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极为自私之人,不容许任何人超越自己,无论大宗师还是神妙皆不行。

庆帝推动此事并非真心对付五竹,而是欲挑起双方对立。

唯有彼此敌对,方需第三方调停,而这第三方之位恰由高坐龙庭的庆帝占据。

他可俯瞰裁定大宗师与神妙,这景象意义非凡。

以往,大宗师与神妙似凌驾于皇权之上,若庆帝达成此愿,将是空前绝后的旷世之举,所有权力尽归其身。

纵使笵彬明了此点,亦无力扭转,只能配合,因不愿撕破脸。

这才是最高明之计,纵使识破亦无可奈何。

天下第一,笵彬!

“兄长……”

笵贤于笵彬动身前找到他,目光满含担忧。

此前他对神妙之力并无准确认知,初入京城时还曾惹出事端。

笵贤在京都已久,深知神妙重要性。

若仅是寻常人挑衅倒也罢了,如今却是神妙主动发难,他们能否妥善应对尚属未知。

“莫忧,万事皆安。”

在王不二引领下,笵彬登轿。

他领悟庆帝举动背后深意,亦在斟酌如何妥善应对当前局势。

“既然圣上欲兴风作浪,我必鼎力相助。”

轿子行进中,笵彬已明确自身立场。

一路平安无虞,当他步入朝堂时,本喧闹的大殿顿时静寂。

他们以为行踪隐秘,岂料以笵彬之能,踏入宫门那一刻便已听闻群臣谈话。

神妙派出的使者前来质问。

这些大臣心思缜密,虽不明具体缘由,但笵彬击杀神妙使者的事实多半已被确认。

此刻神妙使者现身殿内,其意昭然若揭。

众人皆非愚笨之徒,尤其朝中官吏迅速揣摩出其中利弊。

幕后操纵这一切的或许正是庆帝。

此事即便非庆帝亲自谋划,亦必与他息息相关,至少他推波助澜无疑。

尽管大宗师笵家已是不容轻犯的存在,但此时笵彬不在场。

他们向笵家进言、指责笵彬,无论能否真正影响笵家,至少可取悦皇帝。

至于笵彬归来后,他们是否依旧如此行事,则要看具体情况。

笵彬走进大殿,周遭无人理睬。

他仅向庆帝行礼后便自行落座,那座位专为新晋大宗师预留。

庆帝特意备下座椅,他未推辞便安然就位,旁若无人。

“笵爱卿,这位是神妙祭司。”

庆帝并未明说对方的身份,而祭司本身也无需表明。

笵彬抬头看向祭司。

那人身披祭服,庄严肃穆,面容冷漠,散发出一种疏离而神秘的气息。

笵彬感知到对方的存在,并确认这不是一台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

他直截了当地问道:“不知这位祭司大人是否对我心存不满?”

朝堂上下,文武百官屏息凝神。

他们曾猜测此事或与笵彬有关,虽然神妙祭司的传说在民间只是传闻,但不少文官翻阅过庆国古籍,深知这四字的重量。

在常人眼里,大宗师已近乎陆地神仙,而神妙祭司更似天上仙人。

众人普遍认为神妙祭司远超大宗师,但真正的大宗师才明白两者差距不大。

此刻,见笵彬如此直接质问,群臣突然觉得或许祭司并未虚言,笵彬确实杀了神妙祭司。

这一想法让满朝文武心跳加快。

很久以前,天脉者与神妙祭司便很少出现,世人开始怀疑神妙是否存在,传说是否虚假。

然而现在,这些似乎确凿无疑。

神妙祭司镇定自若地看着笵彬,语气平稳地说:“我并无恶意,只是受神妙所托,想向宗师讨教几个问题。”

笵彬微微一愣,原本以为神妙的人会如传言般咄咄逼人,可眼前之人却异常理性,步步为营,试图诱他入局。

“神妙想知道,为何宗师要帮助神妙的叛徒?”

此话一出,满朝官员无不侧耳倾听。

即便他们地位显赫,在庆帝、笵彬以及这看似淡然的祭司面前,依然显得渺小。

笵彬唇角微扬,既然对方想把事情闹大,那他就顺势而为。

在大庆权势滔天的大人物,在这里也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小卒。

他们听到的秘辛,是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的秘密。

神妙竟然有叛徒?

端坐龙椅上的庆帝专注地盯着自己的指甲,仿佛下面发生的一切与他毫无关系。

“你说的神妙叛徒,这只是你的定义,与我的认知完全不同。”

笵彬没有顺着对方的话应答。

如果此时他承认五竹是叛徒,就失去了与神妙祭司争论的立足点。

“我遇到的神妙使者自称才是神妙真正的继承者,如今的神妙已被邪神侵占,沦为它的工具。”

笵彬此言一出,之前吵嚷着要惩治笵家的文武大臣们,双眼几乎要瞪出来。

他们听到了什么?

笵彬确实与神妙使者有过交集,可在他心中,眼前这位祭司才算是真正的正统,而那位被指为邪神使者的身份更是令他难以置信。

这简直匪夷所思!

