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换俘虏的事情后,中都大安殿内,金世宗正与大臣们商议讨伐义军的人选。
虽然仆散忠义三人已闭门思过,但是朝堂上,大臣们还有举荐他们三人的,同样建议的人选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让完颜思敬出征,也有的说派白彦敬讨伐叛军的,争论不休。
“陛下,臣愿往!” 乌延蒲卢浑眼看众位同僚提及自己出征的少之又少,想着自己的过往经历,于是再次出列请战。
“臣虽年老,却仍能骑马作战,愿率大军,平定辛弃疾这股叛军!”
金世宗看着乌延蒲卢浑,如果没有换俘虏这事,可能在他第一次请战的时候就派他出征了。
但是,金世宗此刻的眼里满是犹豫 —— 乌延蒲卢浑虽勇猛,却年事已高,观叛军使者王义的做派就可见叛军之实力,不容小觑呀!如果派乌延蒲卢浑,胜了还好,万一有个闪失,两次败北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还未开口,内侍突然拿着一份战报,匆匆跑进殿内:“陛下!南皮急报!完颜奔睹元帅发来的战报!”
金世宗连忙接过战报,展开一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战报上清晰的写着后续几战的经过。
完颜奔睹在沧州到南皮的密林伏击叛军李铁枪部,重创李铁枪部,却被叛军魏胜率领的援军救下。
随后完颜奔睹派副将继续按计划施展连环计,派军诈城沧州,虽沧州城已兵力空虚,然而又被叛军联合城内民众击退,破解计策。
老帅还发现叛军魏胜发明的 “如意战车” 攻防兼备,克制金军骑兵野外围困步卒之战法,请求朝廷按照临摹的图纸仿制。
而最耸人听闻的则是,完颜奔睹元帅手下兵力不足,只能龟缩在南皮城等待朝廷援军相机而动,而叛军趁此机会已收复东空、高丽城等城池,实力大增,恐将继续北上。
金世宗看完,将战报交给内侍让大臣们传阅。
“什么?!” 白彦敬惊呼出声,“完颜奔睹元帅竟也未能彻底击败叛军?!”
“而且,看战报,只是出现了李铁枪、魏胜、马全福,还有咱们的老对手契丹叛军移剌窝斡,那辛弃疾根本就未出马,就凭这几个人对阵都元帅完颜奔睹,就取得了如此战果?!”
“还有,那魏胜又是何人?竟能在奔睹老帅的虎口之下救出被包围的叛军,还能发明出克制骑兵围困步兵的战车?而且,观此战车确非凡品,臣建议多仿制一些。”
夹谷吾里补拄着拐杖,接过战报仔细查看,看完后,脸色凝重,走到金世宗身边,郑重地说道。
“陛下,非是老臣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战报如此呀!之前老臣就说过,这股叛军非比寻常。如今看来,更需谨慎对待!”
“他们不仅有辛弃疾这样的统帅,还有如魏胜等人这样出色的将军,更有百姓的鼎力支持,这简直就是当年岳家军的翻版呀!如此,依老臣之见,仆散忠义他们三人即便是不轻敌,恐怕也很难击败这等叛军。”
大臣们顿时沉默,之前主张严惩败将的人,此刻也已经意识到了,叛军的强大远超他们的想象。
尚书左丞翟永固皱着眉道:“陛下,如今河北局势危急,完颜奔睹又困守南皮,若不派遣得力将领与奔睹老帅通力合作,恐怕难以挽回颓势。乌延蒲卢浑老将军虽勇,却恐难敌叛军的智谋;完颜思敬虽有战功,却缺乏与叛军作战的经验。。。”
金世宗叹了口气,手指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 “笃笃” 声,殿内的空气仿佛都随着这节奏凝固。
他望着阶下躬身的诸臣,眉头紧锁:“诸卿,难道我大金就没有能匹敌辛弃疾他们的大将了吗?”
就在这时,纥石烈良弼突然眼前一亮:“陛下!臣有一人举荐!陕西路统军使、元帅右都监徒单合喜!他在陕西多次击败吴璘率领的宋军,不仅治军严明,更善因地制宜设谋,且与叛军无交手记录,叛军对他的战法也不熟悉,若能召他回朝领兵,定能出其不意!”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陛下,臣还有一虑 —— 如今大金宿将虽多,然年轻一辈将领尚需历练。完颜襄等人自幼习兵法、勇略过人,却少实战磨砺。若能让他们随军出征,在阵前观摩老将用兵,亲涉战阵凶险,方能真正成长。毕竟,只有经风暴洗礼,方能褪去稚气,成国之干城,他日方能为陛下镇守四方!”
金世宗闻言,目光转向站在大臣队列中的完颜襄。
这位年轻将领约莫二十余岁,身着银色轻甲,腰悬弯刀,听到提及自己,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臣完颜襄,愿随大军出征,为陛下效力,为大金尽忠!” 声音虽年轻,却透着坚定。
金世宗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又看向纥石烈良弼:“徒单合喜如今远在陕西,若召回中都,需多久?”
“启禀陛下,” 纥石烈良弼躬身回话,“若即刻传六百里加急旨意递送陕西,徒单合喜接旨后必星夜兼程赶来,算上赶路时日,预计十日之内便可抵达中都。”
金世宗沉默片刻,指尖在案上的舆图边缘划过,目光落在河北沧州的标记上 —— 那里如今成了叛军的腹地,成了大金的心头之患。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既如此,传朕旨意!”
殿内侍臣立刻躬身应诺,手持纸笔上前记录。
金世宗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调陕西路统军使、元帅右都监徒单合喜即刻离陕回中都,专司商议剿灭河北叛军事宜!其原任西北路防务,由原西北路副统蒲察世杰接任西北路防御使,继续经略陇右,押军万户裴满按剌、猛安移剌沙里剌等人辅之,务必严守边境,不得让宋军有机可乘,确保西北无虞!”
内侍高声应诺。
纥石烈良弼躬身再道,“陛下,徒单合喜元帅与彰化军节度使完颜璋配合默契,且完颜璋熟悉河北地形,若让完颜璋相助,定能事半功倍。”
乌延蒲卢浑也上前一步:“陛下,臣愿随徒单合喜出征!臣虽年老,却能为他出谋划策,助他平定叛乱!”
金世宗看着乌延蒲卢浑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诸臣期待的目光,终于点头:“好!就依老将军!朕当先召回徒单合喜商议一番,听听合喜的建议。”
“遵令!” 大臣们齐声应诺,殿内的气氛终于缓和了些,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此次出征,关乎大金在河北的存亡,容不得半点差错。
金世宗望着殿外的夜空,心里满是沉重 —— 他从未想过,一个汉人叛军将领带领的队伍,竟能让大金如此头疼。
他想起夹谷吾里补说的 “岳家军”,心里涌起一股不安,只能在心里祈祷,徒单合喜回来后能不负众望,一举平定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