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  第113章 劫粮

王策傲然说道:“这次运粮的任务由本地的卫所精兵负责,就不劳你们担心了。”

“卫所军?”公孙治微微一笑:“……嘿嘿嘿,卫所官兵确实是精锐之师。既然如此,那就预祝王大人顺利解决灾情了。告辞!”

看着公孙治的背影,王策知道,吃了亏的临洮商会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从西安到灵武的路上,运送粮食的车队十有九八会受到盗匪的袭击。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来吧!

……

公孙治没有返回临洮商会,而是去了孔参将的府邸。

与王策那个破驿站的驻地相比,孔参将的宅院宽敞明亮、装饰奢靡,里面的仆人、丫鬟、侍卫,加起来多达四百余人。

虽然官商之间尊卑有别,但孔参将还是很热情,让公孙治陪着他一起吃着早餐。

摒退下人之后,孔参将低声问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公孙治洋洋自得:“大人放心,我们少东家果然惹得王策大怒,将少东家殴打了一顿,然后勒索了二十万斤粮食。”

“三天之内,王策就会把粮食运往灵武,他自称还请了卫所的精兵押送。”

卫所?

精兵?

公孙治和孔参将对望一眼,两人齐声大笑起来。

“乡巴佬就是乡巴佬!”孔参将笑得前仰后合:“公孙先生略施小计,他就乖乖上钩了。”

公孙治谦虚了两句:“大人过奖了……不过王策此人倒也有几分公义。此人不要银子,而要粮食,看来是真心想要赈灾了。在下用计谋暗算他,多少有些于心不忍啊。”

孔参将不屑的说道:“他只是胆小罢了!哼,他若真的直接向你们勒索银子,今天就是他的死期!唉,可惜,可惜啊。”

公孙治微微一笑:“大人不用担心……若是王策赈灾失败,到时候咱们狠狠的告发他,王策还不是难逃一死?”

“将军放心,二十万斤粮食,不论他们走陆路还是水路,都无法逃脱我们临洮商会的眼线。将军就请静候佳音吧!”

孔参将高兴的大笑起来。

……

第二天,一支车队离开西安,运送着二十多万斤粮食前往灵武。

两百三十多辆大车,在官道上缓缓前进,估计需要四天才能抵达灵武。

负责运送粮食的是把总宋万里,他麾下的人马由西安府的衙役、府衙的库兵、一些卫所的官兵组成,共计六百多人。

路上的行人看到全副武装的士兵,纷纷躲在路边避让。

当车队进入到灵武附近的时候,情况可就变了。

大量的饥民在运粮队附近游荡,眼中露出饿狼一般的神情。

负责押运的宋万里,与府衙的官员商议了一下,每天提前半个时辰扎营,并熬了米粥发放给周围的饥民,这才缓解了形势。

看着狼吞虎咽的灾民,府衙的官吏叹息一声:“明天就能到灵武了,但愿我们能够平平安安。”

宋万里冷笑了一下没说话。

夜里,运粮队就在野外露营,在府衙官员的强烈要求下,增派了双倍的岗哨。

累了一天,众人原本以为能够睡个安稳觉,没想到夜里被巨大喧嚣声惊醒了。

一个衙役满头大汗的跑过来:“将军,大人,不好了,有盗贼来抢咱们的粮食了。”

府衙的官员刚想说话,宋万里已经大声喊道:“贼军势大,快撤,粮食不要了,赶紧撤!”

宋万里这一声喊,负责运输的民夫、车夫,哭喊着逃掉了一大半。

西安府的衙役,还有府衙的库兵,也纷纷脱掉衣服,丢掉武器,准备混在人群中逃走。

府衙的官员急了:“宋将军,现在连盗贼有多少都不知道,怎么能就此逃走?”

宋万里沉着脸说道:“来人,保护张大人撤离!”

两个士兵架着府衙官员,跟着宋万里朝黑暗中跑去。

府衙官员一路叫骂怒吼:“宋万里!你这是临阵脱逃!我要禀告陈将军,将你军法从事!”

孔参将带着几个亲信,默不作声的朝着黑暗中逃去。

府衙官员渐渐感到有些不对劲。

这一路走来,不但没有盗匪拦截,就连其他的同伴也没有了。

宋万里甚至还在前面的树林中安排了两个亲信,带着马匹在那边等着。

显然,宋万里早就知道有盗匪回来,给他自己安排好了后路。

府衙官员正在思考该如何脱身,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

宋万里一剑刺在官员的胸口。

“你……”府衙官员嘶哑着说道:“宋万里……你必遭报应……”

脸色阴沉的宋万里拔出剑,一脚踹倒对方的尸体。

宋万里冷冷说道:“张大人不幸被盗匪所杀,尸体被盗贼分食,我们血战之后方才脱身……走吧,我们回西安!”

……

西安府衙门里,黄文志战战兢兢的看着面前的王策,低声说着目前的情况。

“启禀将军,按照您的吩咐,车队后面有五名捕快跟着,每天都会发来消息。”

“据报,昨天深夜,灵武附近盗贼四起,有上千人围攻车队。”

“守军未战先溃,而那些盗贼出手极为狠辣,民夫与衙役死伤惨重,竟无人能够逃脱!”

黄文志含泪说道:“将军,目前粮食已经被抢了!”

王策微微一笑:“被抢就对了……”

黄文志不解的看着王策:“啊?将军何出此言?”

面对黄文志的问题,王策只是笑笑:“黄大人不用多问,跟我一起去城外等着那些残兵败将吧。嘿嘿,尤其是那个宋万里,倒也真是心狠手辣的牛人啊。”

黄文志心里有些不解,但看着王策的脸色,多少也猜到了一些端倪。

西安府这边有不少善于捉拿贼人的捕头,为了王策的安全,黄文志带了三十多个捕头,可谓是精锐尽出。

在黄文志眼中看来,王策手下的战士只配备火枪和腰刀,简直就是胡闹。

火枪那东西,一旦被人杀过来贴脸格斗,连烧火棍都不如啊。

还是多带人,保护好王策这个“贵客”。

而王策骑着马走在前面,似乎没看到黄文志身后密密麻麻的跟班。

一行人离开西安郊外,来到了城外的十里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