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很怕她拒绝。

但看到不远处几位少年少女眸中渴望的目光。

赵一清闭闭眼。

杀了二十年鱼的心难免有防不住的时候。

“你告诉你叔叔,少吃点,等会儿回去后,有大餐吃。”

顿了顿,赵一清看着圆乎乎的小孩,悄声附在对方耳边,“你也有。”

“好哦!”

说完,又猛地捂住自己的嘴。

接着乐呵呵地跑到朱棣那边。

“清清姑娘,见笑了。”

马皇后不是没看见,但孩子,越不想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干出来的事恐怕会越大。

朱元璋冷刀直勾勾地刺进每一处。

光惦记那点吃的。

咱缺你们吃,还是缺你们喝。

何况,他有太多问题急着向赵一清求证。

几人全当做没看到。

自顾正襟危坐,面上如沐春风。

“赵姑娘,不知我明代学风如何呀!”

循着声音,赵一清眼神移到去处。

只是,她嘴巴张了又张,喉咙像是被噎住一般,许久都没声音发出。

在场的都是人精。

仅几秒的时间,可大家也能从中猜出结果为何。

思及此,大家浑身被打击的厉害。

连一个出名的文人都没有吗?

“学风雄厚,百姓识字率高于各朝。

四大名着有三本,都是咱们明人所着。

每朝也都有文臣武将流芳百世。

以至今天,还会有他的粉丝前去墓地烧香祭拜。”

“粉丝?”

大家脸上带着不解。

以及隐藏在心底的窃喜。

祭拜?

会有他们吗?

“就是喜欢、崇拜别人的人,像大家会很喜欢诸葛亮一样。

我们读历史,读到某人生平履历,会被对方的才华、能力所触动,进而崇拜、推崇对方。

所以就想要去祭拜大家。”

看着大家越来越激动的面色,以及蠢蠢欲动的嘴角,赵一清适时地夸赞道:“当然,我们去南京旅游时,都会去祭拜咱们的皇帝陛下。

还有常遇春、徐达等文臣武将的。”

大家眼中留下满意的神色。

“没想到,后人还会记得咱。”

“就是就是,咱都没做什么,还让小辈记咱几百年的时期,甚至不远千里来祭拜咱,真是万生有幸,万生有幸啊!”

听到声音,赵一清嘴角处的弧度更低了点。

其实,她知道的都说出来了。

感谢大家不问之恩。

但凡再问一个人名,她都不会这么确定。

“一清,不知这四大名着是?”

听到朱标的声音,赵一清赶紧回道:“我们把《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称为四大名着。

也是学生必读。

而前三本,是咱明朝的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所着。”

“罗贯中?此人的姓名很是熟悉啊!”

李文忠越听越熟悉,只觉得就在脑边。

可偏偏,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

直到赵一清讲出‘施耐庵’的名字。

“张士诚的门客?”

“对!”

赵一清激动道:“我们都说,他为什么写赵云七进七出这么精彩,是因为罗贯中是没见过赵云,但见过李文忠将军啊!

作为张士诚的门客,他肯定被李文忠追过。”

赵云:......谢谢?

罗贯中:......

这么大声干甚!

这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吗?

闭嘴吧!

他不想听,更不想回忆当初被李文忠给追杀的场面。

李文忠:!!!

大呲牙根本藏不住,“咳咳,确实被我追杀过。”

回去后,他一定要派人去找这什么《三国演义》,毕竟虽讲的是赵云,但写的可是他。

“您就是李文忠将军!”

“是在下。”

“能给签个名吗?”

赵一清激动地掏出相机,“可以给您拍全身照,然后您给我留一张吗?”

“当然可以。”

禀告完陛下后,李文忠手足无措地对着相机。

不是,怎么站来着?

他好像不会站了。

求助的眼神看着朱元璋,又看向朱标,最后是自家那些孩子以及自己的同僚们。

但无一人前来帮他。

一群不要脸地看似正襟危坐在椅子上,实际上眼神早就黏在那相机上。

以及暗地蠢蠢欲动的腿脚。

其实,他们也挺想拍一张的。

可碍于面子,竟没一人开口。

赵一清把选好的照片打印出来,她挑了最好的一张递给李文忠,“李将军,您夫人和孩子在吗?

我还可以给您拍几张全家福。”

“真的?”

“当然,只是拍一张照片而已。”

李文忠赶紧去对面接过妻子,又把儿子和女儿给提过来。

对方那离奇的动作。

弄得赵一清看着直抽搐。

李夫人跟赵一清对视一眼,两人在半空中都露出无奈的视线。

呵,男人。

“这真的是我们?”

“其实白天视线会更好。”

看着照片上的人,大伙的眼中都带着兴奋。

他们也想拍。

可惜,在帝王直勾勾撵人的目光中,明明宴席还未结束,群臣就被撵了出去。

让你们在这里,是为了套话。

不是让你们来拍照的。

“明日,咱们也来个全家福。”

朱元璋笑呵呵地看着朱雄英的照片,“看看咱的雄英,拍出来跟真的一样,来,把它挂到东阁。”

朱慡几人既迫不及待,又忧虑不止。

一天之内,大哥没了。

娘也没了。

侄子也没了。

那还剩下啥!

以后他们惹事,谁给求情?

至于父皇是否会让他们当太子。

青天白日的,为何要做这个美梦,没听见最后立了朱允炆那小子吗?

呵!

朱慡不屑一笑。

朱允炆?

吕氏?

他侄子为何而死,还另有论断。

赵一清让系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明史,“您先别问我,您先自己看。”

桌案上,骤然出现十几本厚厚的书籍。

上面散发着书墨的香气。

赵一清已让系统把字体改好。

她自己则顺着人潮消失,独剩下朱元璋和朱标二人。

“父皇,您......”

“标儿啊!”

朱元璋捡了本书,翻开第一页,“今夜,咱们父子二人就看看,大明后续的发展吧!”

赵一清忍着哈欠。

她看着面前的小孩,眸中带着怀疑,“你们真能吃得下?”

“当然。”

朱棣自信拍了拍前胸,“我还能吃下一整头猪。”

站在一旁的徐妙云微微扯着对方的袖子。

随后更是附在对方耳边,悄声讲道:“注意点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