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学校建设记 >  第三十五章 新城镇的起步(附述)

1.签字与决定权

“镇长,之前会议剩下的几个议题还没决定哦。”

“镇长,这份几份文件需要签字。”

“镇长,明天的会议务必请按时参加哦。”

以上说话的都是任夏柳一个人。

任夏柳原本负责的是市政办公室,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她成为了我的秘书。

虽然我没有任何安排,似乎我在办公室的时间里,几乎至少有一个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陪着我。

经过了这半个月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实际上已经有一定顺序:

第一顺位:任夏柳、樊泽凯。

应该是因为这两个部门最重要吧。

第二顺位:桑启文、公羊菡

桑启文来也还算正常,毕竟她代表建设办公室,这段时间工程开始兴建了,比较繁忙。但公羊菡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统计办公室的工作比较休闲。毕竟就初初建镇的时候需要统计的东西多,现在已经安定下来了两三个月了,似乎也没那么忙。正因为有空,所以就有时间找我吗?

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第三顺位:谢若云、马启瑞

谢若云是计划办公室的,再过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可能才开始忙。

马启瑞为什么也排在里面,似乎他也不是任何办公室的负责人啊。

后来我问了任夏柳。

马启瑞本身负责文书工作,接触的文件比较多,因此排进来也没问题,方便解决问题。

大概的排位就是这些,我不在学校的时候(指去回龙镇开会),基本上就按照这个顺序汇报工作。

当五个办公室的负责人都不在的时候,马启瑞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

“好好好,我马上签字。”

我的字不算好看,还没脱离学生时的习惯。

“话说之前开会的内容,有什么结果没?”

“大概差不多了,到时候还请您继续来开会。”

“就不能少开点会?”

“镇长,你不能这么任性吧。不开会怎么决定事情?就连国王在下令的时候,也要常常召开大臣会议呢。”

“那就开会......那就开会......”

我只能被她说服,不然她会有更多的理由砸在我的头上。

-----------------

2.被捕

学校与附近的村民签订采购协议的那一天。

两辆没有任何装饰的车突然冲进学校,停了下来,车上下来几个相当健壮的人。

天气仍旧十分炎热,所有人都穿着短袖。但也正因为穿着薄薄的衣服,从教室里偷偷摸摸看向窗外的学生,能瞄到这些人的腰间隐隐约约藏着东西。

“各位,人现在就在饭堂的财务室里,我带你们去。”说这话的是白校长,李常同和李与明两个人都去参加签约仪式了。

“各就各位,做好准备!”领头的警察微微回头,对身后的人说。

走到饭堂的死角,几位警员都掏出了武器,藏在手心。

“有那么严重吗?”白校长问。“对方这种情况应该只是违反了经济法吧。”

“这里是边境,最近武器走私严重,对方有没有武器也不清楚。不过先做些准备,总没坏处。”还是领头的警长说话。

“人就在前面的房间。”

“房间里还有其他人吗?”

“没有,我们学校财务基本都是单独的房间。”

“后面的跟上,从现在开始,保持安静!”警长一边做着让全部人安静的手势,另一面转过来对白校长:“你先带路,看看房间有没有人,只要有人,我们冲进去,你就躲回来。明白没?”

得到白校长点点头确认后,几人马上行动。

咚咚咚...

咚咚咚...

“我是白校长,请问有人在吗?”

过了几秒钟,门被打开了,“原来是白校长啊,请问您...”

话还没说完,这人就被两侧突然冲出来的警员扑倒,然后带上手铐。

嫌疑人没反应过来,被警员撞过来,磕到了墙上,然后倒在地面。

“你们在干什么?”摸摸自己的后脑勺。

“你被捕了!”警长对着已被摔在地上,戴上手铐的嫌疑人说。

“我什么也没干啊!”

“我们已经掌握了证据,你涉嫌侵吞学校的资产,请你跟我们回去接受调查。”

“这是诬陷!这一定是诬陷!”

“是不是诬陷,跟我们回去调查一下就知道了。”警长露出一脸不屑的表情。

白校长对这个场面还没反应过来,动作太迅速了。

“带走!”警长对手下说。随后这名嫌疑人就被提溜起来,被押到了停在学校的车上。

某些无心上课的学生瞄向窗外,“哇!快看,有人被抓走了!”

