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生八零:我的毛熊媳妇超会撩 >  第149章 因为我会相面

“你好,我们是连山村的人,听说你家收山货,所以就过来了。”

领头的年轻人看着王建国,说出了他们几个人的来意。

王建国一听乐了,他收山货,自然是不会嫌弃货多。

“我家是收山货,但我要先看看质量。”

王建国看着年轻人笑着道,他收货可是质量为先,质量不好可不收。

“质量没问题。”

“是的,我们都是拿最好的过来卖。”

“对,质量不好的我们都捡出去了。”

几个人一听王建国肯收货,立刻都笑着道,他们很清楚,质量不好的东西没人会要。

“好,那你们把山货都搬进来吧,你们放心,只要质量过关,我这里的价格比供销社会高一些。”

王建国收村里人的山货,价格也是比供销社高。

“呵呵呵,我们就是听说你这里比供销社价格高,才过来的。”

年轻人看着王建国,憨笑着说了一句,有谁不想自己的东西多卖点钱呢?

“兄弟贵姓?”

王建国看着这个年轻人很实在,笑着递了一根烟给他。

“谢谢,免贵姓赵,赵景玉。”

年轻人伸手接过烟,还道了一句谢,报了自己的姓名。

看着年轻人斯斯文文,很有礼貌的样子,王建国猜测他可能是下乡的知青。

因为山里人不会这么斯文,说话还这么有礼貌。

“兄弟应该是下乡的知青吧?”

王建国给赵景玉点着烟,笑着问了一句。

“惭愧,其他的知青都回城了,村里只剩下了我一个知青。”

赵景玉无奈的说了一句,同来的知青都回城了,只剩下了他一个人没回去。

其实他也很想回城,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还留在村里。

王建国也理解,知青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每个人的背影和家庭条件都不一样。

这两年绝大多数人都回去了,却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回去。

“理解,理解,其实暂时待在农村,也未必是坏事儿。”

王建国笑着安慰了一句,他能看出来,赵景玉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这时,和赵景玉同来的人,把一架马车赶到了门口。

车上装着二十多个大背筐,里面装着各种山货。

这时,大山和李二虎也走了过来,帮着王建国验货称重。

“你们的山货质量很不错,这样的货以后不管多少我都要。”

验完质量后,王建国笑着给了赵景玉几人一个承诺。

“谢谢,质量我们会保证,数量可能也会越来越多。”

赵景玉和其他几人一脸笑容,今天的山货可是多卖了不少钱。

回去后,村里其他的人肯定都会过来卖。

就在赵景玉几人要走的时候,王建国家的晚饭已经做好了。

“景玉兄弟,相见就是有缘,你们几位留下吃了饭再走吧。”

眼见几个人赶着车要走,王建国笑着开口挽留道。

他对赵景玉这个人很有好感,觉得他是个可交之人。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很奇妙,有的时候只是刚见了一面,便会觉得很投缘。

再者回去连山村有二十多里路,让他们饿着肚子回去,王建国也不好意思。

这就是东北人的实在之处,热情、豪爽、好客。

“这,不好吧,还是不了。”

听了王建国的话,赵景玉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他们几个人,早都被肉香味馋坏了。

只是第一次来到王建国家卖山货,咋好意思留下来吃饭。

“哈哈哈,你们不要客气,建国是个实在人。”

“是啊,只要以后多送些好货过来就行。”

李二虎和张大山,也笑着帮王建国挽留,他们也对赵景玉的印象很好。

“好,那我们几个就厚颜留下来吃顿饭。”

眼见如此,赵景玉也不再矫情,让人把马车拴好,便留了下来。

“景玉兄弟是哪里人?”

和赵景玉喝了一口酒后,王建国顺口问了一句。

“唉,从京城来的,现在回不去了。”

赵景玉一脸的无奈,叹了一口气,一口干掉了杯中的酒。

“兄弟,你要想开了,人不论在哪里都会活得很好。”

王建国知道,回不了城是赵景玉的一个心结,所以劝了一句。

“兄弟,有件事情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随后,王建国认真的看着赵景玉,他的心中有一个想法。

“王哥,有什么事儿你就直说吧。”

赵景玉看着王建国,或是也觉得和他很投缘,或许也有喝了酒的原因,已经改口叫哥了。

“是这样,我觉得你们来回往我家送货,路途远不太方便。”

“我想在你们村立个代收点,请景玉兄弟帮我代收山货。”

王建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能够看出来,赵景玉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

“王…王哥,你…你能信得过我?

赵景玉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王建国,要知道二人可是刚认识啊。

王建国就敢把代收的事情交给他,这让他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哈哈哈,兄弟,我信得过你,因为我会相面。”

王建国哈哈笑着,拍了一下赵景玉的肩膀,一脸神棍的模样。

看着王建国,赵景玉顿时觉得心里暖暖的,这种被人信任的感觉,让他想哭。

村里和他同来的几个人,听了王建国的话,一脸的羡慕之色。

同时也是一阵欣喜,那以后就不用这么辛苦的来回跑四十多里地了。

“没问题,只要你信任我,就绝不会让你失望。”

此时的赵景玉眼睛也亮了起来,不像之前的那样满脸无奈和颓废。

“哈哈哈,好,就这样说定了,我每天会派人去拉货给钱,但你要把好质量关。”

“而我会按照每天的收购量,给兄弟你提成。”

王建国当然不会让赵景玉给自己白干活,双方都挣到钱,这才是双赢。

“行,王哥放心,质量不过关我赔。”

赵景玉也不矫情,他知道这是王建国给他挣钱的机会。

随后,二人又说了一下收购的价格和品种。

在连山村成立代收点的事情,便这样定了下来。

在其他村立代收点,这是今天赵景玉他们过来后,王建国才决定的事情。

因为光靠自己一个村子的收购量,还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