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水浒之开局干掉史文恭 >  第322章 亡国之势

金国大军,此时已经彻底乱套。

梁国将士抄起钢刀,冲杀过去,逢人便砍。

在这纷乱的战局之中,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金国步卒无奈,只能转过身去,撒开双腿,无奈奔逃。

两翼作战的金国骑兵部队,眼见中军的乱局,一时半会儿也摸不着头脑。

继续作战者有之,果断逃跑者有之,不一而足。

皇帝王小飞,情知此时大局已定,闲来无事,便继续拉开铁胎巨弓,狩猎敌军的将领。

不过那种特制的钢箭只有六柄,几下就射没了。

“贲儿,你也出去厮杀吧!”

“末将领命!”

在军中时,太子一直口称末将,这也是军规之一。

持续厮杀两个时辰之后,局势终于明朗。

梁国大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金兵无心恋战,他们想放下武器投降。

“不许投降,把武器捡起来!”

“不许投降,把武器捡起来!”

“不许投降,把武器捡起来!”

听到梁**人喊出的生硬的女真语言,金国的士兵,傻眼了。

他们终于感受到,什么是他妈的绝望。

这就是他妈的,绝望。

不能投降!

不能投降!

只能死在战场上!

面对如此绝望的情境,剩余的女真士兵,迸发出了最后的战斗意志。

但却,无济于事。

黄昏时分,太阳西斜,夜幕降临。

最后一个金国士兵,抄起手中的弯刀,对着北面家乡的方向,照准自己的脖子,来了一刀。

残阳如血。

三十万大军,自金国皇帝以下,全军覆没。

梁国士卒,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他们仰天长啸,尽情欢呼。

“大梁万岁!”

“大梁万岁!”

“大梁万岁!”

皇帝将手中的铁胎弓,递给五位壮汉,心情亦是无比的愉悦。

北方最强大的蛮夷,已经被打断了脊梁骨。

远东乃至整个世界的霸主地位,正在向梁帝国招手。

“传令下去,酒肉敞开供应,让大家伙儿好好开心开心。尸体……就等到明天再处理吧。”

“诺!”

……

千里之外,太原城。

在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位统帅的带领之下,杨志、李猛、刘唐、石秀、杨雄等大将,同来犯的金兵,展开了殊死搏杀。

战争已经持续了整整八天八夜。

在此役的三处战场之中,唯有太原战场,是正儿八经的城池攻防作战。

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香味,那是霹雳弹爆炸之后的副产品。

在与金国长达数十年的鏖战之中,几乎每一次的金兵来犯,太原都会成为战场。

这一次,更不例外。

在大战的间歇,后方的军报,传了过来。

鲁智深看完后,兴奋地直拍大腿。

“胜了,胜了!金兵三十万大军在德州城下全军覆没,另有十二万大军折在了岳飞和林教头手中!”

武松、杨志等人听后,均觉振奋不已。

李猛沉声道:“咱们也不能给那两路比了下去,本帅提议,将这个消息告诉所有的士卒,以鼓舞士气,随后出城作战,一举击溃敌军!”

石秀表示赞同:“是啊,咱们也不是泥捏的!智深长老,下命令吧!”

“好!洒家早就坐不住了。传令下去,全军出击!”

在后方胜利消息的鼓舞之下,太原守军的气势,节节攀升。

“咱们胜了!”

“金兵已经完蛋了!”

“哈哈哈,大梁万岁!”

胜利带来的勇气,是无可比拟的。

城门洞开,猛虎出笼。

攻城的金兵实在想不到,敌人居然会主动出击。

而且还都像喝了酒的疯子一般。

经过残酷的厮杀,太原城下的金兵,被杀得屁滚尿流,溃不成军。

鲁智深率军追杀三十余里,实在是跑不动了,方才罢休。

最终,太原战场,取得了斩首七万余的战果。

也就是说,三处战场综合起来,金国此次的兵力损失,将近五十万人!

那可是五十万青壮,五十万最宝贵的人口资源!

大金,要亡啦!

……

梁帝国的军队,利用最短的时间,将战场上的尸体进行焚烧和掩埋。

埋掉的自然是自己的袍泽。

烧掉的就是金人和敌方炮灰部队的尸体了。

随后狂飙突进,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之内,迅速将燕京、云州、辽阳三镇,收入囊中。

尤其是燕京城,作为金帝国的新首都,刚刚迁过来就莫了,真是天大的讽刺。

周边府县,也是一鼓而下。

脱离中原掌控数百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终于再度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消息传出,举国欢腾。

有不少的书香门第,男女老少尽皆焚香跪拜,望北而哭。

济州府辛赞大学士家中,便是例子。

在辛赞的主持下,一场隆重的祭祀活动,开始了。

大家都挺开心,辛赞老爷子更是喜极而泣,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唯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面带不忿。

他就是辛赞大学士的孙子,辛弃疾。

“小疾,你怎么不开心啊?”