尽管感觉荒谬,群臣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

两边都是神妙使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神妙祭司前来质问笵彬,实际上是奉神妙使者之命行事。

在笵彬到来之前,神妙祭司已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

然而笵彬再次据理力争,让满朝文武陷入了迷惘。

究竟是谁的言辞有诈,还是 ** 难以辨明,众臣互相对视之后,陷入了一片沉寂。

神妙祭司环顾四周,眼底第一次露出忐忑之色。

他这次现身,是接到了神妙使者和庆皇的共同委托。

双方早已达成共识,意欲将笵家逐出京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让笵家失去支持。

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普通百姓,都需要与笵家划清界限。

而关键在于,必须让笵彬成为神妙的对立面。

笵彬在庆国的声望极高,不仅是天下第五的大宗师,更是大庆的守护神与统一的象征。

庆皇即便此刻与笵彬决裂,也未必能够孤立笵家。

只有神妙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整个计划堪称天衣无缝。

无论是神妙的祭司还是庆皇,都认为笵彬难以自证清白。

谁也没有想到,笵彬竟然提出了这么离奇的说法?

“荒谬!神妙的威严,岂是区区叛徒可以抗衡的?”

神妙祭司说道。

笵彬附和道:“我同样无法分辨真假。

如果神妙真的有着无上的力量,为何不亲自处置此事?到时我绝不插手。

否则,两边都声称自己是神妙使者,都说自己代表正义,我也无从判断。”

听完笵彬的话,朝中官员不由自主地点点头表示赞同。

细细想来,他们忽然觉得笵彬的观点颇有道理。

如果是传说中的神妙真的拥有无穷的力量,为何不亲自出手,解决所谓的叛徒?

甚至连笵彬等人,或许也可以一起解决。

这样一个本应无所不能的存在,如今却公然在朝堂上争论……

这种情况怎么看都显得不合常理。

要知道,在大家眼里,大宗师的地位远远高于朝廷。

堂堂神妙,居然做这种事,实在是有损颜面。

“击杀神妙使者,确是事实!”

神妙祭司感受到气氛的变化,意识到形势危急。

他果断改变了之前的策略,直接抛出了问题。

“我不知道哪一方的神妙使者才是真正的正统,但是一边是三位使者,另一边只有一位。

我怎能坐视不管,让三位使者去对付另一位呢?若是那位使者才是正统,神妙的传承岂不是就此断绝?即使误杀了一位,还有两位在,不是吗?”

听完笵彬的话,朝堂中有官员下意识点头,却又立刻摇头。

从逻辑和道理上分析,笵彬的话确实很有说服力。

在那种情况下,放任三位使者对付另一位,确实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注:原文要求不加注解,因此这里没有对人物关系进行额外说明。

朝堂中的智者瞬即察觉到笵彬话语背后的深意,三人使者!这可是三位使者啊!在他们眼中,神妙使者的力量远胜大宗师。

即便有另一使者相助,笵彬仍需直面两场恶战。

更令人震撼的是,他非但未败,反将其中一位使者击杀。

而那位使者,乃是经过神妙正式承认的强者。

这一举动有何意义?

满朝官员皆目瞪口呆地看着笵彬。

尽管他们先前已知晓他的非凡实力,但此刻才真正领悟,这位站神比他们想象的更加超凡。

他竟能同时对抗两位神妙使者,并且 ** 其中之一。

“当代无敌高手!”

“竟有这等斩神之力!”

“难怪他敢正面硬刚神妙。”

当初神妙使者前来挑衅时,官员们本欲弹劾笵彬。

只要不触怒笵家整体,他们认为此举风险不大,甚至可能获益。

自从得知陛下亦为大宗师,朝臣们纷纷施展策略。

很多人猜测,庆皇对笵彬的态度或许不会友善,毕竟身为隐匿的大宗师,任何威胁其地位的存在都会引来庆皇的雷霆手段。

这是人之常理,熟知庆皇的人都清楚他的脾性。

若此刻迎合风向,无疑能增加被庆皇青睐的机会。

然而,在看到笵彬如此强大的表现后,庆皇的欣赏已不再重要。

即便他不是 ** ,庆皇也无力压制他,就连神妙也无法约束。

否则,神妙早就动手了,又怎会费此周折?意识到这一点,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不敢开口,毕竟现在的笵彬是他们得罪不起的存在。

“笵宗师如有疑问,可自行前往神妙求证。”

神妙祭司忽然开口,仿佛是在暗示笵彬找神妙理论。

“神妙之事我自会处理,但在此之前,还有些事情需要先解决。”

朝堂震动

庆国朝廷内,文武百官无不惊愕。

他们久知笵彬是第五位大宗师,但还有一个称号,其影响力并不逊色于此。

只是后来,笵彬因功绩显赫,再无人敢提起那个称号,唯恐引发麻烦,不知他会否因此责备众人。

笵彬即便不曾主动挑战,笵家也不会坐视不理,更何况他背后还有诸多支持者。

自从他成为第五位大宗师,被视为统一天下的关键人物,追随者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