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1950海量物资交国家 >  第170章 献礼车辆送达

“少山先生,近期可有时间?我是想去京城拜访一下。”

“哦,小刘啊,是有什么事情吗?”

“这不是商场要正式开业了吗,我想送份请柬过去,顺便也带了些礼品给国家啊。”

“你小刘可都是大手笔啊,这次准备了点什么?”

“也没什么,只是这一年来看到不少部里的人过来,乘坐的车子什么样的都有,我这次带了4千辆小轿车过来,送给你们平时办公代个步啥的。”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小刘是大手笔啊,4千辆汽车啊,这不合适。”

“哎,别啊,我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运到国内了,您可别不合适啊。”

“我是说不能白要你的东西啊。”

“瞧您说的,这几千辆车我还送的起。”

“行吧,我明天在办公室等你。至于车的问题我们回头再讨论一下。”

刘旭这次进京是带了不少人的,毕竟是要去挨个送请柬的,光刘旭一个人累死也送不完啊。各个分公司的经理全部出动。

这次刘旭一共带过来5千辆车,自己留了1千辆做为集团公司的用车,其他4千辆全部捐了出去。

刘旭打算用火车拉过去,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一个30节平板专列,要跑五、六十趟才能运完。

刘旭从运输公司和建工集团轻松就能找出4千个司机来,这还是京京的各分公司经理都是开自己的车。

刘旭让车辆机械公司的丁智杰跟铁道部要了一辆专列等着从京城往回拉人就行了。

第二天刘旭带着车队老早就出发了,这4千辆车开起来愣是排了20多公里,路上任何一个人见了都感觉非常的震撼。

可不是吗?这样一个一模一样的车队就是在后世都不一定能见到。更不用说这个年代了,简直是皇帝出行一般。

这些车又漂亮,尤其是打头的10辆礼宾车,跟这个年代的车就没法比,这个年代的车看哪个都像是甲壳虫似的。这种既霸气又大气的外观让人一眼就放不下。

两个多小时后,车队前车已经到了永定门,后边的车刚过通州的老城。

门口这里已经有人等着了,刘旭看到一个熟人李松涛将军。

“李将军,您怎么在这等着。”

“哈哈哈,我是专门过来等你的,我不但在总参工作还管着京城的卫戍区呢,城里也就我们的那个大操场能放的下你这4千辆汽车了。”

“那好,前边这10辆车就不用去那了,这是直接给上边的,剩下的都过去吧。”

“好好。”

说完后,两人又接着安排了一下,车队就跟着一辆军车吉普走了。

“刘先生,走吧,我坐你的车,少山先生还在等着你。”

刘旭连忙答应,然后他带着这10辆车向着心目中的圣地开去。

这地方刘旭在后世是想都不敢想的,以后回去跟人装逼倒是可以了。

在门口警卫检查了以后,就开着进去了,将车放好后,刘旭赶紧安排10个司机出去,让他们去火车站等大部队返回滨海。

而刘旭则被李将军带着来到了少山先生的居所。

“哈哈小刘啊,你那个商场我听说了,办的很好吗,据我们去看的同志说大部分商品都没见过啊。”

“其实这也是我有意为之,我这个商场的目的就不是卖东西,而是展示,就是要让所有老百姓明白以后的商品会是什么样子的,都有哪些东西,也让我们的各个工厂看看国外的同类产品是个什么水平,我们需要多久可以追的上。”

“呵呵,你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大家看看投资哪些工厂合适。”

刘旭一愣然后笑了起来:

“对对对,这才最主要的呢?我给商场的人交待了,以后但凡国内的有了付合要求的同类产品就会下订单采购,也就是说这个商品今后不再会进口,一直到国内能生产所有商品了,这个商场就可以当做一个批发市场来使用了。”

“好好好,你这个思路对的,一定要发展我们自己的制造业。现在西方那些国家对我们的封锁越来越严格了。除了毛熊阵营里的国家,其他我们能获取的国家不多,即便是你给经营之下的港岛,也进不来多少物资。”

“是啊,靠走私,又能有多大量呢。”

刘旭也不无感慨的说道。虽然现在港岛那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始终不如正常贸易的量来的大。

“你这里的渠道对我们很重要啊,尤其是那些先进的机械设备一定要经营好这条线,千万不要出差错。”

刘旭点头答应下来。

“您放心吧,我这条线不敢说万无一失,但应该是没关系的。”

这时,少山先生伸手道:

“拿来吧。”

刘旭一愣,有点不知所措。

“请柬啊,你不是来送请柬了吗?”

刘旭恍然大悟地说道:

“在外边车上,我这就出去拿。”

几分钟后,刘旭就抱着一大堆请柬进来了。

少山先生看了看最上边两份后,有点可惜的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领导今天没在,要不一定让你见见他,他早就想跟你聊聊了。”

刘阳心里这个激动,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你开业那天正好也是华北物资交流会开始的日子吧,呵呵放心吧,我会去的,其他的请柬放我这里吧,我安排人帮你送一下,你就不要一封封再去送了。”

刘旭巴不得这样呢。他可不想一封封亲自去送。

从少山先生这里出来后,他又来到了火车站,将所有人都送上火车后这才离开。

等他到的时候,火车已经到了,他没在关注自己这些员工,而是回到了办公室。

昨天商场那边给他反映一个事儿,他还没顾的上处理,那就是价格问题,试营业这段时间以来,普遍反映价格有点偏高。

刘旭计划晚饭后叫这些管理层来开个会商量一下呢?

价格问题要是处理不好,开业也会是个大问题。

“我这个价格的定价策略就是关乎最基础民生的还是定价很低的,比如针头线脑之类的东西,但是像可有可无一类的东西,价格就比较高了。”

“刘先生,不知道这样定价是有什么依据吗?既然摆上了货架那为什么不降低点价格,也能多卖一点东西啊,难道是因为进货价高吗?”

“呵呵,还有谁是这样的想法。”

刘旭看着下边又有七、八个人举手后,方才摆了摆手示意大家放下。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制造业相对薄弱,老百姓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你们想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是不是必需品?”

“高一点,低一点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百姓不会买,主要是不舍得买。那么我干脆提高价格杜绝了他们购买的想法。”

“要知道这些商品现在完全是靠进口,目前能起到展示作用就可以了,等到国内能够生产了,我们换上国产货,价格再降低。”

“这样做一是扶持了国内企业,二是让百姓有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三是起到展示作用让百姓开阔了眼界。”

刘旭说完后,大家才露出恍然的神色。

“当然如果有什么你们认为实在不合理的,咱们也是可以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