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看着这些干劲十足的干部,仿佛已经看到了关安县蓬勃发展的明天。
他拿起茶杯喝了口水,水温正好,就像此刻会场的气氛一样恰到好处。
李达康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转向县委宣传部长谢红艳。
"谢部长,宣传工作必须跟上。"
"要深挖关安的茶文化,把我们的茶故事讲活、讲透。"
谢红艳立即站起身,齐耳短发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县长放心,我们已经在策划系列报道。”
“会后我就让县电视台骨干去茶岭镇,拍摄采茶、制茶的全过程。"
她翻开笔记本:“另外,我们还准备在市报上发专版,把咱们关安茶叶的历史文化都写进去。"
李达康满意地点点头,他深谙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关安县的茶叶能否实现优质优价,关键在于如何讲好茶故事、做好茶文章。
在李达康看来,宣传推广不仅关乎产品销路,更是提升品牌价值、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这些看似简单的茶叶,经过包装宣传,身价就能翻上好几番。
就像他在官田乡时,把蔬菜打上"绿色无公害"的标签,价格就水涨船高。
"同志们"。
李达康站起身,声音铿锵有力:"关安县脱贫致富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张面孔:"希望大家回去后立即行动起来,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干部们个个摩拳擦掌,笔记本上记满了待办事项。
当李达康宣布散会时,几十号人"哗"地站起来,有几个心急的乡镇长已经小跑着去堵罗荣东了。
窗外,正午的阳光洒在县委大院的水泥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
李达康站在窗前,看着干部们三三两两地走出会议室,有的在热烈讨论,有的已经在打电话布置工作。
他知道,这场会议播下的种子,很快就会在关安县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这场会议点燃的不仅是干部们的热情,更是关安县二十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散会后,严武军快步追上李达康,压低声音道:"县长,有些工作想单独向您汇报。"
李达康微微颔首:"去我办公室吧。"
走进办公室,李达康示意刘学斌泡茶:"用前天从茶岭镇带回来的云雾茶。"
严武军双手接过茶杯,茶汤清亮,香气扑鼻。
他抿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好茶!难怪港商大老远跑来投资。"
他摩挲着茶杯,有些惭愧地说道:"我在关安待了这么久,竟不知道咱们县还有这样的宝贝。"
李达康靠在沙发上,笑着说道:"武军书记,这就像破案,关键是要有一双发现线索的眼睛。"
"那是!"。
严武军一拍大腿:"县长的眼光就是不一样!"。
他的脸上堆满笑容,眼角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
李达康坐直身子,正色道:"说吧,有什么事要单独汇报?"。
严武军从鼓鼓囊囊的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双手递上:"县长,这是县局人事调整方案,请您过目。"
李达康接过文件,仔细翻阅起来。
纸张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他注意到在局党委成员的推荐名单上有个熟悉的名字——县看守所所长吴大成。
这个在侦办王宏案时表现突出的老公安,祁同伟曾专门向他汇报过其功绩。
再往下看,刑警大队副大队长赵东来拟任大队长,并进入局党委。
李达康的手指在这个名字上顿了顿,此人不仅是严武军的得力干将,更是破获王宏案的关键人物。
严武军搓了搓手,斟酌着说道:"县长,这份方案是我和祁副局长反复研究后拟定的。"
李达康心领神会。
祁同伟是自己的亲信,严武军特意提到他,就是在暗示这份名单已经平衡了各方关系。
"就按这个方案执行吧。"
李达康合上文件:"尽快报市局审批。"
"县局现在空缺岗位多,不利于工作开展,要抓紧把班子配齐配强。"
严武军立即站起身:"请县长放心,我明天一早就亲自去市局汇报,绝不耽误工作。"
李达康又叮嘱了几句治安整治的细节,严武军一一记下。
临走时,这位公安局长敬了个标准的警礼,皮鞋后跟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办公室门关上后,李达康望向窗外。
县委大院的梧桐树上,几只麻雀正在枝头跳跃。
他拿起钢笔,在台历上圈出了下周的日期,是时候去市里汇报工作了。
这时,李达康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喂,是达康老弟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带着浓重乡音的声音。
"杜老哥!"。
李达康的语调顿时轻快起来,身子不自觉地往前倾了倾。
"听说你高升县社副主任了,还没来得及恭喜你呢!"。
电话那头的杜成哈哈一笑,声音透过电话线显得有些失真:"托老弟的福啊!”。
“上次官田乡的老同事们去关安看你,我正好在市里参加信用社的培训,错过了真是可惜。"
李达康仿佛能看到杜成那张黝黑的脸上挂着的憨厚笑容,他们曾在官田乡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老哥这是说的哪里话"。
"等忙完这阵子,我做东,咱们好好聚聚。"
杜成的声音突然变得喜气洋洋:"老弟,今天这通电话是专门给你报喜来了!"。
"哦?",李达康来了兴致。
"老哥有什么喜事?"。
"我女儿这个周末要结婚了!"。
杜成的声音里满是掩不住的喜悦:"想请老弟你来喝杯喜酒。"
电话这头,李达康的眼前突然闪过两年前明州的那场风波——吕少带着一帮人围堵他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他嘴角微微上扬:"恭喜了老哥,这杯喜酒我喝定了!”。
“时间地点?"。
"星期天中午,在明州市的味鼎楼。"
杜成顿了顿,又补充道:"就是解放路那家老字号。"
李达康拿起钢笔,在台历上重重画了个圈:"好,我记下了,一定准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