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说的赵氏君臣鸦雀无声,那拔剑的大臣再也说不出狠话。
其实这大臣也不是想真杀了陈亥。正如陈亥自己说的一样,他一个使臣无足轻重。杀了不仅没有用,反而会激怒韩王。又显得赵国没有气量。
杀使臣百害而无一利。
陈亥话的份量就更不用说了。韩王之所以强大是有党羽。羽林儿、韩氏宗室、功臣名将。
赵王歇有什么?
甚至在这方面陈馀也没有太多可以拿得出手的。原本在赵国,张耳、陈馀一起掌控朝政。张耳的人望要远在陈馀之上,乃是丞相。
己方损兵折将,敌军兵临城下的事实。
一个能说会道的使臣。
赵氏君臣继续沉默。许久后,赵王歇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使者的话孤已经知道了,请使者回。”
他的内心有些动摇,但不可能当面答应陈亥。
“是。”陈亥也不再咄咄逼人,直爽的弯腰行礼,然后转身离开了小殿。无论来时还是去时,他的步履都很从容,神色镇定自若。
赵王歇看着陈亥离去背影,内心充满了羡慕。就像是陈亥说的一样,韩王婴是真有忠臣啊。
等人走后,赵王歇深呼吸了一口气,目视群臣道:“诸位,当下时局,该如何应对?”
赵王歇的心腹都不敢作答。陈馀的心腹纷纷站了起来,而且相当硬气。
“大王。羽林儿虽然兵临城下,但他们骑兵无法攻城。细作之事也定是夸大其词,再说,就算有细作,加强巡逻防御便是。韩军不足为惧。”
“正是。大王。虽然曹平战败身死损兵折将。但我赵国兵强马壮,只城中兵马还有七万精兵。又有巨鹿雄城,可以坚守一年。而楚王援兵很快就能来到。”
“大王。代王(陈馀)与李将军各领兵五万在外,局势还可以维持。”
他们都是武将掌握兵权,都不肯投降,纷纷出声阻扰。
赵王歇原本有些动摇,见到这些陈馀心腹的回答,越发动摇了。在陈馀心腹的面前,他有一种被裹挟而不得自由的感觉。
虽然平时他也有这种感觉,但在这一刻特别的强烈。
但他不敢与这些陈馀心腹抗争。要是他与陈馀翻脸,可能性命不保。
“善。”赵王歇屈服点头,下令道:“传令,选好棺椁厚收殓曹将军的尸体,等战事过去再安葬。来人,为孤披甲,孤要亲自登城巡视城墙,安抚士卒。”
“是。”
赵氏君臣齐齐躬身应是。
随即,赵王身披重甲依计行事。
城外。
陈亥离开城池之后,就把他见到的听到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武兴。
武兴并不意外,要是赵王歇这么容易投降,那才奇怪了。
他也没有进攻巨鹿城池的能力,只得下令安营扎寨,等待韩婴来到巨鹿。
要想最大程度的震慑赵王君臣,兵不血刃的拿下巨鹿城。
或者是让城中细作主动在城中作乱,创造机会。
都需要韩王亲至。
其他人谁都不好使。
................
乐平战场。
赵军守着城池,韩军屯扎城外,双方泾渭分明。
上午,韩军军营。
因天气寒冷,韩军民壮不时要出营砍柴。韩军士卒负责保护他们。
正在砍柴的民壮李甲听见了急促的马蹄声,抬头看向大道,见到了数匹快马往军营飞驰而去。
“大概是军情,希望有好消息。”李甲心中暗道,然后低头继续奋力砍柴。
戒备森严的大营,大帐内。
韩婴与张良、张耳、韩生、昭勋、韩懿等大臣在座,郎中侍立。
武兴的信使站在下方禀报。
等信使说完,韩氏君臣都笑了。韩婴温声说道:“好壮士,辛苦你了。且下去饮酒饱食。”
他转头目视一名郎中。
“多谢大王。”信使十分感激,拜谢一声后转身离开了。
韩婴抬起头,笑着对群臣说道:“不出所料。赵不值一提。”
顿了顿后,他说道:“依计行事。派遣郎中前往赵国各郡县,传檄赵国。各地赵国官吏若能归顺孤,保富贵。不能就废为庶民。孤与夏卿前往巨鹿与韩卿、武卿会合。”
“晋卿带领卫尉兵留在这里监视陈馀。陈馀虽然刚猛,但赵军偏弱。他绝对不敢离开乐平。”
“命栾布留下一将监视邯郸的李左车,自领大军东进,沿河布防。把龙且留在黄河南方。”
韩婴一口气说完,目中泛起笑意。在进攻燕赵之前,他与张良、韩生等人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如今一切都按照计划的发展。
行事如行云流水。
韩早上进攻燕赵,晚上可下。
如此而已。
“是。”群臣大声应是,随即离开各自准备了。明日便要走,韩婴深呼吸了一口气,洗漱了一番后,前往内帐解了衣裳休息。
夏说与韩婴一起走。
卫尉晋成除了留下之外,还有一事。晋成离开大帐后不久,便集结了三百强弓手,令人带队离开大营前往乐平城。
乐平城头。
“赵”字旌旗随风飘扬,威风凛凛。赵军士卒身强力壮,披坚执锐,颇有气势。
见到韩军三百人往城池而来,赵军士卒都觉得困惑,这么点人来了干什么?但他们不敢怠慢。守城门的军官连忙往上禀报消息,下令士卒加强戒备。
韩军三百强弓手在赵军弓箭手的杀伤范围外停下。然后分作两队,一队单膝跪下,一队站着。抽出了箭囊内的箭矢,朝着城池射出。
“嗖嗖嗖!!!!!!”
“咚咚咚!!!”
把箭矢射完之后,他们便重新列阵,整齐划一的返回了韩军军营。
他们的箭矢因为在杀伤范围外,所以轻飘飘的没有杀伤力,几乎是落在了城墙上。
赵军士卒瞬间就明白了韩军的企图。
“快,快把箭矢收集起来。谁敢拆开信件翻看,杀无赦。”一名高级军官神色大变,厉声大叫道。
如雨滴一般落下的箭矢前端绑着一张张丝绢,不用看就知道里边肯定没有写好话。
一旦传扬开来可能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尽管军官反应极快,但还是有人偷藏了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