常一样没什么变动,他担心岳冲在憋着什么大招。

事实证明,杨一舟想多了。

十二月十九,当他再度踏入九流之地时,这一次,他如愿以偿见到了岳冲,只是岳冲开口一句话将杨一舟给问懵了。

“县城赈灾,跟我有什么关系?”

岳冲满脸不在乎。

准备了一大堆谈判说辞的杨一舟瞬间语塞。

“啊……”

不知道是不是脑子突然间进了水,杨一舟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你……不犯事?”

一句话把岳冲给逗笑了:“哈。杨县令,我敬你是个好父母官,你这个时候犯什么糊涂?你该赈灾就赈灾,管我们这地干什么?咱们井水不犯河水的。怎么就入县令你的眼了?”

这些年来他不惹事,只安于一隅,与官府之间的关系不好不坏。谁知道杨一舟怎么想的,赈个灾还得跑来找他好几趟,这么多年他都没闹过事,这是怕他抢灾民的粮食吗?

他可没兴趣干这个。

他只对杨一舟背后的主子有点兴趣。

之所以晾了他好几天,就是想让暗中跟着杨一舟的高手注意到他。现在看来,目的已经达到了。

杨一舟主动送上门的,这么好的饵,有鱼不钓是傻子。

最后,杨一舟被岳冲恭敬地请了回去,他没想到,整个县城中,这最难啃的骨头反倒是最先解决的。

岳冲什么要求都没跟他提,也不会在赈灾期间闹事,甚至还说,如果赈灾期间杨一舟有需要,可以请他帮忙,一定随叫随到,这让杨一舟觉得很不对劲。

孙六奇说过,无利则不可取,岳冲简直太好说话了,这不像是一个会武功且有手段的人能做出来的事。

但是现在已经容不得杨一舟多想了,他从岳冲那里得到了保证,也只能选择相信对方不会闹事,再是派人盯着那边,问题应该就不大了。

——

“你说什么?当真?”

另外一边,当陈文迁听到了孙六奇的话后,整个人惊讶的不行。

红鲤?

“大人。是红鲤,我带了一尾过来。”

孙六奇说完,向陈文迁展示了他带来的红鲤,霎时,陈文迁喜形于色:“若真如你所说,那这一次请阁老出面,想来是再轻松不过了。”

毕竟只有徐郃答应了下来,但阁老那边依旧未能得到答复。

泉水鱼,是灾粮,亦是寿礼。

与民同苦,民与同乐,这红鲤是百姓对徐阁老最好的祝福。

有了这红鲤,陈文迁瞬间不愁了,转而问起了别的:“锦鲤难寻。这鱼哪来的?”

“一个合作伙伴。不过他们都是普通的百姓,没什么权势,我这也是怕大人您吓到他们,所以来此先同您知会一声。”

以陈文迁的聪明,应该能听出孙六奇话里的意思。

果然,听懂了话,陈文迁便没再多问。

普通百姓若是无事,自是不愿与官差打上交道,那群百姓无权无势,只与孙六奇谈生意,是为自保。

想明白了这一点,陈文迁便没再揪着这事不放了。若是有缘,他们应该会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