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九段棋手不会恋爱 >  禁手

围达科技总部的前台小姐第三次用余光瞄我时,我终于摘下墨镜:“我和晏总有约。“

“林...林小姐?“她慌张地按内线电话,“晏总在会议室,我通知他您...“

“不必。“我径直走向电梯,“他知道我会来。“

三个月了。自从首尔那篇揭露SG集团造假的报道引发行业地震后,我开始了自由撰稿生涯,而晏执——根据财经新闻的报道——正深陷与SG的法律纠纷。我们之间仅有的联系,是每周三凌晨准时出现在邮箱的棋局分析,以及我简短的技术回复。

电梯门无声滑开。28层的总裁办公区空无一人,只有尽头会议室亮着灯。我踩着厚实的地毯走近,透过玻璃墙看到晏执正在演示屏前讲解,十几个西装革履的投资人围坐长桌。

他瘦了。剪短的黑发更显轮廓锋利,西装外套搭在椅背,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那截我熟悉的小臂。演示屏上的数据图表不断切换,他声音沙哑却依然有力:“...根据临床测试数据显示...“

我的手刚搭上门把,会议室侧门突然走出一个身影——Lily。她熟稔地将咖啡杯放在晏执手边,俯身耳语什么。晏执点点头,甚至对她笑了笑。

那瞬间我如坠冰窟。我后退两步,撞上身后的展示柜。玻璃柜里陈列着围达的历次获奖,最显眼位置是那套“围棋AI“原型机,旁边标签写着:「灵感来源:林昭月记者关于围棋多维感知的论述」。

会议室爆发出掌声。我鬼使神差地掏出手机,给晏执发了条消息:「在你公司楼下,有空喝杯咖啡吗?」

透过玻璃,我看到他拿起手机,眉头微蹙,快速打字回复:「在重要会议,两小时后结束。能等我吗?」

我正要回复,Lily突然凑过去看他的手机,娇笑着说了句什么。晏执摇头,她却直接夺过手机按了几下。

我的手机随即震动:「晏哥说请林记者稍等,会议结束他亲自下去~^_^」

最后那个颜文字像把刀扎进眼眶。我深吸一口气,转身按下电梯。所有疑虑都有了答案——什么计划,不过是他惯用的托词。

“昭昭!“

电梯门即将关闭时,一只手猛地插入缝隙。晏执喘着气挡在门前,领带歪斜,额头有细密的汗珠:“为什么走?“

我晃了晃手机:“看来有人替你回复了。“

他神色骤变:“我根本...“

“晏总!“会议室方向传来呼喊,“李董在等您签字!“

晏执回头看了一眼,再转回来时眼中满是挣扎。我趁机按下关门键。

“等等!“他死死按住电梯门,“今晚七点,清风茶馆老位置。所有解释,我欠你的。“

我直视他的眼睛:“不必了。我来是想告诉你,华尔街日报邀我去纽约做科技专栏。“电梯门再次试图关闭,他不得不缩回手,“下周一的飞机。“

“昭昭……“他的声音被金属门隔绝。

走出大楼时,初秋的风卷着落叶擦过脚边。我拦了辆出租车,司机问去哪,我张了张嘴,却说不出目的地。

手机在包里疯狂震动。晏执的来电显示一次次亮起又熄灭。最后是一条长消息:

「我没骗你,刚才的会议关系到围达的生死存亡。SG用专利诉讼冻结了我们80%资金,如果今天不能签下这笔投资,三百名员工下月就发不出工资。我承认隐瞒了很多事,但从未骗过你。纽约很好,但请给我最后一次解释的机会。六点,我带着所有证据来见你。」

我望向车窗外飞逝的城市景观。三年了,从第一次在“星位“酒吧的棋局开始,我和晏执之间永远隔着层层迷雾。每次我以为看清了他,就会有新的谜团出现。

“姑娘,到底去哪儿啊?“司机不耐烦地问。

“棋院。“我听见自己说,“中国棋院。“

老棋院的门房还认得我:“林记者?晏执九段今天不在这儿。“

“我知道。“我微笑,“能借地下档案室的钥匙吗?想查些资料。“

昏暗的地下室依旧弥漫着旧书和木头的气味。我打开灯,走向那个熟悉的角落——去年冬天,晏执曾在这里向我展示他珍藏的棋谱。

档案柜最下层有个标记“私人研究“的纸盒。我小心取出,里面是厚厚一叠比赛记录,每张都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翻到最底下,一个牛皮纸信封滑了出来。

信封里是医疗报告。最新一份日期是三个月前,诊断结论栏赫然写着:「右手腕尺神经永久性损伤,建议避免高强度精细操作。」

我的手指颤抖起来。晏执的右手——那只在棋盘上落子如飞的手,那只曾在雨夜凉亭与我十指相扣的手——竟然带着永久性损伤?

