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司开业,让嬴霄彻底忙起来,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为了方便,他直接住在造船司,已经是好几天都没回去。

造船工程刚刚开启,前期尤为重要。

如若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后期想要返工可就难了!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这些工匠当中竟然潜藏有齐国和楚国的奸细。

这些人伪装成工匠蓄意搞破坏。

前天晚上,有个奸细放火要烧了存放木材的仓库。

好在发现及时,大火被浇灭,及时挽回损失!

嬴霄十分生气。

让罗网对这些工匠们进行甄别。

不查不知道,查了吓一跳。

造船司内竟然藏有楚国和齐国的奸细足足有四五十人!

嬴霄立刻下令将这些奸细押入大牢。

经过审问得知,这些奸细除了要破坏秦国的造船计划之外,还打算将秦国的造船图盗走。

可惜还没等这些人得逞,就被抓获。

经历这件事,嬴霄更为谨慎。

为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他从军中调来一批士卒。

日夜不停的巡逻,除此之外,还加强对核心区域的保护。

造船图可是重中之重,绝对不容有失!

部署完一切安排,嬴霄这才回到屋内。

刚刚坐下,就得到亲卫汇报。

“公子,夫人来了,如今正在门外等候。”

此时。

造船司大门口。

大司命双手抱胸站在门口,好奇的朝里面张望着。

“造船司?这是新建造的官邸吗?以前没听过啊!”

她想要进去看看,却被门口的守卫拦下。

“非造船司成员,一律不得入内!”

大司命一愣,嘴上带着玩味。

“你知道我是谁吗?”

“不知道,不过太子殿下有言在先,未经他的准许,任何人不得入内!”

一听是嬴霄下的命令,大司命倒也没有继续为难对方。

“这家伙搞什么,神神秘秘的。”

嘴里嘟囔着,正想找个地方多等一会,恰巧嬴霄赶来。

“参见太子殿下!”

“嗯,你做的很好,继续保持。”

嬴霄夸赞守卫几句,见到前来的是大司命,有些意外。

二人走到一侧。

“你怎么来了?”嬴霄问道。

走的时候焱妃告诉他,要在阴阳家停留些时日。

按理说大司命这时候应该跟在焱妃身边才对,难道说是出什么事了?

一想到这,嬴霄心中有些紧张。

“东君大人从阴阳家内召集了一批木部弟子,命我前来将人给你送来。”

“一共是三百六十三人!”

大司命道。

这么多人,是把阴阳家搬空了吗?

嬴霄心中一喜,随后皱起眉头。

“这么多人!都是自愿的吗?”

“放心,都是自愿报名的,到农庄内帮忙,有肉吃还能拿工钱,阴阳家其他弟子都羡慕坏了!”

大司命抿嘴一笑。

阴阳家五大部门中,唯独只有木部地位比较尴尬。

论起打斗之术,不如金部和火部。

论起治疗手段,不如水部,防御能力有比不上土部。

不过境嬴霄这么一折腾,现如今木部弟子反倒是成了阴阳家中最受欢迎的存在!

嬴霄点点头。

只要是自愿前来,那就没问题。

农庄内种植的都是秦国优质粮种,未来还要供给天下百姓所用。

万一要是有人蓄意破坏,那可就遭了。

不过有少司命看管,想来也不会发生这种事。

“那些木部弟子现在何处?带我过去看看!”

很快。

在大司命的带领下,二人来到城外农庄。

来了批新人倒是让少司命很开心,正在组织人手给这些弟子办理登记。

见对方在忙,嬴霄也没有上前打扰。

沿着田埂,来到那片灵田。

灵田周围已经搭起围栏,与周围隔开。

明明是种下没几天的玉米,现如今已经长成小苗。

“这生长速度太快了吧,按照这个效率,要是在灵田上种植庄稼,一年最少能收割四五次!”

嬴霄心中盘算着。

依照这种速度,免除田税一事绝非空谈。

到时候家家户户粮食满仓,天下间将再无饿死之人!

正当嬴霄畅想着未来时,耳边忽然传出一道惊呼。

“咦,这处田间的灵气怎么如此充沛!”

大司命一脸震惊。

咸阳作为龙气汇聚之处,城中蕴含的灵气浓度绝对比外面要高。

也正是如此,大司命才愿意住在咸阳。

灵气浓度越高,修炼时修为提升的越快。

现如今这一规则竟然被打破!

这田间蕴含的灵气浓度甚至都快比得上王宫,要是能在这里修炼一日,足以比的上在城内修炼四五天!

想到这,大司命眼巴巴的看向嬴霄。

不等开口,嬴霄便已经洞察对方的目的。

“想在这里修炼也可以,但是要承担起保护这片田地的责任!”

“没问题。”

视察一番农庄内的情况,嬴霄准备离开时被人拦住。

“田单,有事吗?”

见嬴霄一下子便叫出自己的名字,田单十分激动。

“公子您还记得小人的名字?!”

“那是自然,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清楚,那本《齐民要术》学的如何?”

嬴霄笑着问道。

“回禀公子,那本书真是让我们大家伙受益良多。”

田单一脸激动。

那本《齐民要术》上的内容,每一个都跟生活密切相关,上面有很多知识令他们茅塞顿开!

“那就好,你今天找我有事吗?”嬴霄问道。

田单犹豫了一会,鼓起勇气抬起头。

“公子,前段时间,有些农家弟子联系我,他们想要到农庄帮忙,不知这里还收不收人?”

“有人想要过来,这当然可以了,这件事你做主就行。”

与田单聊了几句,嬴霄这才离开。

回去的路上陷入沉思。

前两天他看了李斯呈上来的各地粮食收入报告。

基本上都是压着最低标准线。

有一些地方甚至还不达标!

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问题。

第一,就是种子问题。

种子的品质不行,达不到标准。

这点是绝对不会,城外的农庄用的都是同一批粮种,可以确定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种,就是农户种植的问题。

想要将庄稼种好,不仅仅需要保证水分充足,还需要保证土壤肥力。

想要帮助百姓改善问题,需要派出专业的人教导。

农家号称十万之众,要是将这些人分化到各地,兴许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