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唐玄奘眼见眼前这位妖怪随手便将医典掷来,慌忙出声提醒。他疾步上前,躬身稳稳接住那卷珍贵的典籍。这医典承载着拯救黎民百姓的希望,若有丝毫损毁,都令他心如刀绞。

“大师,此刻便可查验此医典真伪。亦或,”孙悟空语带笑意,“差遣你的高徒携您前往附近村落,验证其中所述是否属实。”他心中暗忖:一个只知吃斋念佛的和尚,竟妄想与曾在天庭掀起血雨腥风、身为妖王之王的妖族族长孙悟空相争?实属不自量力。

唐玄奘紧握手中医典,强压下激荡的心绪,缓缓展开卷轴,开始仔细辨别其真伪。这卷医典的真假,将决定他是否还有必要继续西行求取真经。

“这位妖王手段当真了得,连师父都动摇了西行之心。看来,我老猪很快便能重返高老庄,重享那吃饱便睡、睡醒再吃的逍遥日子了,甚好。”猪八戒见连师父唐玄奘都流露出归意,低声自语。虽言需考虑,但相处日久,他早已能察觉唐玄奘此刻的犹豫,以及那目光深处一闪而过的决断。

“传闻中的妖王之王,五百年前横扫妖族无敌手,于人间肆意横行,在天庭掀起滔天血浪?今日一见,却令人大失所望。”孙悟空并未理会唐玄奘对医典的专注,他笃信经此一事,唐玄奘必将放弃西行,折返原路以救苍生。于是,他将目光转向眼前这个世界的“自己”——孙猴子。

“你这妖怪倒是伶牙俐齿。只可惜,任你如何巧舌如簧,我亦不会听信分毫。你区区一介妖王,岂是佛祖如来的对手?纵使你能蛊惑得这和尚神魂颠倒,又能如何?”孙猴子语气平静,“如来的无边法力,我心知肚明,绝非你可匹敌。虽不知菩萨罗汉为何未至,但我奉劝你趁早离去,莫要自取灭亡,落得个魂飞魄散的下场。”他忆起如来那遮天一掌的威能,正因心生畏惧,才不得不随唐玄奘踏上西行之路。

“你可知你我容貌为何有几分相似?只因,”孙悟空目光如炬,直视孙猴子,“我即是你,你即是我。区别在于——”

“你是佛门鹰犬,而我,乃妖族之主孙悟空!如来再强又如何?能一掌将我彻底抹杀么?”

“你可知妖族如今是何光景?一盘散沙!佛门遣唐玄奘西行取经,其意正在于将我妖族一网打尽。而你,竟甘心充作佛门爪牙,屠戮同族,何其可悲可笑!”

“三日后,我将于白骨山召集天下群妖,重立妖族,誓与天庭、佛门决一死战!此战,我或一败涂地,或被永世镇压。但无论如何,我孙悟空,既为妖族之主,便当以我辈热血,洗刷天庭佛门加诸我族千载的屈辱!”

“至于你,孙猴子,”孙悟空语气转淡,带着一丝疏离,“我无意强求于你。你欲行何事,悉听尊便。只望他日若于战场相逢,休怪我手下无情!”他亦想借此战,一探自身三阶巅峰之力,与那四阶之境的天帝、如来,差距究竟几何。

“住口!你不过一冒名顶替之徒,安敢盗用我妖王之王名号行事?!”孙猴子勃然大怒。在他眼中,此妖不仅僭越其名,更妄图建立妖族对抗天庭佛门,无异于自寻死路。他冷眼旁观,只待其魂飞魄散之日。

“我盗用你的名号?荒谬绝伦!”孙悟空厉声质问,“你可敢统御万妖?可敢率领族人向天庭佛门宣战?可敢再直面如来一掌?!”

“如今的你,畏首畏尾,苟且偷安,也配称孙悟空?我才是孙悟空!我是妖王之王,更是妖族之主!”

“眼下妖族凋零,无数同族沦为佛门奴役,此情此景你岂会不知?然你所作所为,却是向佛门摇尾乞怜,使我妖族颜面尽失!”

“你不敢为之事,我敢为!你不敢言之语,我敢言!面对如来你屈膝臣服,而我,将率我族奋起一搏,宁死不屈!”

“妖族,需要我这个族长!族人期盼我的到来,已等待太久太久!”

“此战乃种族存亡之战!我妖族生于天地间,宁可玉碎,绝不瓦全,誓不为奴!”

