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莫欺中年穷,情报系统助我成为首富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色笼罩下的县城,比大城市更早地沉寂下来,但暗流涌动丝毫不减。

耗子带着一身寒气,敲开了县工商局一位姓刘的副科长家的门。

时间已近午夜,刘副科长穿着秋衣秋裤,脸上带着被打扰的不悦和一丝警惕。

在县城这种地方,深夜登门,往往意味着麻烦。

“刘科,实在对不住,这么晚打扰您休息。”

耗子脸上堆着县城里常见的、带着点江湖气的笑容。

但眼神锐利,将拷贝了录音的U盘和一个打印出来的简要说明恭敬递过去。

“但事情紧急,我们陈总让我务必今晚把这份东西交到您手上。

这是关于兴华食品厂被举报的关键证据。

能证明这是百味食品王振涛搞的恶意构陷!”

刘副科长皱着眉接过U盘和说明,没立刻看。

“您听听录音就全明白了!

王振涛那王八蛋亲口指使人收买我们厂里的丫头,偷配方,写黑信!

证据确凿!

我们陈总请您主持公道,赶紧停了那没影的调查,还我们厂子清白!

对这种下三滥使绊子、诬告陷害的,必须严惩!”

刘副科长沉吟着,最终还是把U盘插进家里的老式电脑。

当王振涛那带着本地口音的、阴沉的指令声从音箱里传出来时,他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在县城这种关系盘根错节的地方,这种**裸的构陷录音,冲击力更大。

他反复听了几遍关键段落,又看了看耗子递的材料,手指在桌上敲着,心里飞快盘算着利害关系。

良久,他叹了口气,看向耗子。

“这东西…确实够劲。这事办得,太下作了。”

耗子心中一喜,面上依旧恭敬。

“刘科您明察秋毫!

我们兴华是小厂,但几百号工人指着它吃饭呢!

被这么搞,真要冤死了!”

刘副科长摆摆手:“行了,我知道了。

这东西很重要,我会尽快向领导汇报,按程序核实。

如果属实,调查肯定要停,该追究的责任也跑不了。

你们先回去等信儿吧。”

在县城,这种事牵扯到本地两家有点名气的厂子。

处理起来更需谨慎,但铁证面前,他也知道该怎么做。

“谢谢刘科!谢谢您主持公道!”

耗子连声道谢,知道在县城这地界。

副科长能这么表态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识趣地告辞离开。

与此同时,赵大海再次敲开了县里那份发行量最大的、名为《平川生活报》的主编办公室门。

主编显然也料到他会来,还没下班。

“赵老板,这么晚还跑一趟?”主编脸上带着点无奈的笑容。

赵大海这次没客套,直接把耗子发来的录音关键片段文字稿拍在桌上,语气带着县城生意人特有的硬气。

“李主编,铁证在这!

抹黑我们‘丝语’的,就是同行使的阴招!

下作得很!

明天你们的澄清声明边上,必须加刊我们兴华的‘严正声明’!

话给我写硬气点!要求造谣的公开道歉!

不然,咱们法庭见!

我们厂子几百号人,不是好欺负的!”

他话锋一转,带着点江湖气又带着点煽动性。

“另外,今天下午,县里好几家做生意的朋友,都去我们‘华韵’工作室看了!

对我们那批老料子新做的功夫,还有设计师的手艺,那是赞不绝口!

照片、说法,我都让人整理好发您邮箱了!

明天报纸上,我希望看到咱们《平川生活报》讲点实在的!

讲讲咱们本地人自己的‘匠心’!

讲讲咱们是怎么把老东西做出新花样的!

别被某些人当枪使,尽登些没影的瞎话!”

李主编拿起那份文字稿,扫了几眼,脸色变了变。

录音文字稿里的内容,加上赵大海这软硬兼施的态度。

以及下午确实有不少本地“消息灵通人士”去了兴华的事实,让他意识到麻烦大了。

再硬扛,不仅得罪兴华这几百号人。

还可能被贴上“传谣”的标签,在县城这小地方,名声臭了可就难混了。

他赶紧挤出笑容:“赵老板,您放心!

咱们报纸肯定讲事实!

明天,澄清声明和贵厂的严正声明,一准儿登!

您说的那个‘匠心’故事,我们也觉得特别好!

肯定安排个好版面,好好宣传咱们本地的优秀企业和创新精神!

