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形略瘦的男子开口。

随后众人纷纷自我介绍。

“我叫黄猴,也曾为守军效力。”

“我是刘大……”

不多时,甘宁分派任务,众人即刻投入训练。

有了这些助力,甘宁肩上的压力顿时减轻许多。

曹晚见练兵成效显着,认为进攻时机已近。

“对了,浔漓城那边探查得如何?”

他问身边的郭嘉。

“回陛下,使者应当很快归来了。”

“收到消息后,臣必第一时间禀报。”

郭嘉答道。

曹晚点头,继续关注演练进展。

半个时辰后,远处江面浮现数艘战船。

曹晚初时一怔,待战船靠近,瞥见魏字大旗,随即放声大笑。

郭嘉亦随之莞尔。

江面之上,几艘魏旗战船映入眼帘,曹晚与众人大笑。

战船渐近,庞统与曹仁立于前。

甘宁等人见战船靠近,笑意盈盈。

待船靠岸,庞统与曹仁率众下船。

“参见陛下。”

众人向曹晚行礼。

“免礼。”

曹晚示意众人起身。

“此等战船,堪称上乘。”

曹晚抚须赞叹。

“启禀陛下,此为首批八艘战船。”

“后续将有更多战船交付。”

庞统禀告详情。

“仅是首批?!”

听罢此言,曹晚略显惊愕,旋即仰天长笑。

“哈哈哈哈哈!!”

“妙极!妙极!”

“若依此发展,看那东吴有何能耐与朕争锋。”

此刻曹晚志得意满,东吴已在魏军面前溃不成军。

见曹晚开怀,众人皆露喜色。

“今日朕心甚悦。”

“今晚设宴庆贺。”

曹晚当下下令。

“诺。”

众人领命退下,郭嘉随即安排事务。

众人各自分派工作,忙碌不已。

曹晚倚坐一旁,品茗观景,唇角微扬。

局势愈发明朗,曹晚心境愈佳。

遥望远方,曹晚伸手,仿若天下尽握掌中。

此时,山阴城,王宫。

“何人可告知孤王,这是何意?!”

殿内,孙皓暴跳如雷。

孙皓震怒,群臣纷纷跪地战栗。

“不到一月,又失五城。”

“何人可告知孤王,这是何意?!”

“两座城池的百姓与守军已尽数归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面对孙皓的质问,众人皆沉默无言,不知如何作答。

“回禀大王,如今各地多有响应魏军之声。”

张布低声道出近期所闻。

“何以至此?”

闻言,孙皓面色愈发阴沉。

“据属下查探,因建业城之变,吴人对魏军的敌意有所消减。”

张布谨慎回应。

孙皓闻言紧握双拳,神情愤怒。

“该死的魏贼!竟敢在我吴地如此放肆!”

“你们平日都在做什么?竟任由魏军掳掠我吴民?”

孙皓目光如炬,直视众臣。

众人感受到其威压,愈加惶恐。

“诸葛诞,新军操练得如何?”

孙皓转而看向诸葛诞。

“启禀大王,新军现已能娴熟运用舟船器械。”

听罢此言,孙皓神色稍缓,倚坐椅上。

“然……”

“但”字方出,孙皓目光骤厉。

诸葛诞心头一凛,颤抖着续道:“然战船操控仍欠灵活,难以迅速避险。”

“接令后行动迟缓。”

孙皓眉头微蹙,问道:“还需多久可成?何时可赴战?”

诸葛诞思索片刻,答曰:“回大王,约莫一月足矣。”

“好,此乃汝言。”

“一月之后,本王亲率大军伐魏。”

“定要收复沿江诸城。”

“此番必雪前耻!”

孙皓话语间满是怨愤。

众人知其心绪不佳,欲求宣泄,遂屏息静气,不敢妄动。

“今日暂且散会。”

“所有人回去后,务必稳定民心。”

“本王不愿再听闻任何投降的言论。”

“若还有人提及此事,后果自行承担。”

孙皓话毕,转身离去。众人齐声应诺,直至他身影消失,才逐渐站起。

缓过神来,众人深深吐出一口气,如释重负。然而此刻,每个人心中都盘旋着同样的疑问。

如今吴国民心浮动,只因建业城之变。魏军入驻后,非但未使局势恶化,反而令建业城渐入佳境。这使得部分百姓对吴国的信任大打折扣。

起初,许多人对此嗤之以鼻,毕竟魏军的威名天下皆知。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传闻涌现,动摇了他们的信念。更有甚者,亲自前往建业城验证真相。这一行归来,他们满心感慨,开始劝说亲朋好友追随魏军的脚步。

官员们焦虑万分,却无力阻止民众自由出入。强行干涉只会激化矛盾,加深百姓对朝廷的不满。

……

“诸位,眼下有一难题亟待解决。”

“容我说几句。”

“战局紧迫,某些政策不妨适度调整。”

众人闻言,面露难色,眉头紧锁。

见状,张布苦笑着摇头叹息,继而正色道:“诸位,请三思。是选择暂时让步,争取长远稳定?还是固守眼前利益,牺牲未来?”

