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还不错,好歹紧赶慢赶,赶上了。”
“是啊,花了一个月嘞。”
这不过是基础的工作罢了,还有:电路,供水,排污,课本,黑板,桌椅......
似乎还要考虑体育器材,建成以后还得进行环境监测,看看污染物是否超标。
还有不知道多少东西。
“好烦啊。”李常同挠挠头。
“继续加油干吧。”同事一旁安慰。
“也只能这样了。”众人无奈地说。
天气炎热,人都热得睡不着,或许不是个干活的好时机吧。
“多少点了?”李常同和一众老师打招呼。
“十二点半。”
“现在老师那边怎么样了?”
“有一部分已经过来了,剩下的开学前保证能到。”
“好。教材那边有消息了吗?”
“这边比较棘手,因为突然多了两千套教材,要在短时间内印刷完成,还要耗点时间。所以不得不借用州里报社的印刷厂,他们那里的印刷机倒是很有空,就是多给些加工费罢了。”
“那就行,单独安排一个人去负责吧。”
“好。”
“先吃午饭吧,吃完饭再继续工作。”
几人应和。
吃过午饭,好不容易找到一点闲暇时间,李常同拿着一杯开水,坐在椅子上,开始研究这几年国家下发的教育文件。
虽说有点忙,但还不至于乱。李常同慢慢喝了口水。
“哎呦,那么悠闲呢。”白副校长推开大门走进来,一边笑着说。
李常同看到这,马上站起来:“这没打扰你吧?”
“你要是觉得打扰,那就给我也来杯开水。”
“好。”李常同笑了一声,从桌旁拿起空杯,拿开水壶倒了些开水。
“出了什么问题?”
“还是你直接。是这样的,我们学校已经有一些老师报到了,那么,这些老师安置在哪里呢?”白校长也直接接过开水,吹吹杯中的蒸气,慢慢喝了一口。
“这我倒没有想过。”
“有些老师就是本地人,甚至家就在这附近,所以理论上可以每天回家。但是,大多数老师回家都不方便,我看了一下老师的家庭住址,最远的基本只能一年回家一次了。对于这批老师,总得想个办法安顿下来吧。”
“反正现在宿舍有空余,先安排进宿舍吧。”
“目前可以这样,但是等到明后年的新生到了学校,那又怎么办?”
“那就借一块地皮,建些教师专用的房子。这个应该在我们这边,还算比较普遍吧,毕竟我也去过我们高中老师的宿舍。”
“的确比较普遍。即便是其他中小学的老师,很多也都是外地人,也得临时在这里安置。”
“那就这样决定吧。一年时间,看看能不能搞定。”
“这只能算是权宜之计了。”
傍晚,李与明过来:“李校长,我找你有事。”一脸正经的样子,李与明还是分得清场合的。
“说吧。”李常同一脸不在意,也可以说是逢场作戏了。
“黑板和课桌已经运过来了,在卸货,是不是要找人去安装?”
“明天开始安装吧。我们学校不是已经请了几个工人了吗?明天让他们来就行。
“好。”
六月三十号如约而至。
“今天来开会呢,是准备好要去解决这个老师居住的问题。”李常同先确定问题。
“我们学校现在有不少空余的宿舍吧。”宋琦问。
“今年没问题,但是等到明后年,学生宿舍住满了以后,那就有问题了。”白校长一边提醒。
“所以是不是想租房子或者是建一些房子?”潘春生反问。
“说对了!就是这个问题。”“所以今天开会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是建还是租?”
“我觉得没什么好讨论的,如果价格不高的话,当然是建更划算,前提是要有土地。”宋琦说。
“那就投票,举手表决。建的举手!”
在场的六个人中,除了华科长外都举了手。
“能问问你反对的原因吗?”
“我认为租的价格也不高,短期没必要建,建新的住宅短期投入太大,会消耗不少资金。特别是目前学校还没有正式开始营业的情况下,得留点储备金吧。我不是反对建,只是反对现在建,等以后我们资金宽裕了,总有机会建的。”
这段话说得很有道理,让李与明、潘春生打了退堂鼓,这下场面变成了三比三的局面了。
“我能发言吗?”马启瑞有些胆怯地问。
“当然可以,你有什么高见?”潘春生笑着,似乎有些不怀好意。
“我是这样觉得的,要建教师宿舍,最好趁现在。现在土地便宜,工价也低,等到学校开学以后,这里肯定会有一大批人聚集,在这里搭棚子,卖东西,这样的话再想要土地,那就困难多了。”
“很有道理啊,那就这样决定了,先把土地要到手再说。”众人不再有意见。
会议继续进行,剩下的内容就没什么难的了,毕竟有三位专业的教师在。
第二天,三位正副校长一同到州政府。
见到州长高根荣,李常同直奔主题:“我们想要一块土地,来建设房子来安排我们的教师。”
“慢着,你们学校土地不够吗?等我一下,我找找图纸。”
过了几分钟,州长拿着图纸回来了。
“你看啊,我们批的土地实际上已经比你目前使用的多得多,你可以就用这些土地来搞建设啊。我觉得没必要再额外申请。”
“那些剩下的土地我们打算用来未来扩张的。教师宿舍还是挺大的,最好还是专用吧。”
“这样啊,那好吧。不过,现在夏粮正在收割,收获完了就可以拿去用了。你要多大块的土地?”
