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那道旨在“招抚关外海西余部”的圣旨,以及那份破格提拔王世忠为“太子太保”、并命其即刻前往宣化府赴任的任命,由京师的信使,一路快马加鞭,送抵湖广的左良玉大营之,整个营中,皆为之震动!
左良玉和他麾下的一众将领,恭敬地接过了圣旨。他们表面上,自然是山呼万岁,感恩戴德,不敢有丝毫的违逆。但左良玉的心中,却也暗自生出了一丝警惕。他知道,当今这位陛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可以任由他们这些地方将帅随意拿捏的君主了。他此番直接从自己的军中,提拔走一名幕僚,并委以重任,其背后所蕴含的“敲打”与“制衡”之意,不言而喻。
他的女婿左梦庚,在事后,便忍不住私下向他抱怨道:“父亲!陛下这是何意?如今南方的三王之乱尚未彻底平定,他却去操心那关外的蛮子?简直是……本末倒置,不识局势啊!”
“住口!” 左良玉却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告诫道,“你懂什么?!如今的陛下,早已非昔日可比!你没看到吗?!”
左良玉的内心,其实比谁都清楚。近两年来,这位年轻的天子,先是在京师城下,以“良乡大捷”稳定了人心;后又御驾亲征,于三屯营大破建奴十五万主力,彻底打破了“满万不可敌”的神话;紧接着,又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定了南方的“三王之乱”!
如今的朝廷,政权日益稳固,天灾亦有减弱之势,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都开始陆续返乡!以陈奇瑜、高杰、牟文绶、马爌等为首的一众忠臣干将,已然成为了帝**政的全新骨干!京师之内,更是编练了神武军、新禁军等不下十万的精锐!其战力之强盛,远非他麾下这些早已是军纪败坏的旧势力可比!
他知道,自己和麾下这支部队,虽然依旧强横,但在朝廷的棋盘之上,早已……不再是那不可或缺的核心了!他开始主动地、也更为严厉地,约束起了部下的言行。他知道,自己若再敢像以往那般,拥兵自重,阳奉阴违,等待他的,必将是……皇帝陛下那毫不留情的雷霆一击!
----------
当夜,一名同样是随圣旨而来的司礼监小太监,秘密地,将王世忠,请到了一处僻静的营帐之内,并向他转达了皇帝陛下的……一番密语。
皇帝的意图很明确:他就是要利用王世忠这“哈达部正脉后裔”的特殊身份,来反制多尔衮!他要让王世忠,成为自己安插在关外的一把尖刀!一把足以在关键时刻,从背后,给予多尔衮致命一击的尖刀!
“王大人,” 那小太监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陛下说了,您此去宣化,首要之任务,便是……拉拢!拉拢所有对多尔衮心怀不满的、原海西女真及蒙古各部!如察哈尔、土默特等等!每能成功招抚一部,皆为不世之大功!陛下……绝不吝惜封赏!”
随即,那小太监又用一种带着几分“同情”的语气,将多尔衮为了稳固后方,而在盛京城外,公然斩杀哈达部嫡子吴尔古代、并血腥清剿其全族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世忠。
“轰——!!”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便将王世忠,彻底击懵了!
吴尔古代!那可是他嫡亲的族兄啊!竟……竟就这么被多尔衮给……杀了?!而且还是……满门抄斩?!
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愤与刻骨的仇恨,瞬间便淹没了他!他那双属于文人的、平日里总是充满了平和与睿智的眼睛,此刻,已是……一片赤红!
他终于明白了,皇帝陛下此次破格提拔他,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也终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他对着那名小太监,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沙哑:“请公公回禀陛下!王世忠……即日启程!赶赴宣化!必不负圣恩!!”
他知道,自己此去,所要面对的,将是无尽的凶险与挑战!但,为了给惨死的族兄和族人报仇,为了……不辜负这位同样是与建奴有着血海深仇的铁血帝王的知遇之恩!他……在所不辞!
“多尔衮……” 他在心中,默默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充满了冰冷的杀机,“你用刀剑来征服草原,而我……则要用这汉家的笔墨,来瓦解你的联盟!书信几封,有时……胜过刀头万敌啊!”
就在王世忠怀着满腔的国仇家恨,星夜兼程,赶赴宣化,准备大展拳脚之时。
远在陕西西安的大顺军幕府之内,也同样……因为崇祯皇帝的一封“密信”,而陷入了一片巨大的愤怒与……混乱之中。
崇祯皇帝那道“若肯归顺,可封驿丞”的“招抚”旨意,在李自成看来,或许还带着几分“试探”和“戏谑”的意味。但在他麾下那些早已是骄横惯了的将领们看来,这……简直就是**裸的、天大的羞辱!
“驿丞?!!”
汝侯刘宗敏,在听闻此事之后,猛地一拍桌案,将那张本就破旧的木桌,拍得是四分五裂!他指着东方的天空,破口大骂:“他朱由检算个什么东西?!一个毛头小子!一个亡国之君!竟敢……竟敢如此羞辱我大王?!!”
李自成的侄儿李过,更是主战情绪高涨,拔出腰刀,高声喊道:“叔父!反了吧!别再忍了!我等即刻尽起大军,再攻潼关!与那明朝小皇帝,决一死战!!”
然而,大顺的丞相牛金星,却在一旁,忧心忡忡地,给这些早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主战派”,泼上了一盆冷水。
他主张“静观其变”,并沉声分析道:“大王!诸位将军!万万不可冲动啊!我军自固关新败,早已是军心涣散,士气低迷!而那明朝官军,则恰恰相反,连战连捷,士气如虹!如今中原各地的百姓,在经历了连年的战乱之后,也大多……民心向明。我等此时若再贸然出兵,无异于……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啊!”
“难道……就一直在此等死不成?!” 李过依旧不甘心地吼道。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高迎祥的侄儿、同样是身经百战的高一功,却带来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绝望的、最终的消息:
“诸位……不要再争了!” 他的声音,充满了疲惫与无力,“我刚刚得到探马回报……五省总督陈奇瑜所率领的明军主力,已……已彻底收复了整个山西!其前锋部队,随时……都有可能西渡黄河,直取我西安老巢!!”
“我等若再不设法突围……” 他看了一眼那同样是面如死灰的李自成,长叹一声,“便……真的要在此……坐以待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