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身上有着普通人养不出来的贵气,可见他的出身并不平凡。

“是我们高估扶苏了。”

在棉衣年轻人的身旁站着的是一个穿着黑衣,头戴黑色纱笠,垂下来的黑纱遮住面容的中年男人。

他的怀中抱着一把黑色长剑。

他的右手手指在黑色长剑上敲击着。

让人骇然的是,他竟然有六根手指。

他正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六指黑侠。

他也是墨家当代巨子,他的佩剑墨眉,剑身通体漆黑如墨,无刃无锋,平平若尺。

墨家据点被秦军捣毁了以后,除了投降大秦的墨老等人之外,墨家巨子六指黑侠带着墨家残余的弟子逃离了据点。

六指黑侠在躲藏之中,碰到了一大批的反秦义士。

这些人多是燕赵人士。

他们有着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性格,有着保卫家园、扞卫尊严而不惜牺牲的侠义精神。

他们在得知了六指黑侠的身份以后,都奉六指黑侠为他们的领导。

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对燕赵人士有着广泛的影响,六指黑侠是他们精神导师。

棉衣年轻人是这些反秦义士的军师,凭借着他的学识,他的眼界,他的头脑,在反秦义士有着极高的地位。

六指黑侠也欣赏棉衣年轻人的能力。

棉衣年轻人对于六指黑侠同样十分看重,两人成为了关系紧密的战友。

他们致力于推翻暴秦。

六指黑侠不屑地说道:“扶苏公子素有仁爱之名,我原本以为,扶苏公子上位,能安定天下。”

“如今来看,扶苏公子是有仁慈之名不错,可在治理天下的能力上过于不足。”

大秦帝国如今明面上的皇帝是胡亥,可不管是六指黑侠,还是棉衣年轻人知道,赵扶苏搞出来的国会掌握了朝政。

胡亥这个皇帝没有行政权,没有军权,没有立法权,没有司法权,他只有配合权。

胡亥就是一个没有权力的吉祥物。

赵扶苏作为国会的元首,是大秦帝国真正的掌权者。

想要推翻大秦帝国,就必须要将赵扶苏给打倒。

手中握着一卷太公兵法的棉衣年轻人道:“在扶苏的执政下,秦国粮价已然是天价,百姓只能啃树皮,吃观音土,民不聊生。”

“即便扶苏废除徭役,让徭役一日三餐。但大部分百姓要挨饿,还要被收走人头税,百姓只会对扶苏越发不满。”

“届时,我们联络各地义士,一同揭竿而起,星星之火,足以燎原,让秦**队疲于奔命,我们好以逸待劳,击破秦军。”

“在秦国作战连续不利的情况下,秦人的日子越发难过,也就越发背离扶苏。六国王室就能趁机复辟,脱离秦人的统治。”

“天下的反秦义士万众一心,我们必然能够攻克函谷关,打进关内,推翻暴秦。”

棉衣年轻人的神情无比的亢奋。

他的声音高亢地说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即便秦军再勇猛,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也只会走向没落。”

“善也,善也。”

六指黑侠一脸敬佩地看着棉衣年轻人。

此人有着远超常人的眼界,他的智谋冠绝时代。

他不是他人,正是谋圣张良。

他出身韩国贵族,其祖父、父亲先后任韩国丞相。

秦灭韩国后,张良心怀国仇家恨,立志刺杀秦始皇。

公元前 218年,秦始皇东巡。

张良得知消息后,东见仓海君,求得一大力士,并为其打造了重达 120斤的大铁锤。

张良经过考察,选择了秦始皇东巡必经的博浪沙作为刺杀地点。

当秦始皇的车队经过博浪沙时,大力士奋力将铁锤砸向秦始皇的车辇,可惜误中副车,秦始皇幸免于难。

距离刺杀秦始皇已经过去了六年,这六年来,张良也从当年的热血少年,成长为了如今稳重的青年。

这些年来,他不曾忘记覆灭秦国。

他东奔西走,走南闯北,笼络燕赵义士,有了三百多人的班底。

这些人全都是亡命之徒,战斗力凶悍,能一个打十个。

六指黑侠所带来的这些墨家弟子,他们放到现代社会,就是**的恐怖分子。

他们在经过墨家巨子的洗脑以后,否认一切政府,只有墨家巨子的话是对的。

一切以墨家巨子为上。

墨家巨子比天都大。

天子都只敢说,自己是老天的儿子。

墨家巨子敢说,老天爷在我的面前,也要跪下唱征服。

墨家巨子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不能质疑的,必须遵守的。

墨家巨子让杀人,他们会丝毫不怀疑地杀人。

墨家巨子让他们反对秦国,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反对秦国。

所以,墨家弟子在统治阶级的眼里,各个都是邪教分子。

这也是墨家弟子遭到政哥儿追杀的原因。

墨家搞技术的那些人,没有被墨家巨子洗脑的墨老一批人,则是被政哥儿收编,加入了锻造工坊。

这也是墨老跟赵扶苏说,墨家是被捣毁了,但是墨技却传承了下来,成了秦墨。

这秦墨一脉就是以墨老那些人为主。

逃过秦军追杀的这些墨家弟子,他们各个武功高强,擅长厮杀。

他们人数有两百多人。

他们的战斗能力并不会比张良笼络的那些燕赵义士差。

他们两拨人凑在一块的五百多人,各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骨干中的骨干。

战乱一起,这些人就可以成为小队长,快速地组起人数过万的部队!

嬴政庄园,影卫急匆匆地进入到了庄园之内。

嬴政正拿着那把钢刀舞动着。

他的身型高大,舞动钢刀中,一股股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给人极大的压迫感。

他有着一张立体的长脸,五官端正,鼻梁高挺,一双炯炯发亮的眼睛。修长的眉毛、挺直的鼻梁,给人一种刚毅和睿智的感觉。

“陛下。”

影卫喊了一声以后,就在一旁候着,等着始皇帝舞刀结束。

“何事?”

始皇帝询问道。

“陛下。”

影卫回答道:“咸阳、关内各郡县的粮价都涨到了一石三千钱!”

“多少?”

始皇帝闻言一惊。

一石粮食三千钱!

他记得粮价不是一石三十钱的吗,怎么涨了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