“孙猴子,你且离去吧。”孙悟空语气归于平淡,带着一丝怜悯,“唐玄奘大师心意已决,你的护法之责,到此为止了。”他终究念及眼前这“自己”乃是未遇机缘前的未来投影,虽鄙其行,亦不忍亲手灭之。

“你……你……!”孙猴子听罢,怒火中烧,然而目光触及对方那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神情,挣扎片刻后,终是颓然垂首,指节捏得发白,再也说不出半句反驳之词。愤怒于对方盗用其名是真,但内心深处,被镇压五百年的阴影,与初脱困时那份誓要复仇的狂傲交织翻涌,令他此刻竟感到底气全无。

然而,如今的如来,其威能更胜往昔,强大到仅凭一掌便险些令他形神俱灭。在生死存亡的绝境之下,他选择了屈服。自那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威震八方的妖王之王、万妖之巅的至强者,仅仅沦为佛门驱使的鹰犬——保护唐玄奘西行取经的大弟子。更可悲的是,他已成为双手沾满同族鲜血的叛徒。如今,既有妖王敢于担起他不敢承担的重任,统合妖族,誓与天庭佛门决一死战,他这个叛徒,又有何颜面置喙?孙猴子心中一片灰暗,忆往昔意气风发,看今朝狼狈不堪,只觉万念俱灰。

“孙悟空,是你赢了。如此不堪的我,确实不配再冠以‘妖王之王’之名号。枉我一直自欺欺人,原来,这便是昔日那些妖王欲除我而后快的缘由么?”孙猴子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如来,也是你赢了。你让我如今一无所有,身败名裂……哈哈,这便是报应么?”他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或者说,在那被封印的五百载岁月里,他曾设想过自己的结局:要么轰轰烈烈战死,要么意气风发地活着。却从未料到,如来手段竟如此狠绝——不仅击败了他,更将他化作诱饵,引诱昔日同袍前来诛杀他这个佛门的叛徒走狗!而他却一直欺骗自己,告诉自己唯有活着,才有机会复仇,才有机会报复如来。

“大师,不知这卷医典,可辨明真伪了?”孙悟空并未理会一旁颓然若失的孙猴子,以及明显畏缩不前的猪刚鬣和鱼妖沙僧。他看着神情激动的唐玄奘,含笑问道。

“公子这位挚友,实乃功德无量!此卷医典所载药性辨析、疾病疗愈之法,皆有章可循,逻辑严谨。然具体效用,贫僧尚需在后续时日中亲身验证。”唐玄奘郑重回答,随即恳切追问,“若其果真为真,则天下苍生自此便有了免受病痛折磨之希望!敢问公子,这位前辈高姓大名?贫僧定当广传其济世之功,使其事迹流芳百世!”他仅翻阅了医典数页,便已确信其价值非凡。那位呕心沥血着就此书的前辈,绝不该被世人遗忘。

“我那位好友,名为许仙。大师切莫忘记。”孙悟空答道,话锋一转,“观大师言下之意,似乎心意已决?看来,倒是小觑了大师的魄力与担当。”

“不过,”他语气转为严肃的告诫,“大师务必思虑周详。此事若为漫天仙佛所知晓,必将视大师为必除之敌。届时,我亦可能自顾不暇,恐难以为大师收敛遗骸,立一衣冠冢了。还望大师珍重自身,好自为之。”在孙悟空看来,漫天仙佛不直接一掌毙杀唐玄奘已算仁慈,佛门面对这颗失控的棋子,必将震怒至极。唐玄奘虽有壮志豪情,终究难敌大势,身死道消恐是必然结局。他自认并非有意坑害,路是唐玄奘自己选的——选择了背叛佛门之路,而非受他孙悟空怂恿。

“许仙前辈之名,贫僧铭记于心!”唐玄奘紧握手中医典,神色坚毅,“今后无论发生何事,皆系贫僧一人抉择,与旁人无涉。西行取经路途漫漫,贫僧选择此医典,唯愿人间从此再无疾苦。纵使佛祖降罪,此事亦由贫僧唐玄奘一力承担!”在他看来,这并非半途而废,而是寻得了一条更切实际、更可依赖的救世之路。即便佛祖因此震怒,他也要在身陨之前,设法将医典精髓传播出去。指望眼前这位妖王显然不切实际,对方虽言对人族无仇,却也绝无善意。这卷医典的价值,实在太过珍贵。

“这便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么?果然令人动容。”孙悟空由衷赞叹,“大师真令吾刮目相看。每个种族,都不乏此等舍生取义之英杰。他日若有缘,我当亲至大师坟前,敬上一炷香。”

“天色已晚,不便久留。大师,孙猴子,告辞。”孙悟空话音落下,身形化作一道冲天妖气,径直奔向白骨山方向。大唐和尚一行既已放弃西行,他的目的已然达成。接下来,他要直面的,将是整个天庭,以及那佛门巨擘——如来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