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城头,后金固山额真阿济格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明军炮火不断轰击的场景,脸色阴沉如铁。
"大人,东城墙已经被轰塌了一段,需要立刻修补!"一名甲兵匆匆跑来报告。
阿济格咬牙道:"传令下去,立刻组织民夫和伤势较轻的士兵去修补城墙!用沙袋、木料加固,快!"
"可是,明军炮火猛烈,去修城墙太危险了..."
"危险?"阿济格冷笑一声,拔出腰间佩刀,架在报信士兵的脖子上,"你觉得违抗命令更危险,还是去修城墙更危险?"
"末将这就去办!"士兵额头冒汗,连忙转身离去。
不多时,数百名民夫和士兵被集结起来,扛着沙袋、木料向受损的城墙奔去。明军的炮火仍在不断落下,每一声轰鸣都伴随着尘土飞扬和惨叫声。
"快!填补缺口!"后金军官挥舞着鞭子,驱赶着民夫。
一名年轻民夫刚刚将沙袋放到位,一枚炮弹呼啸而至,在他身旁爆炸。血肉横飞,周围几人当场毙命,而他却只是被气浪掀翻在地。
"爬起来!继续干活!"军官怒吼着。
年轻民夫颤抖着站起身,看了看四周的尸体,突然转身就跑。
"站住!"军官大喊,但年轻民夫已经跑出数丈。
阿济格正好巡视至此,见状冷哼一声,抽出弓箭,一箭射中那名逃跑的民夫后背,民夫应声倒地。
"拖出来,示众!"阿济格冷声命令,"谁敢临阵脱逃,就是这个下场!"
士兵们将那民夫的尸体拖到城墙上,挂在城垛上示众。阿济格环视众人:"继续修城!谁敢怠慢,杀无赦!"
与此同时,城内其他地方也在紧张地进行着各种防御准备。
"把所有妇孺老幼都转移到地窖和坚固建筑内!"阿济格的副将高声命令,"把粮草物资也都转移到安全地方!"
城内百姓惊慌失措,抱着简单的行李,在士兵的驱赶下向地下室和石砌建筑跑去。
"大人,明军的炮火太猛了,我们的火炮根本无法还击!"一名炮兵头目跪地报告。
阿济格沉声道:"不必强求对轰,保存实力。命令所有守城士兵,尽量利用垛口和掩体隐蔽,减少伤亡。"
夜幕降临,明军的炮击暂时停歇。阿济格召集各部头领在城中议事。
"明军火器犀利,正面硬拼我们没有优势。"阿济格沉声道,"今晚,我要派出精锐,偷袭明军炮兵阵地!"
"大人,此举太过冒险!"副将忧心忡忡地说。
阿济格冷笑:"难道坐以待毙就不冒险了?选出三百精锐,分成五队,趁夜色出城,务必摧毁明军的几处主要炮兵阵地!"
"遵命!"众头领应声而去。
深夜,城门悄悄打开一条缝,三百名后金精锐身着黑衣,悄无声息地溜出城去。他们分成五队,向明军营地潜去。
明军大营内,孙传庭正在帐中与诸将商议明日的炮击计划。
"大人,我军炮击已持续三日,辽阳城墙虽有损毁,但主体仍然坚固。"参谋官汇报道。
孙传庭点头:"继续保持有节奏的炮击,不要急于求成。同时,派出小股部队佯攻,消耗敌军体力和士气。"
"大人,末将担心后金会派人夜袭我军炮兵阵地。"一位将领提出担忧。
孙传庭微微一笑:"我已有所准备。各炮兵阵地都加强了警戒,并在周围布置了伏兵。此外..."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军官匆匆进来报告:"大人,千里镜观察到城内多处起火,似乎是我军炮击的效果!"
孙传庭立即起身:"带上千里镜,随我去看看。"
在营地高处,孙传庭通过千里镜仔细观察着辽阳城内的情况。城内确实有多处火光,但规模不大。
"看来他们的灭火准备做得不错。"孙传庭沉吟道,"不过,这些火光也暴露了他们的重要建筑位置。记录下来,明日炮击时重点轰击这些地方。"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喊杀声和火铳声。
"报告大人,东面炮兵阵地遭到后金骑兵袭击,不过我们早有准备,伏兵已经出击!"
孙传庭冷静地说:"传令下去,各阵地按计划行事,务必全歼来犯之敌!"
东面炮兵阵地附近,一队后金精锐刚刚接近炮台,突然四周火光大作,数十名明军伏兵手持火铳,从隐蔽处冲出。
"杀!"双方短兵相接,厮杀惨烈。
后金精锐虽然勇猛,但明军早有准备,且人数占优。激战半个时辰后,这队后金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其他几队的情况也大致相似,只有一队成功摧毁了一处小型炮台后突围而去。
天亮时分,阿济格站在城头,看着仅有的十几名精锐狼狈返回,脸色铁青。
"大人,明军似乎早有防备,我们损失惨重..."一名逃回的头目跪地报告。
阿济格怒极反笑:"看来明军确实不可小觑。传令下去,今日所有人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明军必定会发动更猛烈的炮击!"
果然,随着晨光的升起,明军的炮击再次开始,而且比前几日更加猛烈和精准。
城墙上,一名后金神射手正在寻找明军炮兵阵地上的目标。他看准一名似乎是指挥官的明军,正要射击,突然胸口一痛,一支箭矢已经穿透了他的胸膛。
原来,明军也派出了神射手,专门对付城头上的后金弓箭手。双方的神射手在城墙上下展开了无声的对决,你来我往,各有伤亡。
阿济格亲自上城督战,对表现勇猛的士兵当场赏赐,对畏缩不前者则立斩不赦。在他的严厉督促下,后金守军虽然伤亡惨重,但士气尚能维持。
"大人,我们能守住吗?"副将小声问道。
阿济格望着远处不断逼近的明军营寨,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一定能守住!只要我们坚持到援军到来,就能反败为胜!"
然而,他心里清楚,这场攻防战已经陷入了一场残酷的消耗和意志的较量,而明军的炮火优势,让这场较量对后金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