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 >  第363章 娇惯孩子

“既然合作事项已敲定,我会让秘书起草合同。

”常规礼貌地微笑着说。

“可以。

”潘总愉快地回应。

常规的秘书一向专业,起草合同对她而言轻而易举。

不过十几分钟,合同便已完成。

“潘总,请先审阅,如有疑问请尽快告知,以便修改。

”秘书一如既往地沉稳。

她的冷静与专注令常规印象深刻。

“我看过了,没有问题。

”潘总将合同递给秘书,她仔细查看后又递还给他。

“既然如此,那就签字吧。

”常规笑着提议。

“好的。

”潘总随即在合同上潇洒地签下名字。

签约完成后,常规带他前往实验室。

“这是关于这项发明的所有资料和专利信息。

”林耀东将一叠文件交给潘总的助理。

“如果有任何疑问,随时来电,我定会尽力解答。

”林耀东认真地说,“售后保障会持续提供。

他的话虽似玩笑,实则诚挚。

“好,有啥问题我可要退货哦。

”潘总半真半假地回应。

“若你确实不满或与预期差距较大,我们可以退货。

”常规认真对待这句话。

“真是太感谢了。”

潘总因常规诚恳的态度感到不好意思。

常规身为公司高管,始终保持谦和有礼。

潘总表示若常规团队今后有相关发明专利,可直接联系他,因为其工厂专注于这类产品生产。

常规笑着承诺,两人此次相识便是缘分,下次必会联络。

潘总对常规带领的公司深感钦佩,认为其成就非凡。

常规送潘总至科研中心门口时,提到另一家科研中心曾扬言三年内超越他们,现在看来不过是空谈。

常规坦言,无论硬件设施还是科研人员水平,对方都无法与他们相比。

潘总一向勤奋好学,这正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

“我的成功并非偶然,机遇、环境和努力缺一不可。

”常规谦逊地说,尽管有些事不便详述,但他承认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像您这样的人,注定会成功。

”潘总自嘲年轻时也曾才华横溢,如今见到常规如此优秀,感慨岁月不饶人。

常规则祝福潘总“知足常乐”,并希望彼此未来继续合作。

在香江,像潘总这样年纪还能将事业经营得如此出色的人并不多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虽不如你们聪明能干,但自认为还算优秀。

”潘总笑着说道:“从一个普通工人走到今天,也算是有所成就了。”

送走潘总后,尽管常规并未感到疲惫,但也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我的小发明只卖了二十八万。

”林耀东略显失落。

“你觉得这个价格太低了吗?我们最初谈的是三十万。”

“倒也不是低了,只是觉得自己无能。

”林耀东感慨,“这几个月为了这个发明操心费力,可成果却显得平庸。

反观周宇,两个月内做出的发明科技含量比我高得多,充满了新意,而我却总是想不到这些。”

“人都会变老,我也一样,感觉自己的创造力正在衰退。”

常规安慰道:“不必这样想,周宇将来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或许当他到了你这个年纪时,能创造的价值反而更少了。”

“你擅长的是稳扎稳打,一个月前我就听你说过,这个拖把甩干机的基本框架已经成型,现在只是在细节上精益求精。

而周宇的作品固然先进,但常需反复修改,实用性也不如你的作品贴近生活。”

“这个发明真的很棒,无论是节能还是便捷性,都体现了你的用心。”

常规对林耀东的研究精神表示赞赏,认为他是科研团队中的宝贵成员。

尽管林耀东曾犯过错误,但常规始终欣赏他的能力,并愿意给予谅解。

林耀东听闻常规的认可后,心中的疑虑终于消散。

常规则因解决了科研事务而感到轻松。

当林耀东问及常规是否回家时,常规点头回应。

随后,林耀东提到妻子为常规准备了节日礼物,希望他节日快乐。

常规感激之余,也对忘却节日的忙碌生活有所感慨。

回到家时正值晚餐时间,女儿怡宝热情迎接常规。

常规询问妻子娄晓娥的去向,得知她因餐馆事务繁忙未能共进晚餐。

常规了解情况后,提议节日期间全家应好好相聚,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光。

娄母一向注重传统礼节,在重要节日到来前总会提前筹备佳肴。

她曾表示会尽力抽空参与,但常规深知自己的忙碌程度,身为多家公司的管理者,每天都面临各种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

面对娄母的抱怨,娄父立刻反驳道:“谁规定女人不能有自己的事业?难道所有人都要像某些人那样,只围着家庭打转?”此话一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娄母听后情绪激动:“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的付出难道不算数吗?女儿现在连辅导外孙女功课的时间都没有,晚上常常熬夜,我看着都心疼。

娄父毫不退让:“这是现代社会,谁不是这样?晓娥已经享了好几年清闲,现在正是锻炼的好时机。

”娄母则认为父母理应为子女分忧解难,不应让他们承受过多压力。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断升级,显示出两代人在观念上的差异。

娄父语重心长地说:“你这话不对,年轻时我们也吃过不少苦啊。

那时我在工程院工作,常常几个月在外奔波,回来的时候累得不行。

娄母反驳道:“别说啦,以前的日子确实不容易。

还记得晓娥小时候生病,我一个人背着她走了好几公里去医院。

那些苦日子虽然艰难,但也让我们有了如今的生活。

娄父接着说:“忆苦思甜是我的一贯风格。

娄母白了他一眼:“你就爱提过去的事,我觉得一家人曾经和和美美的生活就很美好了。

而且我总觉得不该让下一代重复我们的苦难。

娄父语气加重:“你就是太过娇惯孩子了。

你看晓娥,平时哪里有什么压力?偶尔加个班就被你这么抱怨,真让人难以接受。

这时,常规平静地插话:“爸妈,事情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

”转向娄母,他说:“妈,我想跟您详细说明一下为什么鼓励晓娥去工作的初衷。

常规继续解释:“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晓娥之前也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她说过她希望能摆脱完全围着家庭转的生活。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多可能性的权利,而不是将人生局限在为他人服务中。

他补充道:“经过深思熟虑,我觉得经营一家小店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证明这条路很适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