一定还兴华一个清白!”

“那就多谢李主编了!”

赵大海伸出手,用力握了握,眼神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兴华食品厂,厂长办公室。

灯光下,孙晓慧坐在椅子上,面无人色,抖得像风中的落叶。

林晚舟站在一旁,神色复杂。

陈志远坐在办公桌后,目光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孙晓慧,”陈志远开口,声音不高,却像重锤。

“八万块,买你背叛厂子,背叛大伙儿,也毁了你自个儿。值吗?”

孙晓慧猛地抬头,眼泪哗哗往下掉,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哭道:“陈…陈总…我…我错咧!

我真错咧!

我是猪油蒙了心!

家里…家里欠了一屁股债…我妈住院…我弟上学…我…我实在没法子了啊…”

她哭得撕心裂肺。

“没法子?”陈志远声音冷了下来。

“厂里工资少你一分了?

加班费没给你?

家里有困难,找厂里,找林厂长,找我,哪个不能帮你?

你倒好,选了条死路!”

孙晓慧瘫在椅子上,捂着脸嚎啕。

“我…我不敢…我怕…他们说…只要我做了…就给我钱…还能帮我妈…我…我糊涂啊…”

“他们是谁?”陈志远追问。

“是…是‘老金’…他…他说是百味厂的王经理让他来的…”

孙晓慧断断续续交代。

“他让我偷配方…写举报信…钱…钱分两次给的…”

陈志远和林晚舟对视一眼。口供和录音对上了。

“孙晓慧,”陈志远站起身,走到她面前。

“你干的这事,够进去蹲几年了。盗窃,诬告,哪条都够你受的!”

孙晓慧吓得魂飞魄散,扑通跪倒。

“陈总!饶了我吧!求求您!

我知道错咧!我再也不敢咧!

求您别报官!我家不能没我啊!”

她咚咚磕头。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陈志远沉默片刻,缓缓道:“看在你老实交代,家里也确实困难的份上。”

他顿了顿,孙晓慧充满希冀地抬头。

“我可以不报官。”

孙晓慧如蒙大赦,连连磕头:“谢谢陈总!谢谢陈总!”

“但是!”陈志远声音陡然严厉。

“天亮之前,收拾东西,滚出兴华!

永远别再回来!签了这份东西!

厂里任何事,烂在肚子里!

不然,这录音和你刚才说的话,明天就送到公安局去!”

“我签!我马上走!永远不回来!”

孙晓慧没有丝毫犹豫,连滚带爬地在林晚舟递过来的文件上签了字。

几乎是爬着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安静下来。林晚舟看向陈志远:“远哥…就这么放她走?”

“她就是个被钱迷了眼的糊涂蛋,小卒子。”

陈志远坐回椅子,揉了揉眉心。

“留着是祸害。让她带着怕滚蛋,对我们好。

重点是百味和王振涛!

耗子把证据递上去了,报社那边大海也搞定了。

这第一关,咱们…算是闯过来了。”

他望向窗外漆黑的县城夜色。

“但麻烦,恐怕才刚开始。”

县城里最好的“悦来宾馆”,顶层套房。

林雪峰并未休息。他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

显示着《平川生活报》的电子版预览。

头条位置,兴华集团的严正声明措辞强硬。

旁边则是关于“华韵”工作室的报道,标题带着本地特色。

《老布新裁显匠心!看兴华厂如何点“废”成金!》。

他轻轻晃着杯中的茶水,嘴角那抹玩味的弧度更深了。

“反应快,下手准,舆论翻得漂亮…在县城这地方,能做到这份上,不简单。”他低声自语。

“这个陈志远,比报告里写的更有意思。想收编…看来得多费点心思了。”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喂?是兴华集团的陈志远陈总吗?

您好,我是华盛资本的林雪峰。

这么晚打扰,实在抱歉。

我对贵公司在本地展现出的…韧性和潜力,非常欣赏。

不知陈总明天上午是否有空?

我想登门拜访,或许…我们能聊聊合作的可能?

我相信,这对兴华未来的发展,会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电话那头,陈志远握着手机。

听着这个带着省城口音、自称“华盛资本”的陌生声音,眼神骤然变得无比锐利。

省城的猎犬,嗅着味儿找到了县城。

资本的游戏,以一种更直接、更不容拒绝的方式,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