“就学校附近,不用很大,有几亩地就行。就学校对面找一块就行。”
“那这很容易啊,你到楼下,写份文件。就说我让你去的,盖个章,就可以了。”
这就办完了?这也太快了吧。
回去路上,穿过街道,穿过了一片工业区。“我们这越来越好了。”李常同赞叹。
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就有声音:“才哪到哪啊,到时候新生入学,有三分之一都是低收入家庭,你就知道多麻烦了。”李与明一旁泼着冷水。
两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不知道过了几天,反正是某天晚上。
李与明进来,对李常同说:“走,陪你逛逛。”
李常同没说什么,跟上去了。
两人来到学校旁边的小公园,这里路也修好了,建了一个小广场,有几盏路灯,仅此而已。
两人找了位置坐好。
“我们好久都没有这样了吧。”
“是啊,上次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工作太多,你忙不过来,我也忙不过来,有谁有空呢?”
接着说:“你找我出来倒是为了什么?”
“没事就不能找你出来聊天啊?真成了工作狂了?”
“那倒没有。”
“说实话,我挺希望你能做下去的。最起码,到现在为止,你还没有说过放弃两个字,这是我最欣赏的,难得啊,那么苦,你都坚持下来了。说实在的,我觉得,我们两个有时候都不像是父子,反而像一对相互理解的朋友。挺感慨的,你也就二十岁出头,我呢,已经四十多了。”
“我又能再干多久呢?”李常同不禁想。
“别想太多了。”李与明拍拍李常同大腿:“这就陷入胡思乱想了!以后还有大把大把的事情,你怎么办?”
“没想过。”
“那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你总该准备好吧。”
“要那么早准备吗?现在才刚刚七月份。”
“按你的性格,等你准备好,时间就差不多啦。”
“你说我拖沓就算了。不过认真想想,好像是这个道理。”李常同心里想。
李常同拍拍大腿站起来,往办公室走,只留下了父亲在后面。
“难道我又做错了什么吗?”李与明无奈地说。
“不是你让我想发言稿的吗?”
“我突然还想到一件事,你不用回学校期末考试吗?”
“是哦!完了,最近忙忘了。那就明天一早,赶紧买火车票回去。”李常同瞬间惊慌起来,但马上又冷静下来。
“喂!好小子,等等我!”
七月十日,学校一楼会议室。
陆续有老师进来,等到全校两百多名老师进场完毕,会议才开始。
“今天召集各位来开会,是为了科组分配问题。首先,感谢各位在中考改卷中的辛勤付出!”
由于李常同此时回大学期末考试,会议由李与明来主持。
掌声——
“好,下面我先说一下要求,我们学校共有十三个科组,分为两个大的科组:分别是体艺类科组和术科类科组。其中,体艺类科组分为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四个科目。术科类科组分为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九个科目。”
李与明按了一下电脑屏幕,投屏到下一张幻灯片。
“好,这就是所有人的分配安排,但是具体的班别安排我们是没有安排的,这一部分就需要各小科组自行组织会议决定,这项工作必须要在七月十三日完成。名单必须给到总务处的宋琦宋主任。”
“这是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那么第二件,问一下在场各位老师,有没有人愿意去教育局,那边的录取工作需要额外人手,每校只有两个名额,现在就可以报名。”
“有什么好处吗?”一名老师好奇举起手问。
“有,那里管吃管住,还发工资,工资好像是每天十元,平均要干三天,这样就是三十元,小半个月工资了。”白副校长回答。
“那我去!”马上有十多名老师举起手来。
“只要两个人,不要太多人举手!”
场面有点难以控制。
“听我说!”李与明吼了一声。众人听到他那雄厚的声音马上停了下来。
“我来说。这样,轮流去,先是年纪最大的去!”
众人一听到年龄这种敏感词汇,原本热血沸腾的人群,瞬间有人坐了下来,即便是剩下举手的人,举手的动作也斯文多了。
名单迅速决定。
“好,这次会议就到这里。散会!”
两天后。
“快卸货,这里!”一名工人喊。
“怎么样了?”白副校长说。
“校长,快卸完了。”
一旁,是高若小山的桌椅,堆放在一楼大堂,好几千套啊!而课本,一部分印好的已经运了过来,还没运过来的正在印刷。
“只能麻烦各位老师和工人一起搬上去了。”白校长说。
“怎么我们来了这里还要干苦力活啊?”有几个老师抱怨。
但更多的人不多出声,而是开始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