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芹去周家并不是突发奇想,她仔细分析了四个孩子的情况,发现沈夏至的事情是最容易解决的,这才有了这一出。
事情也如她所料,自己的提议被接纳了,周家态度明显热络不少,沈夏至跟周爱琴也别别扭扭向她示好。
等回到家,三人已经是有说有笑的了。
沈夏至把从周家带回来的腊鸭往桌上一放,随便敲了几下门就推开了沈立冬的房间:“立冬,我岳父给了腊鸭,可好吃了,我端进来给你吃啊!”
进屋后不是预想中的一片黑暗,沈夏至又愣住了:什么时候开始,立冬把窗户都打开了?
沈立冬正靠着窗发呆,闻言站了起来:“我出来吃吧。”
弟弟愿意出来吃了?
沈夏至又傻了,不过他没细想,兴高采烈地把在周家发生的事都说了。
听见陶芹愿意给夫妻俩五年的时间备孕,还愿意抱养陶家的孩子,沈立冬也是吃了一惊。
陶芹不喜欢别人说她是农村出身,很少愿意跟娘家人接触的。为了二哥,她竟然愿意抱养乡下的孩子,这可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沈青山今天在家休息,他也没闲着,把自己卧室的被褥拆拆洗洗。
陶芹看着他,问他:“你这八级钳工的资质,还能招两个临时工吗?”
“应该行吧,你要把谁塞到机械厂吗?”
这事肯定是有难度的,但是可以试试。主要这是媳妇提的,沈青山肯定会尽力完成。
陶芹就解释:“我不喜欢那个贾大方,他仗着是你关门弟子的身份老是求你办事。我想着,我娘家的大河跟二墩子人都不错,你要是可以的话,把人招进来,当你的关门弟子。都是亲戚,总比那个贾大方好。”
陶芹不想让沈青山一直给贾大方帮忙,于是就想把陶大河提前弄进来。然后她又想到因为周爱琴没怀孕,二墩子不能进家具厂当临时工,那就遇不到媳妇安心了。这才想着也把二墩子弄进机械厂,之后能不能再跟安心偶遇,就看他俩的缘分了。
对于外人,她只能帮到这了。
沈青山没有异议:“行,我在领导那还有点脸面,这几年往厂里塞人的也不止一个,我试试。成了之后,咱们去乡下跟他们说一下。”
哦,对了,还有陶洪祥。
“夏至,我问你,你们厂是不是去了一批人到东北了?其中有个是不是叫陶洪祥?”
沈夏至想想,自己从来没跟妈说过这事啊:“妈,你怎么知道的?那个陶洪祥就是三舅的儿子,之前在食堂遇到,我们还打了招呼。”
那就行,陶洪祥稳了,几年后回来,就是正式工了,不用自己操心了。
陶芹累啊,脑力体力都不行了,躺在躺椅里,没有再说话,不一会就睡着了。
第二天,等所有人上班了,陶芹跟沈立冬说了一声,也出门了。
她想去邮局看看有没有沈秋分的回信。路过食品厂的时候,她鬼使神差地进了厂,然后直奔生产一科。
“有没有个员工叫徐二苗?”
车间主任还以为是什么重要的事呢:“有的,您认识她,我把她喊出来吧!”
车间主任一点都不想跟这个闻名全厂的神经病会计待一块,不等陶芹阻止,就把徐二苗给喊出来了。
徐二苗看着眼前的大妈,礼貌地问:“大妈,您找我有事?我好像没见过你?”
陶芹仔细端详着徐二苗,发现她的精神状态特别好。果然,有能力的人到哪都不会亏待自己。
“我、我就是想问问你,你有对象吗?”说完,陶芹就想咬掉自己的舌头,哪有人见面第一句话是问这个的呀!
估计给徐二苗做媒的人不少,她笑了:“谢谢您的好意了,我在食品厂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谈对象会分散我的注意力。我现在不需要对象,谢谢了。”
“哎、好的,好的,那大妈不打扰你了。”
陶芹不敢多待,逃也似地走了。
走出食品厂大门,陶芹沮丧了一会,又振奋起精神来。
错过就是错过了,不要为之前的事耿耿于怀,重要的是之后怎么做。
来到邮局,依然没有沈秋分的信件,陶芹有些着急,又写了一封电报。
回到家,经过中院的时候她看见了陈心兰,这才想起来,秋分是跟她一个地方下乡的。
走到陈心兰面前,她小心地开口“陈心兰,不好意思,你之前下乡是跟我家秋分在一个村的吧?大妈想问问你秋分的情况,不怕你笑话,我们母女好久没联系了。”
陈心兰今年年初才嫁进来,虽然听说后院的陶大妈性格不好,但毕竟接触的少,对于陶芹,她不像其他人那么有戒心,很耐心地把秋分的情况都说了。
“秋分跟大多数人一样,到了乡下十分不适应,每天累得要死却挣不到什么工分。后来,她跟一个叫赵振东的知青好上了,两个人相互扶持,还挺好的。
不过,去年十月份,大家去开采石料,出了事故,赵振东……没了。直到我去年冬天回城之前,秋分还没换过神来,跟变了个人似的,一整天都不说话,只知道拼命干活。
陶大妈,秋分挺可怜的,我也不知道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能把秋分接回来,还是尽快接回来吧!”
赵振东死了?她那么好的一个女婿竟然死了!
陶芹没有回话,神情恍惚地朝着后院走去,路上还摔了一跤。
陈心兰赶紧去扶起了她,担忧地问:“陶大妈,你还好吧?”
陶芹双眼空洞地望着她,还是没有理会她,回到了卧室。
陶芹发誓,她第一世活到八十多,都不知道赵振东丧命的消息。难怪秋分之后回城跟变了个人似的,一个活泼鲜活的小姑娘变得沉默寡言。
陶芹痛痛快快哭了一场,然后强迫自己想办法。
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她跟大家宣布了一个消息:“我要去甘城找秋分,我要把她亲自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