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季琛和时德胜一回来,时嫣迫不及待下炕去吃饭,晕晕乎乎的扶着家具走出门。
可把大家吓坏了,全都来扶她。
崔丽说,“要不咱还是去炕上躺着吃?”
时德胜:“就是,支起个小桌也容易。”
季琛刚进屋脱掉外套,还没来得及换掉去地里干活穿的裤子和鞋,就听到院里家人谈话。
他不仅视力好耳朵也好,听到妹子声,立刻转身大步走出屋。
时家的房屋设计是四合院,最初住的是村头小屋,一家人挤在一排六间房,后来挣了点钱,就搬到了村西,建了这所新房。
季琛跟时嫣给琢磨的图纸,三屋住人,一屋布置洗澡间,囤粮。
虽然在装修上没太多存款去好好整,但好歹基础房屋是村里头最新奇,最漂亮合适的。
此时季琛上半身露出里头的红色针织毛衣,宽肩窄腰,挽起袖口的小臂精壮结实,下身是绿布裤子,鞋是北京老布鞋,底儿巨耐磨最适合下地干活那种。
他站在屋前,跟时嫣遥遥相望。
别看他穿着跟村里老爷们一样,不像城市里的花花绿绿,鲜艳耀眼,但在他身上却是不同的味道。
就像时嫣打小所有人都说她哥哥长大后肯定是个小白脸,皮肤白,脸小,眼睛大,长得可爱,书生气。
可谁能想到他就是顶着这张脸日日给她下湖摸鱼……
长大后的季琛脸还是显小,跟寻常审美不同,但是他的体格跟柔弱书生可是截然相反。
那年他十八,饭量见长,身高蹭蹭往上飙,因常年帮家里务农干活练就了一身肌肉。
时嫣再也做不到像以往那样撒娇了。
因为这时的季琛,是连暴脾气的父亲都不敢吼的人。
后来,似乎是一个秋季。
时嫣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哥哥居然会参军入伍,他的理想是她那时想不到的宏大。
记得一家人把季琛送到村口,离别前,他挎上包袱,拿上干粮,开口就是对一家人的嘱咐。
“爸,我不在家的日子里你别喝酒了,多注意身体。”
“妈,你的思想要超越那些大娘,没事少出去跟她们吵架。”
“小妹……”
不等他说完,时嫣转头就走。
可背后还是传来他同爸妈说的声音,“小妹的学业不用爸妈操心,性子也很有主见,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她多吃点饭不要挑食,争取在我回来之前能长到够到我下巴。”
“嘿你这小子!”时德胜没话怼,差点哭出来。
崔丽眼巴巴的看着家有儿子初长成的一幕,“到了给爸妈来电,出门在外对自己好点,钱不够了也跟爸妈说,知道吗?”
季琛点头,抬头看了眼躲在石头后面的衣角,“那就拜托爸妈多照顾小妹些,平日里要多关心她,不能老是想着地里活,忘了给她做好饭。”
一家人被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之后他一走多年,只在重大节假日回来。
时嫣在外上学,同样如此。
那段时间不知道老两口是怎么过的,但时嫣知道,她刚进宿舍睡的那一周是怎么在被窝里偷偷哭的。
出了远门才知道家的温暖,才知道大哥对她有多好……
现在就像季琛身上那件崔丽亲手一针一针织出来的红毛衣,过往全都印在脑海里,挥之不散,时隔甚远,时至今日又匆匆忆起。
风一吹……
老两口一左一右站在时嫣边上。
季琛走过去站在她面前,五官是熟悉的,气息气场却参杂着陌生的熟悉,说不上来的感觉。
他出声时就像端足了兄长架子,“别逞强。”
时嫣不知道是自己心理年龄长大的太慢,还是哥哥长得太快,总之记忆里那个小男孩居然一下子就长成了大人,这几天的所有都令她刮目相看。
她垂眸,“我可以的,一家人就该整整齐齐,坐一桌上吃饭。”
被季琛注视着,她觉得有些不自在,大概是愧疚吧。
她转头看向崔丽缓解紧张,“我也想跟你们说点事。”
崔丽才去想起正事,“对,对对,是得当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