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四合院:六生六世 >  第6章 贾家结婚没挣到钱

贾张氏看着何家的房子和亲戚们一想:“不对啊,今天晚上不走,明天还要吃一顿,明天可是不给份子钱了。”

贾张氏为难的说道:“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家就这一间屋子,要不咱们大伙挤挤?”

“实在不行咱们就聊聊天等天亮再走?”

贾家人和张家人看着不要脸的贾张氏,都知道贾张氏在想什么,他们也想明天早晨吃饱再走,但是眼下真的没有住的地方,贾张氏也不给他安排。

张家人和贾家人收拾了一下怒气冲冲的结伴而行,只有秦家人还剩了十几个人,贾张氏看着秦家人:“亲家,你在等什么?”

贾张氏毫不在意,反正媳妇娶到手了,白色的床单上的那一抹红也看到了,秦家人他一点都不关心。秦家的嫁妆贾张氏也很生气,一床被子都没有。

秦淮茹的哥哥秦淮山生气的说道:“都站着干嘛?没听到人家说了住不开吗?还不走?”

秦家人也离开了四合院,估计走到家得黎明了。

所有人都走了贾张氏和贾东旭开始算账,贾东旭看着账本说道:“妈,秦家没有随份子,贾家一共十五家一共一块五。”

“张家一共二十户,两块钱,咱们院二十二户,除去咱们家和何家还有我师父家一共十九户,总共三块钱。”

“里里外外咱们亏了十三块五。”

“饿死鬼,死鬼投胎,气死我了,气死我了。”贾张氏走到了秦淮茹跟前就是一巴掌,“赔钱货,赔钱货。”

贾东旭的事情办完了,何大清终于回来了,贾张氏生气的堵着何大清生气的问到:“何大清你干什么去了?你不知道我们家东旭结婚吗?份子钱呢?还有你不在傻柱做的饭难吃的要死,你给我赔钱,还要把东厢房赔给我。”

“滚开,拉拉扯扯的老子是正经人。”何大清甩开了贾张氏,贾张氏不依不饶,“何大清,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人,你提上裤子就不认人·······啊·······”

何大清一巴掌就把贾张氏大大肥脸打到了一边,然后一脚踹飞了贾张氏:“妈的,老子是正经人,什么时候跟你扯上关系了?”

贾东旭和秦淮茹也出来,秦淮茹扶起贾张氏,何大清笑着说道:“东旭啊,你媳妇长得不错啊,你行不行,不行的话让叔给你调教一下?”

贾张氏捂着脸看着唯唯诺诺的贾东旭:“哎呀我的天啊,破鞋漏脚尖啊,何大清这个老绝户把我的脸扇啊。”

“东旭娶媳妇啊,老贾快显灵那,保佑贾家得一个聪明的金孙啊。”

“好,老少爷们给贾张氏鼓鼓掌,让贾张氏再来一段。”何大清带头鼓掌,贾张氏生气的看着何大清,恨恨的怒了一下子。没办法贾东旭太怂了,贾家没有人能打过他。

秦淮茹归宁,贾东旭高兴的拿着刚买的鸡和三尺布跟着秦淮茹下乡。

最近几天傻柱的心思都在秦淮茹身上,秦淮茹一颦一笑深深的吸引了傻柱。聋老太太看着傻柱坐在那里憨憨的笑,她哪知道傻柱心里想的什么。聋老太太倚着门框看着许家:“都快半年了,许福贵怎么还没找到大师傅。”

聋老太太突然感到把傻柱要过来是个错误的决定,傻柱现在不能挣钱,易忠海又走了,就靠着五保户的补贴,入不敷出啊。周金花也不伺候自己了,家里到处一片狼藉,傻柱也不收拾,自己可是老祖宗也不能收拾。

昌平秦家,秦淮茹的回门宴,秦母关心的问道:“淮茹,缝纫机买了吗?那个易忠海怎么不在啊?他不是保证贾家买缝纫机吗?”

“妈,那个易忠海跟着媳妇去保定了,房子都卖了。”秦淮茹说着自己哭了起来,当时就是因为易忠海秦淮茹才嫁给贾东旭的。

“淮茹,我怎么觉得你嫁错了。”秦母惆怅的说道,秦淮茹也郁闷的说道,“不用感觉,就是。”

吃饭了,贾东旭看着桌子上一大盆土豆白菜炖粉条:“就吃这个?”

秦淮山翻了翻白眼说道:“妹夫啊,我们乡下穷,只能吃这个。”

秦家人已经见识到了贾家的为人还能给贾东旭好待遇吗?

四合院,阎埠贵堵住了何大清笑着说道:“老何啊,听说你是食堂的副主任,你看看我们家解成怎么样?你收个当徒弟?”

何大清笑着说道:“老阎啊,你不是看不上我们伺候人的厨子吗?怎么今天这么主动?”

阎埠贵笑着说道:“你是食堂副主任,是咱们这个院第一个当官的人,解成跟着你绝对有出息。”

何大清摇摇头说道:“不了,我不收徒弟,你还是让你们家解成考大学吧。”

何大清走后阎埠贵叹了一口气:“哎,解成不是考大学的料啊。”

刘海忠在家生气的用皮带抽着刘光天:“一个厨子凭什么当官,凭什么······”

“啊·······”刘光天现在盼望着刘光福长大,好跟他分担一下刘海忠的怒火。

王瘸子提着烟酒来到了何家:“老何,兄弟我谢谢你。”

何大清看着烟酒笑着问道:“老王,什么情况?”

“老何啊,我们家金花怀孕了,今天刚查出来。”王瘸子高兴的说道,“不能生的是易忠海,不是我们金花。”

何大清笑着说道:“真的,恭喜,恭喜。”

周金花怀孕的事情一下子传了出去,聋老太太在后院喃喃道:“中海啊中海,终究还是你扛下了所有啊。”

“希望有一天你不要怪老太太我,我也没有办法。”

许福贵推开了聋老太太的房门:“老太太,好消息,有个厨子愿意收柱子当徒弟不过人家有条件。”

“人家要求三年打杂,三年切墩,三年学徒。”许福贵笑着说道,“最后再三年效力。”

“十二年,柱子都二十七了。”聋老太太喃喃道,许福贵接着说道,“老太太人家还说了 要是柱子干的好人家也给工资给钱,不过学徒以前比较少,学徒以后按手艺领工资。”

“行,我傻柱答应了。”聋老太太看着许福贵说道,“还要麻烦你带着傻柱去拜师,在家里拜师也行。”

许福贵很开心,聋老太太欠自己一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