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360章 最终放弃寻找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若真要说异常,便是吕布。

据锦衣卫的消息,吕布近期常与司徒王允往来,甚至受邀至其家中用餐。

对此,王允似乎表现得很积极,这有些出人意料。

毕竟王允一向看不起武夫,而吕布不过是边境出身的将领,按理不该受如此重视。

即便董卓对王允颇为看重,也不像是王允会主动示好的性格。

此事或许值得留意。”

玄武说完,刻意避开了关于刘协的话题。

林枫深知自家主公对汉献帝刘协的态度,就是想除之而后快。

但动手的人不能是自己,至少表面上不行,暗地里则另当别论。

他早已设想了刘协的各种死法,比如借刀杀人或死于乱军之中。

当得知吕布与王允频繁接触时,林枫嘴角微扬,机会终于来了。

他清楚,王允曾凭借与吕布的良好关系,借助貂蝉实施连环计,最终导致吕布杀害董卓,这一计策被称为“连环计”

此计精准抓住了董卓和吕布好色的弱点,使董卓就此覆灭。

然而,王允因击败董卓后态度傲慢,拒绝接受李傕、郭汜的投降,导致长安失陷,自己也落得悲惨结局。

林枫听到王允再次接近吕布时,意识到历史可能重演。

但他疑惑的是,如今貂蝉已成为自己的夫人,王允又会找谁来扮演这一关键角色?

要胜任此角色,首先需要绝世容颜以吸引吕布和董卓,其次还需智慧谋略,在二人间周旋而不露痕迹,从而引发他们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女子实属罕见,林枫思虑良久,最终放弃寻找。

王允已按历史轨迹行事,董卓死后关中势必动荡,凉州兵或将趁势而动,给刘协带来致命威胁。

此时,驻扎汉中的薛仁贵地位凸显。

汉中北接关中,与长安咫尺之遥,经子午谷、斜谷等地可直捣长安。

若薛仁贵缓慢推进,时机成熟时突入秦岭,配合林枫从汉阳郡出击,攻占潼关直逼右扶风,关中便唾手可得。

林枫对玄武叮嘱道:“近期需密切监控吕布与王允,每日汇报小情,每三日呈大情。”

他预感长安局势不稳,“关中大乱之时,便是我们夺取沃土良机。”

同时,他让玄武携带亲笔信至汉中,确保薛仁贵依计而行。

“务必亲手交付,不得有误。”

玄武领命而去,对林枫的信任坚定不移。

林枫写好信件密封妥当,郑重交予玄武,再次强调使命的重要性。

玄武接令后恭敬行礼,随即匆匆离去。

军情紧迫,不容耽搁,稍有迟疑便可能错失良机,悔之晚矣。

林枫眺望远方,低声说道:“快来吧,让风暴更加猛烈些。”

又自语道,“越混乱越好,这是天赐良机。”

益州,阆中,张任率十万益州军至此。

西凉军攻占汉中后,薛仁贵并未隐瞒消息,虽尽力封锁,但此事终究流传开来,只是偏远之地尚未知晓。

探子飞马来报:“大事不好!将军,汉中被西凉军攻占了!”

张任勒马停步,询问详情。

探子喘息片刻,断续说道:“将军,汉中失守,并非张鲁所为。”

汉中易主的消息传来,张任震惊不已,急忙询问:“汉中是怎么失守的?谁是幕后推手?”

他列举了几位可能夺取汉中太守之位的人物,却没想到探子带来的消息让他大吃一惊。

探子报告说:“将军,汉中并非内乱所致,而是外敌入侵。”

接着详细描述了西凉军前锋李存孝的行动。

李存孝率领先锋军迅速攻占阳平关,继而向东推进,直逼南郑。

汉中守将杨任率五万大军迎战,却在一夜之间被李存孝偷袭得手,导致主将重伤,副将阵亡。

随后接替指挥的张鲁之弟张卫同样难敌强敌,战败被杀。

面对李存孝的强大攻势和心理战术,汉中守军最终选择投降,张鲁也因此悲愤交加,一命呜呼。

自此,汉中完全落入李存孝之手。

听完这番话,益州众将一片寂静,张任更是神情复杂,眼中透露出震惊、恐惧与深思。

西凉军的突然介入无疑是一场灾难,他们的庞大兵力足以让任何势力胆寒。

汉中失守对益州而言无疑是巨大打击,因其作为北方屏障,一旦沦陷,益州将直接暴露于西凉军的威胁之下,防守能力大幅削弱。

面对这种情况,即使是一向坚毅的张任将军也不免陷入焦虑。

他虽心知不妙,却又不愿直面现实。

“你确定汉中已落入敌手?消息是否准确?”