“谁?是不是校长?”坐在这位同学一旁的人不怀好意地说。

“别乱说,不是校长,不过我也不认识。”

“焦毅,饶勇,你们两个干什么呢?”讲台上的老师发现了两人的异常。

“没干什么。”就算真干了,也不能说,现在可是上课时间。

“那么喜欢说话是吧,下课来办公室!找你们谭老师。”

两人只能严肃站着,默默祈求自己到办公室后能好过一些。

-----------------

3.调查

刺眼的手电光照在嫌疑人的眼睛上。

“我们已经搜查了你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发现了这些东西。”

一大沓信件被放在审讯桌面。

“解释一下吧。”警长用手指着信件,然后靠着椅子。“反正我这里还有的是时间陪你,你可以不说。但是嘛,你说了和不说一定是不一样的结果。”

“我没什么可说的。”

“讲讲你为什么要来这里吧。”

“收钱办事,就那么简单。”

“真的吗?”警长笑笑,“要是真有钱,怎么至于要靠亏空学校的钱来办事。”

“既然你都知道了,还问我干什么!”嫌疑人忍不住了,大吼起来。

“不要急嘛。我还是那句话,你说了跟不说是不一样的结果。”警长又转变回来严肃脸。

......

审讯间隙,警长坐在办公室里,几个手下来问:“警长,那这个案子我们应该怎么归档,是按经济罪还是安全罪?”

“现在还在审讯,这人的嘴硬得很。先等等,看看能不能多问出点东西。”

警长稍微停顿下来,想了想。

“另外通知同明中学那边,让他们注意,少用些来历不明的人。”

“如果他们那边问案子的情况呢?”

“那就如实说吧,但是注意,不要透露太多细节。”

“我马上就去办。”

休息结束,又是一阵苦战。

“你从学校里面拿的钱都去干什么了?”

嫌疑人不语,只是坐着。

“你不说我也能知道。我们已经调查了几家你常去消费的店铺。”

“你~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已经查到,你经常去一个叫做安多农场的地方,那里恐怕是你们会面的地方吧。”

嫌疑人保持沉默。

“你既有你们组织的补贴,又有学校的工资,但在你所有的地方搜出来的现金却那么少,证明这些钱已经花了吧。那么这些钱花在了哪儿呢?”警长用疑问的口气说,但是给人的感觉是,既像是问别人,也像是在自问自答。

刻意停顿了几秒钟,然后盯着嫌疑人:“应该是拿去赎人了吧。”

嫌疑人已经没有最开始的挺直腰板,整个人瘫软起来。

“看来我说对了。”警长开始得意起来,微微露出笑容,但是在昏暗的灯光下,即便是笑,也显得有些瘆人。

“你们想怎么样?”嫌疑人终于露出了合作的态度。

“我们可以考虑帮你救人,但前提是,必须把你知道的所有东西告诉我们。”

“我...我...”内心在做着最后的纠结,在权衡说与不说的利弊。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警长再次提醒。

过了好久,“我说、我说。只求你们能把她救出来。”言语里只剩下了乞求。

似乎是知道自己活不了,紧接着又说:“我说之前,请让我见她最后一面。”

“把人带过来吧。”警长似乎早有准备,一位女子被带了进来。

两人一见面,都忍不住流下眼泪,紧紧抱在一起。

“审问的时候,我能不能陪着?”那位女子问。

“这不符合审讯的规矩。”警长旁边的警员说。

“这个时候没有关系了。”警长说,“你就坐在旁边吧。”

警长还顺手把自己的凳子让给了女子。

这对情侣坐在一起,手紧紧扣着。尽管男子被手铐扣着,也尽量用双手握住女子的一只手。

随后的审讯异常顺利。

原来故事是这样子的,这位男子是本国人,在威逼利诱下被迫为邻国传递情报。然而,在安多农场交接情报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位女子,两人情投意合。

实际上,邻国派过来的间谍除了传递情报外,事实上还干着奴隶的勾当。因此男子便萌生了为女子赎回的想法。碍于资金不足,便只能够通过学校这一途径收集资金。

然后,然后就被发现并很快被抓获了。

“按照这个名单,分头行动吧。另外,马上派人查封安多农场!”

“是!”

又是一轮抓捕。

案子比想象得严重得多,已经涉及到王国的安全,因此案件很快越级上报,由安全局接手调查。

由于安全局在耀城,因此案件有关的人也要立即转移过去。

在临出发的那天清早,在警局的牢房里,警长与这位嫌疑人见了最后一面。

一般涉及到危害王国安全的案子,嫌疑人被定罪后,基本活不了。

“虽然结果差不多已经定了,但我会尽力帮你减罪的。”

“谢谢。那她...”

