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荷没在家,村里这些倚老卖老的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林家的,你别说气话,都在一个村里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还有就是你家的丫头也得管管,毕竟丫头长大了是要嫁人的。”
就差说一句,嫁人不能带走娘家的东西,还是你们说的算。
不说丫头嫁人林阿奶还不生气,这一说就让她想起来村里的流言。
都说家里娶不起媳妇,也不会娶林家的钱篓子。
弄得没有一个媒婆来林家跟林雨荷提亲。
“林大,你是叔从小看着你长大的,看在同一村过日子,能不能给村里人一条活路。”
这话还像句人话,人家都说了软话,林阿爷也不能太较真。
“老叔,我家婆娘说的没有错,作坊和方子都是雨荷的,我只能帮忙求情,不能直接做主。”
经过这事林阿爷很是后悔,要不是最开始他找了自己人,也就不会临时换人,也不能被村里人围。
“至于我家婆子说的不用李姓人干活,这事老汉也同意。”
拿着林家的银钱,端着林家的碗还砸林家的锅,要是他同意了,那不是打老婆子的脸吗?
等孙女回来还得落埋怨,所以话题一转。
“老叔,林家雨荷当家,至于你说的帮村里,给村里人一条活路,我想说要是林家不开作坊他们都不能活了。”
林阿爷那是终于硬气了一回,以前林家就兄弟两房,处处都要受制于村里。
“从去年不管是收螺收莲藕,还是收山里的酸果,哪次我家雨荷都是拿着真金白银收的。”
就这样村里人还在传雨荷的流言,林阿奶抹着泪控诉村里人。
一点都没有说错,直到现在林家每天都跟村里收柴,收各种青菜干菜。
林阿奶连哭带说,自称老叔的人老脸红了又红,今天他就不该来林家。
“老爷们说话你个妇道人家插啥嘴。”
被撅了好几次还蹦跶的李姓老头,又开始了。
从大门外传进来一阵声音,“姚氏,你给这些人找身旧衣服让她们洗干净换了,在蒸锅馒头烧锅糊糊,菜就吃我做的海带丝,等收拾完了吃。”
下人姚氏看着林雨荷带回来的十几个人,在想到今天发生的事,明白了过来。
“甜甜,去院里通知老太爷,就说东家买人回来了。”
以前都在大户人家待过,一句话几个意思她们在明白不过。
“哎,知道了。”
过了影壁墙,甜甜又尖又细的声音传进了院里。
“东家买人回来了,东家买人回来了。”
“老头子,这是雨荷买人回来了。”
林阿奶也不跟这些老梆子在叨叨,抬腿迎了上去。
“甜甜,你东家回来了。”
“见过老太太,东家买人回来了,不用村里人咱们自己人就够使的了。”
院里喝茶的再也坐不住了,“林大,我记得家里还有些事,你们聊我就先回去了。”
原本说的一套一套的老叔,一听林雨荷回来了,又买了人,起身就要走。
他们虽说林雨荷是丫头片子,就趁这个丫头片子不在村里,他们才来的,从林家吃不饱饭到现在的产业,不怵那丫头那是不可能的。
“老叔,等一会再走呗!等下吃了饭再走,”林阿爷听到林雨荷回来,心里不怯了,
“不吃了,不吃了,”也不用人扶,起身就走。
“这是怎么了,怎么就走了,这都到了饭点了,甜甜去厨房让吴婆做饭,就说村里的老人来吃饭,让她把饭菜做的烂糊些。”
林雨荷的一番话,让这些老头又收回了脚,也不敢坐像是罚站一样,尽量站的溜直。
“哎呀!坐坐都坐下说,各位阿爷太爷这是来我家有啥事说,林家的作坊是我的产业,有事跟我说。”
这些老头都还没坐下,林雨荷一屁股坐在最前面的椅子上,从她下马车,就有下人跟她说了有人来发威。
“呵呵呵没事,就是听说村里有些混账来闹事,过来看看,我们都已经骂完那些人了。”
从一开始就在挨训的林家小辈,双眼瞪的老大,这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欺软怕硬。
“闺女,是这些叔爷来咱家,让咱家给村里人一条活路。”
林父忿忿不平的揭这些老头的底,他可是听了半天了,要不是媳妇拉着他,那他也不敢说话。
“阿爹,我买了十几个人,等他们吃过饭,安排到香肠作坊干活,以后他们就留在香肠作坊,以后耽误活的事再也不能出了。”
打脸就是这样快,林雨荷就烦这样被威胁的感觉,她也想好以后不再惯着不知好歹的人。
“阿爹,你看一下要是人不够用的,我明天再去县府买,不知道哪里受了灾,好多吃不上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