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妩说道:“本该在劫难逃,多亏师娘给的平安符,给阿妩挡了一下。”
“虽躲过一劫,但阿妩心中十分感念师娘,只是这般模样赶来找师娘,实在无礼。”
孟明漪心疼的拉着她上下检查,确认人没受伤后,这才松了口气,赶紧命人打水来。
等李妩收拾清爽后,孟明漪拉着人坐在桌前,严肃的问道:“阿妩,你跟师娘说说,你到底得罪了什么人,竟下这般毒手?”
李妩摇摇头。
“阿妩不知,今日贼人身手上乘,幸亏妩出门仆从带的多,只怕,便见不着师娘了。”
孟明漪心头一颤,她已经失去了两个孩子,如今,还要她再看着一个小辈香消玉殒?
“可去报了官?不管是谁,师娘定给你做主。”
李妩点头。
“陆辞恰逢在那办事,正好遇上了。他已经带人去查了,只是那些贼子身上没什么身份令牌,怕是不好查,只有一特殊纹身。”
“贼人身上皆画着枚黑琴。”
“黑琴?”
孟明漪瞬间了然,那只怕是善乐公主的侍从。
阿妩不知,她可是知道。沈敬年曾与她说过,每位皇嗣身边都有一队特殊侍从,专门庇护皇子安全,这些侍从多是从宫内禁军择出。
每一被选中者,身上都会带有该皇子的特殊标识,一把黑琴,那就只能是善乐公主、萧泠琤的侍从。
若萧泠琤当真是因为择驸马一事便对李妩下手,传出去怎么都有损皇家颜面,该当严惩,偏生萧泠琤的母妃是皇后,其兄长是太子。
若宫中知道了,必定会先采取手段,甚至为了维护萧泠琤,给李妩安上莫须有的罪名。
“好孩子,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你今日先暂且住师娘府上。”
孟明漪宽慰李妩一阵,起身出去了。
她现在要命人去宫中与沈敬年通个信,有沈敬年出面,要是有人背后搞些动作,也不好太明目张胆。
李妩见孟明漪出去了,看着桌上破裂的火红玉石,这玉裂开倒不是贼人所为。她今日其实就是来求庇护的,利用了师娘的关切,心中愧疚。
李妩叹口气,将玉重新挂回腰间,将秋桃唤进来。
“秋桃,明日去小儿扎堆的巷口,编段顺口的谣儿唱唱,金枝看上状元郎,状元偏是他人郎……”
秋桃平日就好哼曲,随便编段话出来不是难事,点了点头。
李妩沉思一下,说道:“再将我今日遇险一事传出去。”
“切记,切务点明是哪位金枝,哪位状元,哪位夫人。”
“也莫让人注意到你。”
一切都如雾里看花一般才好。
宫中自有官员知晓是哪位公主择婿,而她在酒坊中结交的夫人,有的已经知晓陆辞是她的夫君,由此联系,必然能明白其中通窍。
诸多官员都在看着,皇家又如何,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陆辞早已回到了大理寺,那活口就是铁证,不说大理寺心里门清,陪着一起审案刑部官吏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公主,竟这般罔顾礼法,对民妇出手。
此刻众人都按着规矩审案,只是此事涉及皇室颜面,谁也不敢往下结论。陆辞恨不得立刻将萧泠琤捉入牢中用刑,偏只能忍下这口恶气。
陆辞将案证呈给了姚太初,刑部尚书孔凛自然也收到了,甚至还给内阁呈去了一份。
沈敬年看着案证,证上倒也没写那般清楚,只不过,明眼人都能一眼看出-出了何事。
沈敬年赞赏的点点头,没想到陆辞动作竟这般快,他刚从府中得到内子消息,案证竟已呈上来了。
“陆子倒是沉得住气。”
沈敬年将案证推给身旁的秦昭,指尖在檀木案几上轻轻叩着:“明知道是谁的手笔,偏把话说得这般委婉。”
秦昭凑近看了两眼,咋舌道:“这若是写明白,岂不是逼着,陛下,责罚,公,主……如今这般模糊,倒显得只是在查一桩寻常劫案。”
沈敬年笑了下。
“正是只当寻常案查,才敢让人继续追责。”
“只说遇袭,不提动机;只列伤情,不猜主使。看似处处退让,实则以退为进。”
“陆辞给各司都送去了罪证。涉及朝廷命官,大理寺要查,刑部也要查,而京兆府作为京畿治安也得查,又涉及了宗室事务,宗人府也要查。”
陆辞动作这般迅速,朝廷各司都掺和进来了,当真是不给善乐公主一点倒打一耙的机会。
各衙现在办也不是,不办,都在这桩案子里揣着明白装糊涂,那陛下就不得不办了。
好一个陆舟宜。
秦昭点头,眼中带着几分了然。
陆辞把案证递上来,摆明了不肯退让。皇室既要脸面,自会寻个由头把这事压下去,断不会让公主担上“因妒构杀官员妻子”的罪名。
毕竟,真要坐实了,丢的是整个皇室的脸。
而陆辞不把话说白,又显得对陛下的一片赤诚恭敬,陛下若想保公主,也不至于如此偏私。
两人正说着,刑部尚书差人送来的文书也到了,内容无非是 “已命京兆府彻查”“加强京畿防务” 之类的官样文章。
沈敬年翻了两页便搁在一旁,慢悠悠道:“现在各衙都在推诿。”
秦昭点头。
“这事往小了说,是歹人劫道,抓两个替罪羊便能了结;往大了说,牵扯到金枝玉叶,谁也担不起冒犯圣颜的罪责。”
沈敬年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里被风刮得簌簌作响的梧桐叶,忽然道:“拟份回文,就说内阁已阅案证,着刑部与京兆府协查,务必尽快缉拿真凶。”
顿了顿,沈敬年又补充道:“宗人府如何查,宗人府自己查去,其余三衙不必提任何与皇室相关的字眼,也不必催得太紧。”
秦昭问道:“阁老,现在可要去面圣?”
陛下事务繁忙,”
沈敬年捻着花白的胡须,目光落在案上堆叠的奏章上,声音平缓。
“这会子去凑趣,反倒扰了圣心。且让三司先把卷宗理得再顺些,等明日早朝,附上刑部与大理寺的联署文书,再呈上去不迟。”
事关皇室,得他宗人府先拍案。
“有些事,急不得。等陛下见了宗人府的案证再说,再听底下的言论发酵几日,陛下自有定夺。”
秦昭会意,躬身应道:“属下明白了。”
到时拖也拖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