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朝道光年间,有个小山村,村里住着一对王姓夫妇。男的壮实勤劳,常上山砍柴换米面;女的贤惠手巧,针线活计样样精通,也能补贴家用。日子虽清贫,但两人相濡以沫。可结婚二十年,肚子就是没动静。村里人爱嚼舌根,总在背后说三道四。夫妇俩压力山大,只好终日烧香拜佛,祈求上苍赐给他们一个孩子,好让祖宗在阴曹地府也能有个交代。
或许是菩萨显灵,或许是祖宗保佑,男人四十五岁那年,媳妇竟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可惜,女人因失血过多,撒手人寰。这下,一个大男人要拉扯两个刚出生的婴儿,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好在村里哺乳期的年轻媳妇们心善,时常过来搭把手。
按山里的规矩,孩子取名得找算命先生。某日,男人请来个有名的算命先生。几碟小菜下酒,招待得甚是周到。酒足饭饱后,算命先生让男人报上孩子的生辰八字。片刻之后,算命先生脸色骤变,连呼不好。追问之下,算命先生道出缘由:俩孩子命中相克,只能一个长大成人,另一个中途夭折。男人一听,心如刀绞,忙问破解之法。算命先生沉吟半晌,说只有一个办法:把其中一个孩子送到庙里出家,让他常伴佛祖左右,终日吃斋念佛,好替另一个孩子消灾解难。如此,两个孩子才能都活下来。
于是,他给俩孩子取名王天赐、王天宝。等到孩子五岁那年,王天赐就被送往了离家三十里外的一座寺庙。庙里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和尚,见天赐聪明伶俐,满心欢喜,正好收个徒弟,老来也好做个伴。这老和尚虽不显山露水,却满腹经纶,精通医术。
每年正月,王家都会带着天宝来庙里与天赐相见。时光荏苒,十五年转瞬即逝,俩孩子都长大成人了,长得一模一样。天宝在城里一个员外家做工,从小与邻居家的姑娘喜儿定了娃娃亲,准备第二年成亲。喜儿长得如花似玉,两人情投意合。
某日,喜儿和爹爹进城赶集,顺道去员外府看望天宝。员外府的少爷刚好从外面花天酒地回来,一见喜儿,顿起色心,欲纳她为妾。可听说天宝和喜儿早有婚约,少爷心生一计,派人在天宝的饭菜里下了慢性毒药。一个月后,王家接到噩耗,天宝死了。喜儿悲痛欲绝,山里人不懂医术,只道是得了急病。天赐得知兄弟遭遇不测,赶回家中一看,天宝明显是中毒而死。天赐怒火中烧,可苦于无凭无据,人家又有钱有势。
没几日,那少爷竟派媒婆带着聘礼上门,要强娶喜儿为妾。喜儿誓死不从。天赐回到庙里,将此事告知师傅。老和尚沉思片刻,道:“天赐啊,现在你兄弟已死,你还是还俗吧。一来可照顾父亲,二来可娶喜儿为妻。”天赐一听,连连摇头:“喜儿虽与兄弟未成亲,但我这么做也不合适啊。”老和尚语重心长地说:“你若想替兄弟报仇,只有这一个办法。”一听能替兄弟报仇,天赐自然应允。
几日之后,天赐下山回家,将事情缘由告知父亲。父亲自然同意,喜儿的爹爹也乐意这门亲事。于是,天赐和喜儿拜堂成亲。没几日,那少爷竟亲自带人上门抢亲。开门一看,只见喜儿身旁坐着天赐,少爷还以为是天宝死而复生,吓得魂飞魄散,当场晕厥过去,再没醒来。有人说他是被吓死的,也有人说他是脑溢血或心肌梗死,反正人就这么没了。
这正是:明有王法暗有神,作恶多端必遭惩。莫道有钱能使鬼,伤天害理事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