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大唐绮梦,镜花缘记 >  第294章 山庄雅聚求学计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沉睡之中。清洛与李贤在融融月色下互道晚安,这才各自回到了房间休息。

珍儿轻手轻脚地跟在清洛身后,待清洛在妆台前坐定,便拿起梳子,温柔地为清洛梳理着如瀑的长发,口中说道:“今日文澜书院的周理先生带着夫人和女儿前来拜访王妃。不巧您当时与殿下一同参加百花节,故而只得回绝了他们。”

清洛微微颔首,轻声问道:“他们可曾说些什么?”

珍儿一边仔细地梳理着发丝,一边回应道:“他们言明,明日会再次前来拜访。”

此时,玉珠从侧房轻盈地走了出来,手中捧着一个玉枕头,说道:“天愈发炎热,我特意为小姐准备了这玉枕头,想来能让小姐夜间睡得更为舒爽。”

清洛抬眸看了一眼那温润的玉枕,未作言语,又转头问珍儿:“今日府上可还有其他事?”

珍儿微微思索了片刻,答道:“今日太子妃也曾来到府上,说是要拜见殿下,同样被回绝了。”

清洛听闻,微微低下头,轻声说道:“大家都去休息吧,我有些乏了。”言罢,起身走向床铺,和衣而卧,缓缓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清晨,晨曦透过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窗外,鸟儿欢快地啼鸣,仿佛在诉说着新一天的美好。微风轻拂,送来阵阵花香,混合着泥土的清新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李贤早早便起身,简单洗漱后,便匆匆前往东湖山处理事务。而清洛也随着晨光醒来,她深知今日周理先生一行会再次来访,于是精心梳妆打扮。珍儿和玉珠在旁侍奉,珍儿为她挑选了一袭淡粉色的罗裙,裙摆绣着精致的海棠花,随风飘动,仿若花朵在风中绽放。玉珠则为她梳了一个典雅的发髻,插上一支翠玉簪子,更添几分温婉气质。清洛略施粉黛,眉如远黛,眼若秋水,整个人显得清新脱俗,仪态万千。

一切准备妥当后,清洛来到客厅,在主位上坐下,身旁有玉珠、珍儿以及武艺等人陪伴,静静地等待着周理先生的到来。

果不其然,不多时,便听到张公公那尖细而响亮的声音传来:“周理先生携夫人、小姐到——”

在张公公的引领下,周理先生带着夫人和女儿步入客厅。周理先生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方巾,神色儒雅;周夫人则身着淡蓝色的衣衫,举止端庄;汝南姑娘青春年少,面容秀丽,眉眼间透着灵动之气。

三人见到清洛,赶忙恭敬地跪下,齐声说道:“拜见王妃,那日未能亲自接见王妃,还望王妃恕罪,今日特携夫人和小女前来向王妃请罪。”

清洛见状,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容,莲步轻移,走到他们身边,柔声道:“周先生、夫人,汝南姑娘,快快请起。”

然而,三人依旧跪着,不敢起身。周理先生微微低头,眼中满是敬畏之色,心中暗自思忖:王妃身份尊贵,那日贸然来访未得接见,不知王妃心中是否怪罪。周夫人亦是神色紧张,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她深知自己一家在王妃面前微不足道,生怕一个不慎便惹来祸端。汝南姑娘虽年纪尚小,但也被这气氛感染,心中有些忐忑,静静地跪在母亲身旁。

清洛见几人不为所动,只得耐心劝道:“我那日前往先生处,本就是求学问。虽未能见到周先生,但周夫人当时认真细心地帮我解答了诸多疑惑,我心中感激不尽,又怎会怪罪你们呢?快快起来吧。”说罢,她轻轻拉起周夫人,又示意周理先生起身,汝南姑娘见状,也赶忙站了起来。

周夫人紧张得面色微红,嘴唇嗫嚅着,却一时不敢说话。周理先生微微低头,恭敬地说道:“今日前来,正是想着能为王妃解决那本书籍中的难题。王妃若不嫌弃,在下定当竭尽全力。”

