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四十分,林昭搁在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他熬了半宿的眼睛还带着血丝,却在看清屏幕上"纪委王处长"的来电显示时猛地坐直——这通电话,比他预估的提前了十七分钟。
"林科员,云讯科技总部已控制。"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风噪,混着远处隐约的警笛声,"服务器机房的操作日志和伪造素材都锁进证物箱了,你要的审计专家半小时前就进去了。"
林昭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父亲旧笔记本的皮质封皮,那上面还留着他小时候用蜡笔画的歪扭太阳。"李记者在吗?"
"在十七楼采编室,正抱着电脑发抖呢。"王处长低笑一声,"您猜他第一句话说什么?
'我就是拿点车马费,真不知道是假新闻'——跟您给的预测分毫不差。"
林昭挂断电话,起身时膝盖撞得办公桌哐当响。
窗台上的绿萝叶子扫过他手背,凉丝丝的,像极了父亲从前拍他肩的温度。
他抓起西装外套往身上套,衣袋里的工作牌硌得肋骨生疼——这是他上班第三年才敢戴的东西,从前总觉得"青阳区政府"这几个字太沉。
云讯科技大厦楼下,保安老张的保温杯"当啷"掉在地上。
他望着突然涌进大厅的经侦制服,后颈的汗顺着领口往下淌——昨晚巡楼时那盏突然转向的摄像头,此刻正对着他脚边的保温杯,红光灯像只不闭眼的蛇。
"证件。"戴白手套的女警伸手,老张手忙脚乱掏工作证,指尖戳到照片上自己的笑脸,突然想起上周三那个穿黑风衣的男人。
对方塞给他两包烟,说"机房设备老化,别随便进去",现在想来,烟盒里鼓鼓囊囊的,哪是烟草?
十七楼采编室的门被撞开时,李记者正用指甲抠电脑主机的螺丝。
他抬头看见警徽的瞬间,后槽牙咬得咯咯响,螺丝起子"啪"地掉在刚打印的"拆迁户血泪控诉"稿纸上——那上面的"林昭收黑钱"几个字还带着墨香。
"你们凭什么......"他的声音卡在喉咙里,因为经侦队长手里正举着个U盘,封皮上贴着他的姓名标签。"云讯科技近三个月的资金流水,"队长晃了晃U盘,"每月十五号,都有笔'稿费'打进你老婆的美容卡。"
李记者的脸瞬间煞白。
他想起上周在烧烤摊,那个永远戴着墨镜的"刘总"拍他肩膀说"多写点负面新闻,好处少不了",想起老婆抱怨"美容卡怎么突然多了十万"时他心虚的转移话题,更想起今早打开手机,读者群里有人发私信:"李老师,您写的拆迁户故事是真的吗?
我亲眼看见林科员给独居老人搬床垫。"
"是......是明杰集团的周助理!"他突然跪下来,额头磕在地毯上发出闷响,"他说只要搞臭林昭,就让我进省报当主编!"眼泪混着鼻涕糊在脸上,把"血泪控诉"稿纸洇出个模糊的泪斑。
同一时间,《云州时报》编辑部的灯光亮得刺眼。
顾轻语的相机挂在脖子上,镜头正对着电脑屏幕——她刚把最后一组对比图拖进排版软件:左边是谣言里"被强拆的断壁残垣",右边是她昨天拍的拆迁户在新房贴春联;左边是"林昭收礼"的模糊背影,右边是系统还原的高清图——那根本是林昭在帮商户搬年货。
"轻语,赵编辑让你去审片室。"实习生小吴探进头,又缩了缩脖子,"她把咖啡换成浓茶了,您小心点。"
顾轻语按下保存键,相机带在锁骨处勒出红印。
她想起三天前在拆迁现场,林昭蹲在老太太跟前说"您放心,过渡房的暖气我让人加了温",想起他深夜在办公室揉着太阳穴看资金流向图,更想起他把加密文件发给纪委时,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审片室的门虚掩着,赵编辑的老花镜滑到鼻尖,正盯着电脑里的采访录音。
那是李记者和周助理的通话,背景音里有骰子声——他们在赌场谈"合作"。
"这组报道......"赵编辑摘下眼镜,指腹蹭了蹭眼角,"十年前我刚当记者时,也追过类似的黑幕。"她突然抬头,目光灼灼,"头版头条,通栏标题,我去跟社长争。"
顾轻语摸出相机,镜头对准赵编辑发亮的眼睛。
快门声轻得像声叹息,却把这个瞬间永远钉在了相纸上——有些光,总在黑暗里更耀眼。
上午十点,区政府新闻发布厅。
张主任整理着面前的文件,指节在"舆情溯源专项小组"的红纸上顿了顿。
他抬头扫过台下乌泱泱的记者,最后把目光落在第三排的林昭身上——那年轻人正低头翻笔记本,发梢在灯光下泛着暖金,像极了二十年前,那个在他办公室里背《政府工作报告》的清瘦大学生。
"现在播放一段关键证据。"张主任按下遥控器,大屏幕亮起雪花点,接着是模糊的监控画面:深夜的云讯科技机房,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正往服务器里插U盘;画面切到聊天记录,"明天必须出林昭收黑钱的稿子";再切到银行流水,每笔"稿费"最终都流向明杰集团离岸账户。
台下响起抽气声。
有记者举起话筒:"张主任,网传有官员干预调查,是否属实?"
张主任的手指在桌下捏紧。
他想起三天前,某副区长拍着他肩膀说"年轻人别太较真",想起昨天凌晨,林昭把整理好的"干预记录"放在他桌上——每通威胁电话的时间、内容,甚至对方的呼吸频率,都被系统精准记录。
"确有其事。"他声音沉稳如钟,"但我要特别说明——青阳区政府有位同志,用三个月时间,把这些'干预'变成了'证据'。"他转向林昭,"我宣布,舆情溯源专项小组顾问,由林昭同志担任。"
闪光灯骤然亮起。
林昭抬头时眯了眯眼,看见顾轻语举着相机冲他比了个"耶"。
他喉咙发紧,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昭昭,做官要像修桥,桥在那儿,人就有盼头。"
傍晚六点,区委办公室。
林昭盯着系统界面的金光,新解锁的"国家级网络安全专家"联系方式在屏幕上跳动。
他摸出钢笔,在合作意向书上签下名字,墨迹晕开时,系统提示音响起:
【任务完成度:100%】
【奖励:网络安全专家陈老私人号码(已存入通讯录)】
【新模块开启:舆情防火墙(可实时监测异常舆论动向)】
窗外的晚霞把文件染成橘红色。
林昭翻开父亲的旧笔记本,最后一页是父亲的字迹:"昭昭,我没能守住当年的真相"墨迹边缘有些模糊,像是被泪水浸过。
夜幕降临,林昭站在宣传部大楼顶层。
风掀起他的西装衣角,远处的城市灯光像散落的星子,渐次熄灭又亮起。
系统界面浮现在眼前,那个新模块的图标是座小灯塔,光束刺破黑暗。
"爸,"他对着风轻声说,"您看,现在的光,比从前更亮了。"
风卷着银杏叶掠过他脚边,其中一片停在他脚边,叶脉清晰如父亲从前画的政策流程图。
林昭弯腰捡起,夹进旧笔记本里——这一次,他要把真相和希望,都好好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