“哼,收复燕云的功业,本该属于我!”

辛赞闻言,微笑着摇了摇头。

这孩子,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呢。

……

收复燕云之后,大梁帝国的军队,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金国境内的女真势力,早已变得风声鹤唳,根本无力阻挡梁军的攻势。

甚至,女真人连一个像样的皇帝,也难以拥立起来了。

在梁帝国凶狠的攻势之下,中京告破,上京亦告破。

尚且残余的女真贵族势力,只能向着松花江流域逃命去也。

其中最大的一支,便是从前线一路跑回来的完颜银术可、完颜亨。

二人麾下,尚存两万余建制骑兵。

可以说,完颜亮的错误决策,外加梁帝国大军的恐怖实力,将整个金国,彻底葬送。

与女真人的仓惶狼狈不同,大梁帝国上上下下,开心得跟过年一样,

在蛮族统治下生活了几百年之久的北方汉民,更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开心得跟出狱一样。

对于新纳入的国土,还是按照以往的惯例,设置官府进行管辖。

由于脱离中原太久,有些地区的风俗习惯,已经有些胡化了。

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才能将整体风气扭转回来。

而那些逃到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残部,皇帝王小飞,并不打算放过他们。

打蛇不死,必有后患。

必须将女真人连根拔起才行。

要知道,深山老林之中的女真部落,其生命力可是很顽强的。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要是留了根儿,日后崛起个什么努尔哈赤皇太极什么的,可就不好玩儿了。

必须要将他们扼杀在摇篮之中。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皇帝派出岳飞、林冲、花荣,率领四万精锐铁骑,留在东北地带,继续与残敌周旋。

这地方冰天雪地,大军排布不开,只能以精锐骑兵进行搜寻和坚守。

其他参战的主力,则陆续返回了各自的驻地。

至此,盘踞在帝国北方的两大蛮族势力,西夏和金国,被收拾得差不多了。

帝国的国土面积,也整整扩充了一倍有余。

而蒙古高原上的蒙兀部落,现在也都较为听话。

帝国北方的敌人,就剩下西域的西辽和残夏了。

等大梁将金国的遗产吸收干净之后,就可以继续向西进发,彻底剿除边患。

同时将大梁帝国的荣耀和故事,进一步播散到西域和中亚地区。

……

布置完北方事宜,皇帝和众位大臣,返回济州府继续办公。

金国势力被剿灭,北方的防务,骤然轻松下来。

皇帝王小飞的主要精力,也从军事转向了民生。

随着领土的骤然扩张,所需要进行的统筹管理的难度,也随之上升了。

接下来,还是得继续修路。

管理庞大的帝国,没有一个合用的交通网络,是绝对不行的。

皇帝持续加大对科技院的投资力度,希望他们能进一步改良水泥等建筑材料的配方,加快工程速度。

除了道路修筑之外,中央还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放到了医疗和教育上面。

医疗的重点,是尽快提升人口数量。

说白了,就是鼓励大家多生育。

要发展经济,要开展大工程,要开拓海外殖民地,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是绝对不行的。

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也不容忽视。

经过计划,由中书省牵头,预计在两年内,要在全国较为重要的城市,开设三十所的大书院。

这三十所书院,要开设初级、高级两档课程,同时要能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和技能证书。

对标的,正是后世的大学。

除了大学之外,还要根据各地的情况,建设公办的小学、中学。

这又是一个大工程,恐怕要经历数十年的光阴,方可建成。

不过国家现在重要的战事已经结束,经济发展也是稳步推进,总算是有钱有精力来管理这些事情了。

……

对金国的军事行动结束一年之后,闻焕章和种师道二人,因年事已高的缘故,向皇帝递交了辞呈。

皇帝批示之后,给这二位赐予了丰厚的财物和宅邸,供他们颐养天年。

闻焕章就生活在济州府内。

而种师道更喜欢西北的环境,便搬到了长安居住。

有些将领不愿做官的,也递交了辞呈,被皇帝一一照准,回归了平静的生活。

如此一来,梁山便彻底成为回忆。

梁山聚义至今,一百零八将,还在岗位上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只剩下三十多人。

有些退休比较早的,诸如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夫妇俩,他们的餐厅都已经开了好多家分店了。