报告附页是医生的警告:「患者长期隐瞒疼痛参赛,导致不可逆损伤。继续职业棋手生涯将加速恶化。」

一张便签纸飘落在地:「晏:最后一次MRI结果比预期更糟。车老师说得对,是时候转型了。——L」

我跌坐在旧椅子上,脑海中碎片突然拼合——晏执开发围棋AI的急切、他频繁的商业活动、甚至那晚在首尔凉亭说的“如果我不再是职业棋手“...所有线索都指向这个他拼命隐藏的事实:他正在失去作为棋手的未来。

脚步声从楼梯口传来。我抬头,看见晏执站在光影交界处,领带已经扯掉,手里攥着个文件袋。

“猜到你在这儿。“他声音沙哑,“看了多少?“

我举起医疗报告:“为什么不说?“

他慢慢走近,右腕上那道淡疤在灯光下格外明显:“说什么?说我的天元一击以后可能下不出来了?“苦笑着蹲在我面前,“还是说我开发AI部分原因是为了让自己还能'下棋'?“

“我可以帮你写报道,让棋院提供更好的医疗...“

“不需要。“他轻轻抽走报告,“今天签的合约足够建立职业棋手伤病基金。“文件袋被放到我膝上,“这是答应给你的证据,包括Lily和SG高管的全部录音。“

我没有碰文件袋:“纽约的事是真的。“

“我知道。“晏执的目光落在我身后的棋盘上,“华尔街日报比围棋天地平台大得多。“

沉默在旧档案室蔓延。远处传来棋院下班的铃声。

“什么时候开始的?“我指着他的手腕。

“十八岁,那次长白山暴雪。“他下意识转动腕部,“冻伤后没及时治疗,这些年比赛太多...“突然噤声,像后悔说太多。

我鬼使神差地抓住他的右手。掌心相贴的瞬间,他明显颤抖了一下。那些薄茧、那些细微的疤痕,此刻都有了新的含义。

“疼吗?“我轻声问。

晏执突然抽回手:“习惯了。“他站起身,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表情,“对了,给你准备了饯行礼物。“

他从公文包取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枚黑曜石袖扣,和他常戴的那对一模一样。

“本来是一对的。“他故作轻松地笑,“左边那颗在首尔弄丢了,正好...“

“晏执。“我打断他,“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来棋院?“

他怔住。

“因为三年前我们第一次合作,你就是在这儿对我说:'当你想看清一个人的本质,不要看他赢棋时的样子,要看他输棋后去哪里。'“我站起身,“现在我知道了——输棋后的晏执九段,会躲在地下室研究怎么让更多人爱上围棋。“

晏执的瞳孔在昏暗灯光下剧烈收缩。

“纽约的offer我还没接受。“我继续道,“但如果我决定去...“将袖扣放回他掌心,“希望你能亲自来送我,戴着这对完整的袖扣。“

档案室的灯泡突然闪烁起来。在光明与黑暗交替的间隙,晏执猛地将我拉入怀中。他的心跳透过衬衫传来,又快又重。

“我右手的情况,连棋院都不知道。“他的声音哽在喉咙,“如果公开,围达的股价...“

“我明白。“我轻轻回抱,“这就是真正的你,对吗?宁愿被误解也要保护所有人。“

他收紧手臂,下巴抵在我发顶:“昭昭,我...“

刺耳的手机铃声打断了他。屏幕上“李董“的名字不断闪烁。晏执深吸一口气,松开我接起电话:“说好的,给我半小时...什么?现在?“

挂断后,他疲惫地抹了把脸:“投资方要求立刻修改条款。“

“去吧。“我整理好文件袋递给他,“我等你周五的棋局分析。“

晏执走到楼梯口又折返,从口袋里掏出什么塞进我手心——是那枚首尔之行的笑脸云子。

“那天在南山缆车上,“他的指尖留恋地划过我的掌心,“我想说的是...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是职业棋手,希望还能是你看得起的那个晏执。“

脚步声渐远。我摊开手掌,云子上的笑脸被灯光映得忽明忽暗。地下室的角落里,那台老式收音机突然自动播放起古典乐——是晏执上次来时设置的定时功能。

肖邦的《雨滴前奏曲》缓缓流淌,恰如那个困在凉亭的夜晚。我摸出手机,给华尔街日报编辑发了条消息:

「感谢厚爱,请允许我推迟三个月赴任。这里有一盘未下完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