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替嫁医妃有空间,娇养残疾王爷 >  第二十七章 巧遇

那《寡妇的日常生活》她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什么,前日去买书的时候,她还特意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发现只是描写的风流却并不下贱。她才放心买了回来。

“夫君,你觉得那书怎么样。”

容琢原本闭着的眼睛睁开,微眯着,“夫人爱看这些。”

楚似水摇头如鼓,“我就是见那作者写得好,看看而已,没这癖好。”

容琢,“夫人放心,你断不会成为寡妇。”

楚似水第一次被他用话给哽住了,想了半天也不知说什么,便不死心的又拿起一本,容琢这会干脆直接拿了过来。

她抬眼一看想要昏死过去,《我与夫君的羞羞日常》

绿荷到底帮她拿了些什么书。

“这不是我选的。”

容琢没有理会,修长的手指翻开了一页仿佛不是在看什么不正经的东西,而是在批阅奏章。

楚似水也好奇的敲了敲,一看恨不得从来没看过,这哪里是什么话本,这是一本写了一些对话的春宫图。

她紧闭双眼恨不得现在就昏睡过去。

可容琢却不允许,用手推了推,指了上面的一句话让她念。

楚似水脑袋空白,他来真的,现在是白天,还在在马车上。

可那人的手指却还是执着的放在那里。

楚似水浑身不对劲,脑袋发热,颤抖着声音凑到他耳边,极轻的启动双唇,“夫君……,妾身见你就走不动路了……”

容琢眼角红了红,把书往后一放,将两侧的车帘拉紧,抱起楚似水背坐在他身上,便开始了忙碌。

楚似水第一次知道他的力气这么大,还在震惊之余,温热的触感便袭来。

她害怕的抽泣起来,这是大白天啊,还是马车里,外面全是护卫。

可容琢并没这顾虑,拉过一件衣物垫在身下,便不顾其他。

楚似水一口气作五次喘,有时他发狠,她哭的要疯,又怕被人听见,只能狠狠捂住嘴,全是呜呜咽咽的抽泣。

不仅没得他的怜惜,反而更狠。

最后她发髻尽乱,瘫在他身上,什么脸啊的她都顾不上了,直接摆烂,就看他怎么收拾。

她微睁着双眼,看着恢复冷漠似仙的容琢,他正坦然的收拾脏乱的衣物,一切弄好后,便抱起她放在车箱里,给她整理好衣服后,又将自身的衣服整理好。

一切妥当后拉开车帘,拿起一旁的水稻手册又像个没事人一样翻看了起来。

楚似水想要将他盯穿,看看这人到底是怎么长的。

容琢头也不抬,“你买这些东西回来,怪得了谁。”

楚似水不想跟他说话,扭头就睡,等下被丫鬟看见她这副样子,被取笑的也是他,她反正看开了。

晚上到达驿站后,楚似水披上一件衣服便急急忙忙的去了安排好的房间。

这驿站一般根据官位大小选择房间,容琢是皇子,自然是最好的房间。

楚似水梳洗完,正打算睡觉时,听见楼下有人吵了起来。

“这可怎么办呢,原本就已经组好了的田,这下又要涨三厘利息,这还让我怎么活啊。”

一身长衫的中年男子正抱着几岁的女娃,满脸悲切。

银刃也正推着容琢过来。

“夫君,这是?”

银刃回答,“夫人,这是青田县的举人王副、妻子田师、女儿王愿。他们一家刚得知租用的田被当地县衙加收利息。这才哭了起来。”

楚似水,“他已经是举人了,都无法养家糊口吗。这田息是怎么回事?”

容琢,“通过乡试的举人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授予官职,即便最简单的状师也是要看推荐信的。田息指的是,老百姓没有田契需要去有田地的地头蛇那里租借,如果丰收为十成,先要交给地头蛇或者租给他们田地的人,再要交息给官府。”

楚似水一惊,“两头收税,这老百姓……”

她看着容琢闭了嘴。

容琢,“在我面前不用顾忌。”

“此赋税不是那么简单能够消除的,上面也许也并不知情。”

楚似水点点头,知道这些是封建王朝治理国家的标本,不是她一人之力可以改变的。

容琢,“银刃,你拿着路引,去跟驿站的人说,那举人王副的食宿由我们出。”

银刃朝夫人,“是。可如果那人问您身份起来,我就说主子家财万贯,热善好施?”

楚似水点头,便推着容琢进了房间。

许是舟车劳顿,一沾床便睡了过去。

第二日,楚似水吃过早饭往大厅里瞧了瞧,没看见昨晚那对夫妇,原本想着那夫妻二人生活艰难,这里刚有些糕点送给那小女孩吃。

这边银刃已经整装待发,“夫人该走了。”

楚似水上了马车,吸取昨天的教训,今日她离得远远的,还将窗帘拉开,欣赏外面的景色。

远山层叠,天空湛蓝如宝石,一路上各种野花竞相开放,行了半天路,楚似水就感觉到了乡村的淳朴,这会也顾不得昨日的事了,“夫君你快看,那里有人在捉鱼哎。”

容琢随着她的手指看去,真是阡陌交通。

一堆一堆的人正围着一个池塘,两边的人用渔网正在捕鱼,他们在看向人捕鱼,乡人也伸长着脖子看着一队队的马车。

小圣农庄作为青田县的的一个村落,虽然桃花和鲈鱼出名,可现在已经不是看桃花的季节,更何况,往常也没这么大阵仗的来这么多人。

正在撒网的王贵,连忙催促道,“别看了,这不是我们该了解的,赶紧放水,将鱼塘清理,结好工钱,好早点回家。”

一般的王南也加快的动作,他们二人本是小圣农庄的人,可因最近田息又增加了,便不得不跑到这原家村找找活干。

马车一路急行,终于在日落前赶到了小圣农庄。

乡下本就没什么事可以谈论,这一会浩浩荡荡几辆马车,早就引起王家村所有人的注意。

王婆子仰着头看着停在许员外门前的马车,“哎呦,原来就是他们买了许员外的院子啊。真是有钱啊,我听说这院子要三百两呢。”

“什么,要三百两啊。这是哪里来的人啊,真有钱,我就是种一辈子地,也没个一百两呢。”

王麻子也伸着头,“看,下来了。哎怎么是个坐轮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