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  第471章 省委书记视察

江泉市的天空,在经历了一场政治风暴的洗礼后,似乎格外清澈了一些。市委常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各项工作在“稳”字诀的引领下,正逐步走向正轨。秦风牵头市政府日常工作,将主要精力投向了雾江治理工程的前期筹备,与各职能部门、专家团队的协调会议一个接一个,忙得脚不沾地。他心中始终绷着一根弦,等待着那位新任省委书记王力的召见。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场等待中的“考试”,会以如此突然、如此直接的方式降临。

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周二上午。秦风正在市政府小会议室主持召开雾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初审会,与会的有环保、水利、规划、财政等部门的负责人和几位特邀专家。会议讨论正进行到关键处,关于污水处理厂的选址问题,各方意见争执不下。

突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秦风秘书杨小波脚步急促地走到秦风身边,俯身在他耳边用极力压低却难掩紧张的声音说:“秦市长,市委周书记紧急电话,请您立刻接听!”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诧异地看向秦风。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被如此紧急地打断,必定是发生了极其重要的事情。秦风心中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掠过心头。他对与会人员说了声“抱歉,大家先休息五分钟”,便快步走出会议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拿起了那部红色保密电话。

电话那头,市委书记周海洋的声音异常凝重,甚至带着一丝罕见的急促:“秦风!紧急情况!刚接到省委办公厅直接通知,王力书记的车队,已经上了通往江泉的高速公路,预计一小时后抵达!视察地点未明确,要求我们做好随机调研的准备!”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秦风耳边炸响!省委书记突然袭击式的视察,没有任何预兆,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接下沉一线!这是典型的“王力风格”——务实、犀利,旨在看到最真实的情况。这对于刚刚经历动荡、百废待兴的江泉市而言,无疑是一次极其严峻的突击大考!

“周书记,我们……”秦风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没时间详细部署了!”周海洋打断他,语速飞快,“你立刻放下手头所有工作!重点准备两个点:一是雾江沿岸,特别是之前污染的敏感区域和治理规划展示点;二是高新区,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新兴产业企业。我让钱卫国准备政法维稳点,郑强负责舆情和宣传口径,其他常委各就各位,随时应对随机抽查!你负责的政府线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雾江治理,这是王书记必定关注的焦点!动作要快,但要自然,绝不能搞形式主义那一套!”

“明白!我马上安排!”秦风沉声应道,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瞬间袭来。

挂了电话,秦风深吸一口气,立刻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指挥官。他首先用内部电话直接接通了市环保局局长和水利局局长,指令简洁明确:“王力书记一小时后到,可能随机查看雾江沿线。立刻组织人手,对三号码头、东风县交界断面等重点区域进行最后一次巡查,确保现场整洁,无异常情况。相关人员着装便装,在现场进行正常作业姿态待命,不得搞迎来送往!治理规划展板送到江边临时指挥部备用!”

接着,他打通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伟的电话:“张伟书记,省委主要领导临时视察,可能去高新区。立刻选定一到两家技术含量高、运行状况好的企业,比如那家新能源电池和生物制药公司,通知企业负责人正常生产,准备简短介绍,突出创新和环保成效。管委会人员分散到各点,随机应变。”

下达完指令,秦风看了一眼手表,距离预估抵达时间只剩不到五十分钟。他让杨小波立刻备车,同时快速浏览了一遍雾江治理工程的要点和最新数据,将其牢牢刻在脑子里。他知道,在这种突然袭击式的视察中,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可能根本用不上,考验的是对情况的真实掌握和临场应变能力。

一小时后,由三辆黑色轿车组成的省委车队,没有警车开道,悄无声息地驶下了江泉高速出口。市委书记周海洋、市长(空缺,由秦风代表)、以及相关常委,已按照简易、高效的原则,在出口内广场等候。没有横幅,没有鲜花,只有寥寥数人,气氛紧张而肃穆。

车队停下,第二辆车的车门打开,新任省委书记王力迈步下车。他身着深色夹克,身形挺拔,面容严肃,目光如炬,扫视过来,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他与周海洋、秦风等人简单握手,没有寒暄,直接问道:“直接去雾江边看看。哪个断面最能说明问题?”

周海洋看向秦风,秦风立刻上前一步,沉稳回答:“王书记,建议去三号码头断面和上游东风县交界断面。前者是上次污染事件的核心区,后者能反映流域整体情况。”

“好,就去这两个地方。上车,边走边说。”王力干脆利落,重新上车。

车队再次启动,直奔雾江沿岸。车内,王力详细询问了污染事件的详细经过、目前的治理方案、技术路线、资金筹措以及面临的困难。秦风坐在副驾驶,回头进行汇报,他摒弃了所有官话套话,用数据、事实说话,既承认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的复杂性,也清晰阐述了已采取的措施和未来的规划蓝图。王力听得非常仔细,不时插话追问几个关键细节,问题都切中要害。

到达三号码头,江风拂面,空气中还隐约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异味。王力走下堤岸,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江水颜色和岸边的土壤。他指着江面一处漂浮的少量泡沫,问身边的环保技术人员:“这是什么原因?平时监测数据怎么样?”

技术人员有些紧张,秦风接过话头,如实汇报:“王书记,这是近期雨水冲刷所致,我们加密监测显示核心指标已稳定达标,但彻底根治需要时间。我们计划在下游建设强化型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净化。”

王力点点头,不置可否,又转向陪同的几位环保专家,询问国际上治理类似河流的成功案例和技术难点,与专家交流了足有十分钟,显示出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务实作风。

在前往东风县断面的路上,王力突然改变行程,让车队拐进了一个沿途的普通村庄。他随机走进几户农家,与村民聊家常,询问江水污染对生活的影响,了解补偿政策落实情况,甚至掀开农户的水缸看了看饮用水质量。村民开始有些拘谨,见书记平易近人,才渐渐打开话匣子,反映了一些实际困难。王力认真听着,嘱咐周海洋和秦风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具体问题。

整个视察过程,紧凑、高效、深入基层。王力几乎没有听取任何正式的会议室汇报,全部时间都花在了一线查看、随机访谈和专业交流上。他对形式主义的东西表现出明显的反感,但对真实情况和具体问题抓住不放。这让陪同的江泉市干部们神经高度紧绷,却也暗自佩服。

视察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结束时,已是下午一点多。在王力书记的坚持下,午餐只是在市委食堂用了简单的自助餐。餐后,王力没有休息,就在食堂旁边的小会议室,与江泉市委常委班子进行了简短的座谈。

他没有做长篇大论,而是言简意赅地谈了三点印象和要求:

“第一,江泉市前段时期经历了考验,市委班子在关键时刻经受住了检验,尤其是对污染事件的查处,态度坚决,体现了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精神。这一点,要肯定。”

“第二,雾江的污染治理,是场硬仗,也是政治仗。方案要科学,步子要稳妥,但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第三,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江泉要痛定思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省委支持你们大胆探索,希望你们能闯出一条新路来。”

最后,他目光扫过周海洋和秦风,意味深长地说:“班子团结是关键,实干担当是基础。希望你们带领江泉干部群众,真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我会持续关注江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