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与自己的战友们相比,皇帝王小飞的精力,还是一如既往的旺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身为修道者,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异于常人。

而其他将领之中,戚少商和燕青,也在各自夫人的影响之下,同皇帝一道,迈入了修道者的行列。

他们的寿元,相较于常人,也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

这也意味着,他们能为帝国服务更长的时间。

……

平灭金国之后,原来的东京府,也改回了原来的名字:辽阳。

这里,现在是岳飞大军的驻地。

塞外苦寒,跟着岳飞的骑兵士卒们,很是吃了一番苦头。

被冻伤者大有人在。

经过休整之后,大部分也都恢复了健康,继续进行搜捕残余女真骑兵的任务。

将士们在前线受苦,负责后勤的官吏们的日子,也不好受。

其中,就包括秦桧。

说也奇怪,自从来到军中之后,秦桧觉得自己的人生被按下了暂停键。

其他的同僚们升的升,迁的迁,走的走,现在就剩自己一个人了。

好在主帅岳飞,对自己还是挺不错的。

秦桧经常被赏赐财物,就个人生活而言,还是相当富庶的。

长此以往,秦桧也算是想明白了。

自己恐怕是无意间得罪了某个大人物,所以才被压制在了边关之中,不得寸进。

想通之后,有些事情也就无所谓了,得过且过呗。

……

岳飞和林冲经过商议,将麾下士卒分成几百人不等的小队,沿着松花江流域广泛搜索,企图找到完颜银术可大军的踪迹。

这一带原本就是女真部落的聚居地,骑士们在搜寻过程中,但凡碰到女真人,无论男女老少,先通通抓起来,然后押解到辽阳府,加入工程队干活。

大梁帝国既然占据了金国故地,那也不能放着不管。辽阳府就是下一步准备进行大规模建设的东北重镇,需要大批量的人力。除了进行雇佣之外,直接利用当地蛮夷的人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经过数月搜索,岳飞逐渐意识到,松花江流域并没有金兵主力。

之前传出来的所谓的大军踪迹,肯定是完颜银术可散出来的假消息,用以迷惑敌军。

而且除了完颜宗弼率领的金兵之外,其他的金国贵族,好像在一夜之间,也都消失不见了。

他们去了哪里呢?

是不是自己寻找的方向出了大问题?

岳飞无奈,只能找到负责北地情报的金毛犬段景住,向他请求帮助。

段景住一边组织谍报人员打探消息,一边将这里的情况上报给京城的锦衣卫。

锦衣卫首脑燕青,将各路消息汇总之后,来到御书房,找皇帝汇报。

听着燕青的汇报,皇帝王小飞心中,也是奇怪不已。

难道这群金人生了翅膀不成?

“燕青,要给北边多派一点人,一定要找到女真残余势力的下落。打蛇不死,必有后患,我们一定要彻彻底底地消灭金人!”

“是!陛下,要不要我亲自去一趟?”

王小飞想了想,眼下的东北,确实需要燕青这种多面手的将领,只有岳飞和林冲还不够。

“也好,麻烦你了。有消息的话,及时递送过来。”

“诺!”

燕青走后,中书令吴用,检察院院长柳正,外交部长裴宣等重臣,又联袂来找皇帝。

和他们三个一起过来的,还有新近被提拔的萧嘉穗、辛文郁等官员。

由于闻焕章退休,所以需要从下面选拔官吏进入中枢工作。

经过商议之后,萧嘉穗和辛文郁,正式成为中书省的侍郎,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处置之中。

其中萧嘉穗是从地方提拔的官员,辛文郁则是大学士辛赞的儿子。

辛文郁,就是未来文豪辛弃疾的父亲。

大家聚集起来,找到皇帝。

商议的主要议题,是北方占领区后续的治理工作。

其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让金国的遗民,认可大梁帝国的统治。

现在北方的人口结构之中,大约一半左右是汉人。

汉人自不必说,那都是一家人,同文同种。

而剩下的一半,都是以前的蛮夷,各种人都有,像奚人、契丹人、渤海人、不一而足。

之前金国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平日里欺压其他种族的百姓,将他们当成牛马一样的奴隶。

到打仗的时候,就把非女真族的人编成炮灰军团,扔到战场上进行消耗。

现在是梁帝国统治时代,自然不会像金人那样的野蛮。

皇帝问道:“根据你们初步的调查,北方蛮夷之中,认可我汉家文化的人,能占到多少?”

吴用道:“还是挺多的,至少能有四成左右。金国连着几位皇帝都喜欢汉家文化,我们前些日子在战场上击毙的完颜亮,据说还是个大诗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