清洛闻言,笑意更浓,说道:“实在是太感谢先生了!快请上座。”

待众人坐定后,玉珠轻盈地上前,为各位奉上香茗。清洛端坐在主位,神色庄重地说道:“今日先生能莅临我清泉山庄,实乃山庄蓬荜生辉。我有两件事,想托付先生。”

清洛微微停顿,接着说道:“其一,我近日研读古文,其中文字晦涩难懂,还望先生能帮我详细注解。其二,我与张大人商议,欲为奇林坡开办书院,此事还需周先生鼎力相助。”

周理先生轻轻抿了一口茶,颔首说道:“王妃客气了,学问之事,本就是在下的分内之事,定当为王妃分忧解难。”

清洛听闻,心中甚是欢喜,说道:“既然谈及学问,便应尊师重道,如此方能学有所成。我虽为太子殿下的未婚妻,但始终尚未过门,如今的身份仍是尚书府袁家二姑娘,袁清洛。所以,周先生只管称呼我的名字即可。”

言罢,清洛站起身来,从玉珠手中接过一杯茶,款步走到周理先生身旁,盈盈下拜,说道:“今日清洛诚心向先生请教学习,还望先生莫要嫌弃我愚笨。”

周理先生见状,吓得赶忙站起身来,伸手扶起清洛,诚惶诚恐地说道:“王妃使不得,使不得,在下悉心指导便是,这‘师傅’之称,实在不妥。”

清洛却坚持说道:“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今日我向先生请教学问,先生自然便是我的老师,请您受我一拜。”

周理先生心中既感动又害怕,感动于清洛的谦逊好学,敬畏于她的身份地位。他下意识地看了看周夫人,周夫人领会其意,忙不迭地点了点头。汝南姑娘也在一旁扶着清洛,说道:“父亲,您就快快接受吧!”

周理先生这才神色庄重,大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忝为清洛姑娘的师傅了。”

清洛闻言,与周理先生、周夫人以及汝南姑娘相视一笑,一时间,客厅内气氛融洽,充满了和谐的氛围。

待众人重新落座后,清洛说道:“师傅,关于奇林坡开办书院一事,我想听听您的高见。”

周理先生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开办书院,首重师资。需广纳贤才,聘请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之士担任先生。再者,书院选址亦颇为重要,需环境清幽,适宜学子潜心学习。此外,教学内容也应精心规划,不仅要教授经史子集等经典学问,还可增设一些实用之学,如算学、农学等,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清洛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说道:“师傅所言极是。只是师资方面,不知先生可有推荐之人?”

周理先生微微颔首,说道:“文澜书院中有几位先生,皆学问精深,品德端正。若王妃不嫌弃,我可修书一封,邀他们前来相助。”

清洛大喜,说道:“如此甚好,有劳师傅费心。至于选址,我与张大人商议,打算选在奇林坡的中心位置,此处交通便利,便于学子往来。”

周理先生点头赞同,说道:“此乃绝佳之地。再者,书院建成后,还需制定一套完善的学规,以规范学子的言行举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清洛说道:“学规一事,我亦有所考虑。还望师傅能在这方面给予指导。”

周理先生笑道:“这有何难。学规应奖惩分明,对于勤奋好学、品德优良的学子,应予以奖励;对于违反纪律、不思进取的学子,则要加以惩戒。如此,方能激励学子们奋发向上。”

清洛与周理先生就书院之事,你一言我一语,深入探讨,不知不觉,已过了许久。周夫人和汝南姑娘在一旁静静聆听,偶尔也会插上几句话,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玉珠、珍儿等人则在一旁静静地侍奉着,为众人添茶倒水。

在这充满书香与智慧的氛围中,清洛仿佛看到了奇林坡书院未来的繁荣景象。她深知,开办书院并非易事,前路或许充满艰辛,但有周理先生这样的贤才相助,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周理先生也被清洛的热忱与决心所打动,暗暗下定决心,定要竭尽全力,助清洛完成这一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