张任追问,语气中透着难以置信。

“千真万确,附近几县早已流传开来。”

对方肯定回答。

得知真相后,张任迅速召集军队,下令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尽快抵达汉中查明情况。

三天后,汉中城内,薛仁贵接获密报。

玄武完成使命即将离开,却被婉拒入席休息的机会。

尽管如此,薛仁贵仍坚持派亲兵相送,以此表达尊重与诚意。

薛仁贵作为一位智谋兼备之人,深知与同僚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在玄武离开后,他拆开信封仔细阅读,很快便明白了主公的战略意图。

主公的计划令薛仁贵深感钦佩,这种深远的布局和谋略令人折服。

让人意外的是,在所有人都以为目标是益州时,主公却突然转向关中。

这一决策堪称神来之笔,既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

原本西凉军的行动方向已十分明确,眼看就要进攻益州,甚至已经攻占了关键节点汉中。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大局已定时,主公却果断放弃原计划,转而发起对关中的攻势。

这一招声东击西不仅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而且极具迷惑性。

在汉中刚被攻克的敏感时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益州方面的高度警觉。

此时发动佯攻,必然能够牵制住对方的注意力,而真正的主攻方向——关中,则能趁虚而入。

由于西凉军先前的军事部署早已让外界误以为他们志在益州,因此这次战略转移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一旦此计成功,关中腹地将迅速落入掌控之中,长安更是首当其冲。

占领长安就意味着掌握了整个关中的核心区域。

难怪主公特意安排他从斜谷进军,直逼长安城下。

斜谷位于地图一角,字迹微小几乎被忽略。

薛仁贵惊叹于主公对这一隐秘路径的了解。

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斜谷出口离长安仅百里,地势平坦无险阻,是突袭长安的理想之地。

商议中,众将一致认可此计,认为其巧妙把握了时机与人心。

最终决定暂缓攻打益州,集中力量布局关中。

薛仁贵刚准备部署战略,李存孝便主动请缨,表示愿率军北上攻取长安。

其他将领见状也纷纷请求出战,却被薛仁贵婉拒。

他坚定表示此战由自己亲自领兵。

众将士苦劝不已,认为主帅不应冒险冲锋陷阵。

然而薛仁贵态度坚决,强调此决策基于深思熟虑。

他指出李存孝虽武艺超群,但需留守汉中震慑益州军,同时作为疑兵迷惑诸侯。

而自己初入军界,尚不为人熟知,北上长安不易引发敌方警觉。

此外,此行极可能遭遇吕布,需有人能与其匹敌。

虽然自身非顶尖高手,但也足以自保。

综合考量,唯有薛仁贵同时具备低调身份与相当武艺。

众人听罢默然,认可他的判断。

毕竟在整个东征部队中,无人能兼顾这两项特质。

薛仁贵亲自率领军队北上长安,李存孝则留守汉中以震慑益州军。

因斜谷地形复杂,大军难以通行,薛仁贵决定将三万兵力分成三批,分头穿越斜谷。

每批兵力一万,行动缓慢以确保安全,每人携带半月干粮以防万一。

一切准备就绪后,薛仁贵悄然离开汉中,朝秦岭方向进发。

与此同时,在薛仁贵秘密行军之际,天道金榜更新的日子来临。

林枫近期收获颇丰,不仅招揽了东汉末年的顶级谋士郭嘉和荀攸,还迎来了壮年时期的黄忠加入西凉王府。

黄忠的武力值仅次于吕布,与典韦在步战中不分伯仲。

他的到来让林枫十分欣喜,尽管系统显示他对自己的忠诚度已达顶峰,但林枫依然热情款待,展现其身为领袖的风范。

同行的还有黄忠的子女——女儿黄舞蝶和儿子黄叙。

黄叙表现得从容自信,向林枫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黄叙自称与父亲一般,对林枫忠心耿耿。

令林枫惊讶的是,黄叙竟已达到二流武者的水准。

要知道,黄叙幼时体弱多病,生活都难以自理,即便因服用了洗髓丹而康复,也难以想象他能拥有如此实力。

林枫查看黄叙的属性面板,发现武力值高达86,巅峰可达103,还可继续提升。

这让林枫感到震惊,尤其是看到黄叙的天赋“早夭”

虽因先天不足可能活不过十五岁,但若能改变命运,不仅能达巅峰,甚至更进一步。

这解释了黄叙为何如此特别,也解答了他如何突破常理成为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