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重生四合院从悟性逆天开始 >  第149章 入图书馆

肖秋珍瞅着丈夫眼里重新燃起的光,心里头那叫一个熨帖。她往李保国碗里夹了块炖得酥烂的红烧肉,又给何雨水盛了碗玉米糊糊:"快趁热吃,瞧这肉炖的,保国今儿个可下了真功夫。"

李保国吧嗒着嘴,瞅着何雨柱扒拉饭的架势,心里头那点憋屈早散没了。"柱子,你这阵子刀工见长啊,昨儿个切的蓑衣黄瓜,纹路匀得跟尺子量过似的。"他放下筷子,抹了把嘴,"赶明儿师傅教你道'糖醋黄河鲤鱼',那才见真章呢。"

何雨柱嘴里塞着馒头,含糊应着:"哎,师傅您放心,我准保学好!"他瞅见雨水扒拉着碗里的青菜,小声说:"雨水,多吃点肉,不然长不高。"

小雨水眨巴着大眼睛,夹了块肉放进哥哥碗里:"哥哥也吃。"

肖秋珍看着这兄妹俩,眼圈儿有点发热。想当初柱子刚带雨水来拜师,丫头瘦得跟麻秆儿似的,现在脸蛋儿都圆乎了。她给李保国递了个眼神,俩人心里都明白——这徒弟没白收。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何雨柱抢着刷了碗,又把灶台擦得锃亮。"师傅,师娘,我带雨水去趟图书馆,上周就应下了。"

李保国点点头:"去吧,多看点书总是好的。记着早点回来,别让你师娘惦记。"

肖秋珍往何雨柱兜里塞了俩煮鸡蛋:"路上饿了吃,别省着。"

出了胡同口,何雨柱瞅见辆黄包车,赶紧招手。车夫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头戴毡帽,袖口磨得发亮。"师傅,去西城图书馆,多少钱?"

"两毛五,包您跑得稳当!"车夫拍了拍车座上的蓝布垫子。

何雨柱把雨水抱上车,自己坐在旁边。车子晃晃悠悠往前走,街边的景象一点点往后退。灰扑扑的砖房,墙根儿下晒着的被褥,还有跑着追蝴蝶的孩子,空气里飘着煤球味儿和谁家炖肉的香气。

雨水扒着车沿儿看稀奇,忽然指着路边喊:"哥哥,你看!"

何雨柱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路边支着个小摊,一个戴毡帽的手艺人正忙着熬糖。木担子一头是个转盘,画着十二生肖和各种花草,另一头是个小炭炉,上面支着口铜锅,琥珀色的糖稀在锅里咕嘟咕嘟冒泡,散发出甜丝丝的香气。

"想吃糖人儿?"何雨柱笑着问。

雨水使劲点头,小辫子晃得像个拨浪鼓。

下了车,何雨柱付了车钱,牵着雨水走到摊前。手艺人抬头瞅了瞅,脸上堆起笑:"这位同志,给孩子来个糖人儿?一百五一根,自己转图案。"

何雨柱摸了摸兜,掏出两张毛票和一张伍分的票子递过去。"来两根,让我妹妹转。"

雨水踮着脚尖,小手在转盘上轻轻一推。竹片做的指针滴溜溜转起来,最后停在个猴子图案上。"哥哥,我转到猴子了!"她高兴得直拍手。

"再转一个吧。"何雨柱摸了摸她的头。

这次指针停在了葫芦上。手艺人点点头,拿起小铜勺在糖锅里舀了半勺糖稀,手腕轻轻一抖,糖稀就像金线似的流了出来。他另一只手拿着竹签,在涂了油的青石板上飞快地勾勒。

何雨柱凑过去看,只见那糖稀遇冷凝固,没一会儿就变出个活灵活现的猴子。手艺人又用红食用色素点了眼睛,往竹签上一插,递给雨水:"丫头,拿好咯,别碰化了。"

雨水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又伸出舌头轻轻舔了一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哥哥,真甜!"

何雨柱拿起葫芦形状的糖人儿,忍不住也尝了一口。甜而不腻,带着点麦芽糖的香气,让他想起上辈子在纪录片里见过的老手艺。"师傅,您这手艺真绝,跟变魔术似的。"

手艺人笑了笑:"干了三十多年了,熟能生巧罢了。现在愿意学这手艺的年轻人少咯。"

俩人说着话,何雨柱忽然瞥见旁边墙根下蹲着个半大孩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糖人摊。他心里一动,又摸出一毛钱:"师傅,再给我来个最简单的,就给那孩子吧。"

手艺人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飞快地舀了勺糖稀,在石板上勾了个简单的糖棍儿,递给那孩子。孩子吓得一哆嗦,看看手艺人,又看看何雨柱,见他笑着点头,才怯生生地接过去,小声说了句"谢谢"。

何雨柱笑了笑,牵着雨水往图书馆走。雨水回头瞅了瞅那孩子,把自己的猴子糖人往哥哥身边凑了凑:"哥哥,那个小哥哥好可怜。"

"是啊,"何雨柱摸了摸她的头,"所以你要珍惜现在的日子,知道不?"