“放心,我们以违规控制人口的名义,查封了安多农场,里面的人全部放了出来了。”

两人握手言和。

尽管自己作为嫌疑人,但是跟这个警长打了这么些交道,也明白警长是个好人。

好人只有两个字,但是要做起来,那就难于登天了。

“到时间了,押送上车!”安全局的人提醒。

“谢谢您。”嫌疑人站好,向警长深深鞠了一躬,头低下来后停顿了很久。

“该走了,祝你好运。”像是对朋友的忠告,显得语重心长,警长嘴巴微张,眼神紧盯着,像是想说什么又说不出的样子。

微微颔首,便转过去向运送车上去,手上和脚上的铁链在走路时被弄得叮啷作响。

车刚刚开出门口,透过后面的小窗,看到了一位女子刚刚在半蹲下来,扶着自己的膝盖。应该是满头大汗。

随后女子一抬头,两人便隔着车门上的小窗认出了对方。

男子一下子站起来,不顾脚上和手上的镣铐,扑到小窗,扶着网窗看向她。

女子也站起来,不顾大口喘着气,也含情脉脉地看向他。

“你在干什么,快坐下!”车里的警卫用力拉着男子的手。

“没看到在告别嘛,让人见见最后一面吧。”车里另外一名警卫依旧悠闲地坐着,似乎已经见惯不惯,但说出来的话,却莫名一种悲壮感。

男子一直趴在网窗,直到女子渐渐消失,看不见人影。愣了好久,缓缓回到自己原来坐的地方,静静瘫坐在那里...

-----------------

4.基础设施

秋收结束,镇政府马上就开始征收土地的事宜。由于地理环境偏僻,因此征收的难度很低,价格也相当便宜。

通过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市场。

“学校对面的市场规模太小了,也太乱,所以我们已经决定,要拆掉重建。”任夏柳说。

“我们已经请了施工队啦,话说施工队应该镇长你也认识。”

“是谁?”

“是当初建了你们学校的刘工头。”

“你们怎么找到他的?”李常同反倒好奇起来。

“我们这里有资质的施工队本来就不多,比较之下,刘队最好,所以就选了他。”

“最主要是看到了他建的学校,质量方面我们已经见识过了”桑启文在一旁补充。

“整个工程由于比较简单,整个工程只需要三到四个月就可以完成啦。”计划办公室的谢若云说。

“只是施工的这几个月,要麻烦已经在里面的店主搬到别的地方开店了。”任夏柳提醒道。“他们可能不太会愿意主动搬走。”

“要不弄点奖励措施?比如说减免点租金?”樊泽凯说。他是交通办公室的,在这个工程里根本出不了什么力。

或者说,交通问题根本就不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好不容易插一句话。

“不太好吧。”在场有些人小声呢喃着。

“说到底,你们还是舍不得这点钱吧。”任夏柳一语点破,略微气愤的扭过头来。

“我们镇要不是靠国家的补助金,能不能撑到现在都是问题!”桑启文说。

“应该不会亏的。原本这些店主交钱给村里,也要分我们一部分作为税收。现在我们不仅有税收,租金也归我们,我们肯定赚能有更多的钱。不过,村庄那边恐怕没那么容易会同意了。”

“你确定?”

“当然啊。我们把村里赚钱的机会抢了,他们怎么可能不反对。日月可鉴啊,我说的没有一句是假话。”

李常同笑着说:“没必要发誓。既然村里有意见的原因是因为赚钱的机会被我们抢了对吧,那我们再想想办法让村公社能获得收入不就行了?”

“镇长,不用那么天真吧。说得容易,但是哪有这种机会啊?”任夏柳马上反驳。

“我们这里可是一个工厂都没有啊。”公羊菡,一边拿着统计资料。

“或者,或者我们居中选择,把收到的租金和税分一部分不就可以啦?”李常同再度试探地发问。

“不行,要是这样做的话,其他村庄会有意见的!”遭到了在场人员的一致反驳。

“那个,他们村攒的钱,大部分也是拿来修水利吧。”桑启文突然提了一嘴。

其余人一下安静下来。

“村里赚的钱,也都是拿来搞公共工程。要是这样,我们以后直接以镇政府的名义修不就好了,这样也不需要他们花钱,而且其他村也不会有太大意见。”

“这倒是个办法,貌似只能这样了。”任夏柳叹息,微微点头。

镇政府的建设则顺利不少,早在九月份就已经通过了方案,现在正趁着即将来临的冬季赶工。

“镇政府什么时候能建完?”

“我们已经盖了一个月了,应该...应该明年三月份前就能够进驻了,要全部完工的话可能要等到**月份。”任夏柳回答。

“那已经很快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要注意保证质量哈。”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