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律政锋芒 >  第541章 大结局之正义长歌

深秋的晨雾像一床湿漉漉的棉絮,紧紧裹着青山县老城区的街巷。渠成顺推开法律服务中心那扇斑驳的木门时,门轴发出 "吱呀" 一声悠长的叹息,仿佛在诉说着这栋老建筑承载的无数故事。一股熟悉的旧木与油墨混杂的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墙角绿萝叶片上凝结的晨露味道。窗棂上的霜花在初升的晨光里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宛如撒落一地的星子,却无法驱散他眼底沉淀的凝重。

办公桌上新收的案卷摞成了小山,最顶端那份土地征收补偿协议的复印件边缘,已经被无数双焦虑的手摩挲得起了毛边。纸页泛黄,密密麻麻的红手印像干涸的血迹,深深刺痛着渠成顺的眼睛 —— 这是老城区改造项目中最后一批拒绝搬迁的商户联名递交的求助信。他记得上周王记面馆的老板来送材料时,满是油垢的手指在纸上按下手印的情景,那双手因为常年握锅铲而布满老茧,此刻却在微微颤抖。

"渠主任,法院传票来了。" 张彩娇抱着一摞文件匆匆进门,黑色职业套装的衣角还沾着路边草叶上的露水。她发丝被晨雾打湿,几缕贴在苍白的脸颊上,眼睛里布满血丝,显然又是一夜未眠。"开发商那边申请了先予执行,裁定书上写着... 三天后就要强制拆除。"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像重锤敲在空荡的办公室里。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急促的喘息。七八个商户代表簇拥着一位拄拐杖的老人闯了进来,老人姓陈,是老城区最年长的商户,经营着一家祖传三代的修表铺。他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绝望,干枯的手指死死攥着拐杖,关节泛白得如同冬日的树枝:"渠主任,他们今早就把巷口的水电总闸给断了!" 老人的声音嘶哑,带着哭腔,"我家那铺子开了四十年,墙上还挂着我老伴临终前画的画... 他们怎么能这么干啊!"

旁边一位中年妇女突然哭出声来:"我家小吃店的冰箱里还有两千块钱的食材呢!没电就要全坏了!" 另一个商户接口道:"拆迁队的人就在巷口守着,说今天不签字就... 就用推土机平了!"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啜泣声,几位上了年纪的商户抹着眼泪,眼神里充满了无助。

渠成顺摘下眼镜,用指腹轻轻擦拭镜片,金属边框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冰凉的触感却无法冷却他胸腔里翻涌的怒火。他想起三个月前在县信访局遇见戴世龙的情景,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信访干部把一个鼓囊囊的牛皮纸袋塞给他时,手背上的老年斑在灯光下微微颤抖:"小渠啊,这些拆迁户的账,不是算不清,是没人敢算啊。" 如今那些泛黄的信访记录和模糊的现场照片,正安静地躺在档案室第三排铁柜里,每张照片里歪斜在拆迁废墟中的商户招牌,都像是一双双无声控诉的眼睛;每段手机拍摄的视频里,拆迁队员挥舞着棍棒的画面,都在反复刺痛着他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