西城图书馆坐落在一条安静的胡同里,是座青砖灰瓦的老建筑,门口挂着块掉了漆的木牌,上面写着"西城图书馆"五个毛笔字。门口有两个石狮子,被摸得油光水滑。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哗啦哗啦"的翻书声。何雨柱整了整衣服,牵着雨水走了进去。一进门是个宽敞的大厅,墙上挂着领袖画像,旁边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厅两侧是书架,上面摆满了书。何雨柱扫了一眼,发现大多是技术类和理论类的书籍,像《钢铁冶金技术》《农田水利建设》《俄语入门》之类的,小说和文学类的少得可怜。

一个戴眼镜的管理员坐在柜台后面,正在整理卡片。看见何雨柱进来,抬头问:"同志,借书还是看书?"

"我们想看看书,"何雨柱说,"请问烹饪类的书在哪儿?"

管理员指了指左手边的书架:"那边第三排,不过不多,你自己找找看吧。"

何雨柱道了谢,牵着雨水走过去。书架是深棕色的木头做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纸张味。他一排排看过去,果然找到了几本烹饪书,大多是《家常菜谱》《食堂炊事员手册》之类的,封面都磨得起了毛边。

忽然,他眼睛一亮,在书架角落里发现了一本薄薄的线装书,封面上用毛笔写着《食珍录》三个字,看样子有些年头了。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翻开一看,里面是用繁体字写的菜谱,还有一些手绘的插图。

"哥哥,你看这个!"雨水忽然指着旁边书架上的一本书喊。何雨柱凑过去,见是本《少年儿童食谱》,封面上画着几个孩子围着餐桌笑。

"你想看这个?"何雨柱问。

雨水点点头:"上面有好多好吃的图画。"

何雨柱笑了笑,把书拿下来递给她:"那你坐这儿看吧,别乱跑,哥哥就在旁边。"

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翻开《食珍录》。里面记载了不少宫廷菜和地方名菜的做法,虽然有些术语他不太明白,但大致能看懂。比如"炙羊腿"要先用花椒、大料腌制,再用果木火慢烤;"蟹酿橙"要用橙子挖空,填入蟹肉蒸熟......

看着看着,何雨柱入了迷。这些古老的菜谱里蕴含着前人的智慧,很多做法和他现在学的都不一样,却能给他不少启发。他想起师傅说的国宴大厨,心想如果能把这些传统技艺融会贯通,说不定真能闯出点名堂。

正看得入神,忽然听见旁边有人小声说话。他抬头一看,见是个戴红领巾的小姑娘,正指着雨水的糖人问:"小妹妹,你的糖人儿真好看,哪儿买的呀?"

雨水得意地晃了晃手里的猴子:"我哥哥给我买的,在外面街上!"

"真羡慕你,"小姑娘说,"我攒了好久的零花钱,才够买半块糖。"

何雨柱听了,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看了看雨水手里的糖人,已经被舔得缺了个角,便说:"雨水,跟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雨水虽然有点舍不得,但还是点点头,把糖人递了过去:"姐姐,你也吃。"

小姑娘连连摆手:"不行不行,这是你的。"

"拿着吧,"何雨柱笑着说,"小朋友就要一起分享嘛。"

小姑娘这才不好意思地接过来,轻轻舔了一口,脸上笑开了花:"谢谢哥哥,谢谢妹妹!"

何雨柱看着她们俩凑在一起看图画书,心里暖暖的。他低头继续看书,忽然觉得,这图书馆里的时光,比外面的喧嚣更让人安心。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管理员开始收拾东西,何雨柱这才意识到该回家了。他把书放回原处,牵着雨水往外走。

"哥哥,明天还能来吗?"雨水恋恋不舍地回头望着图书馆。

"当然能,"何雨柱笑着说,"只要你乖乖听话,哥哥以后常带你来。"

走出胡同口,何雨柱又看见那个卖糖人的手艺人,正收拾担子准备回家。他想了想,走过去问:"师傅,您这手艺,收徒弟不?"

手艺人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收徒弟?现在的年轻人,谁还愿意学这个哟,又累又不挣钱。"

何雨柱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他知道,在这个年代,传统手艺正在慢慢消失。但他相信,只要有人愿意学,愿意传承,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就不会失传。

他牵着雨水的手,往家的方向走去。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边的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何雨柱抬头看了看天,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学好厨艺,还要把这些传统技艺发扬光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