众人沉默思索,张布与诸葛诞随即离开。前者直奔王宫,后者则赶往校场。

大殿之内,众人依旧神情恍惚,陷入沉思。

众人似有所悟,随后逐渐散去。无人知晓他们究竟明白了些什么。

王宫,书房。

张布正在调制茶水,孙皓则在揉着眉心。

“大王,请饮茶。”

张布端上泡好的茶递给孙皓。

孙皓轻啜一口后问道:“你说朕眼下该做何事?”

此言令张布一时语塞。当下局势复杂,他亦无计可施。

面对孙皓的询问,张布一时难以作答。

见张布陷入沉思,孙皓眉头深锁。

片刻后,张布开口道:“大王,魏军正在加紧训练水军。”

“不如趁其尚未熟习水战之时发起一次试探性进攻,以探明敌情。”

听罢张布之言,孙皓犹豫难决。

虽吴国急需一场胜仗提振士气,但贸然出兵难免会对魏军驻地造成损害。战后的修复工作无疑会加重孙皓的负担。

“不如传诸葛将军前来商议。”

孙皓随即派人去请诸葛诞。

不久,诸葛诞匆匆赶来。

“不知大王急召所为何事?”

诸葛诞满是困惑地望着孙皓。

“诸葛诞,吾与张布认为,魏军尚不精通水战,应趁机发起攻势。”

“不知汝意下如何?”

张布将心中想法告知诸葛诞,盼其支持。

诸葛诞略作权衡后答道:“此策可行。”

“军心低迷,亟需激励。”

诸葛诞表态支持,张布倍感欣慰。

孙皓听完诸葛诞的话陷入沉思。吴国久无振奋士气之举,连诸葛诞都坦言士气低落,可见军心涣散。而魏军水师尚未完备,吴国水军实力尚存,正是扭转局势的良机。

尽管分散于各城,集结后亦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然而,若要集结,各城的守备便会削弱,此乃孤注一掷之举。

一旦此战失利,吴国将陷入重重困境。

在新兵尚未完全练成前,吴国更难抵御魏军,部分城池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秩序。

“诸葛诞,目前可调动多少兵力?”

“尽量不影响各地的情况下。”

孙皓仍心存顾虑,毕竟若失败,后果将危及吴国根本。

诸葛诞思虑片刻,面露难色道:“依现状,顶多一万。”

“其中五千为正在操练的新兵。”

听罢此言,孙皓与张布皆神情凝重。

“如今我军兵力竟已如此薄弱?”

张布满是不信。

自建业城之事传出并获证实后,

各地百姓纷纷自发组织反抗。

致使诸多城池抽调更多守军。

诸葛诞神色黯然,孙皓听闻亦觉沉重:

“不少百姓如今以为归降魏军便可免死,甚至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因此多地百姓踊跃反抗守军。”

“更有守军被策反。”

诸葛诞越说,孙皓脸色越差。

吴国竟已至这般境地?

孙皓决意一搏,毅然道:“集结军队,向魏军发起进攻。”

“挑选守军稀少之处直接撤离。”

“待击退魏军后再夺回这些城池。”

“此番定要让魏军知晓我吴国并非易与之辈。”

孙皓此刻战意高昂。

身旁的张布与诸葛诞感受到他强晚的战意。

随即二人领命,三人取来地图商议放弃哪些城池的防御。

不久便将距离建业城较远的城池纳入计划。

经三人商议,一支三万的部队就此组建。

“诸葛诞,立刻派人出发。”

“迅速完成集结,五日后发起进攻。”

“我要让魏军从此再不敢轻启水战。”

孙皓说完,两人立即着手布置战事。

张布和诸葛诞随即离开,朝校场走去。

不久,诸葛诞便派遣使者前往各城征召兵马,筹备攻打渡溘城。

众人皆知此举旨在彰显吴国实力,因此诸葛诞开始筹备作战所需。

张布也全力协助调配吴国资源,只为赢得一场辉煌胜利。

吴国再度活跃起来。

与此同时,在渡溘城的魏军中,

戌时,曹晚与众将士正庆贺胜利。

“首批战船已经完工。”

“水军亦具备了作战能力。”

“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对吴国展开最终攻势。”

“拿下吴国,诸君皆是功臣。”

曹晚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愿为陛下效力。”

底下众人齐声响应,声音嘹亮,传遍全城。

许多百姓听见这豪迈之言,内心涌起共鸣。

曾几何时,很多人惧怕魏军,因其威名显赫。

然而真正接触后才发现,魏军不过是有血有肉、性情真实的战士。

他们会喜会悲,也会困倦劳累。

他们与普通百姓并无二致,唯有面对生死时的从容不迫。

无畏生死,只顾向前,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