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汀江机场。
巨大的C-47“空中列车”和体型更为庞大的“哈米尔卡”重型滑翔机排列在跑道上,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预热轰鸣。
全副武装的英军第6空降师士兵正紧张有序地登机。
伞兵们检查着伞包和武器,滑翔机步兵则默默抚摸着冰冷的步枪。
盖尔少将站在一架C-47的舷梯旁,最后看了一眼陆川命令的全文,将那份电文纸狠狠攥紧。
“目标:铁门!任务:锁死它!”
盖尔的声音通过机场广播系统传遍每一个角落,“小伙子们,山下奉文的棺材板,就差我们这最后一颗钉子了!为了女王,为了胜利,跳!”
引擎的轰鸣达到顶峰,庞大的机群依次滑跑、升空,在P-51“野马”战斗机的护航下,如同迁徙的钢铁巨鸟,朝着缅泰边境那片被标注为“铁门”的、未知而险恶的山峦,投下决定命运的身影。
暹罗,清迈以北,“暹罗走廊”雨林。
暴雨再次倾盆。泥泞不堪的公路上,一支望不到头的日军纵队在泥水中艰难跋涉。
打头的是第15军的军旗,其后是疲惫不堪却依旧队列严整的第18师团、第56师团残兵,夹杂着驮马、辎重车和少量九五式轻坦。
士兵们沉默不语,脸上写满了撤退的仓皇与对未知的恐惧。
一辆九七式改指挥车内,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因第18师团损失惨重被临时擢升,实为败军之将,看着窗外连绵的雨幕和泥泞的道路,心中充满不祥的预感。
后方传来消息,盟军轰炸机如同跗骨的秃鹫,不断袭扰行军纵队,桥梁和公路被炸得千疮百孔。
更可怕的是,那些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和狙击手,不断制造着伤亡和恐慌。
“加快速度!不许停留!”
牟田口对着通话器嘶吼,声音在雨声中显得苍白无力。
他知道,早一秒通过景栋,进入相对安全的泰境,就多一分生机。
突然!
轰!轰!轰!
前方传来剧烈的爆炸声!浓烟混合着火光在雨幕中升腾!队伍骤然停止!
“报告!先锋大队遭遇伏击!公路被预设地雷炸毁!两侧丛林有不明武装猛烈开火!疑似…盟军特工!”
“八嘎!”牟田口一拳砸在车壁上。又是他们!那些阴魂不散的“断刃”!
“派战车中队前出清障!步兵掩护!机枪火力压制丛林!快!我们没有时间了!”
杀戮在雨林公路上再次上演。而远方,“铁门”隘口上空,英军的伞花正在密集的防空炮火中。
如同蒲公英般倔强地飘落。关门与突围的终极较量,在缅甸与暹罗的崇山峻岭间,轰然撞响!
缅泰边境,“铁门”隘口楠伦山口。 拂晓,雨歇,浓雾弥漫。
冰冷的雾气如同湿重的裹尸布,笼罩着险峻的山口。
怪石嶙峋的峭壁在雾中若隐若现,一条被炸得坑坑洼洼的骡马道蜿蜒穿过隘口,这便是“暹罗走廊”北端的咽喉——楠伦山口,代号“铁门”。
山口两侧的高地上,硝烟尚未散尽。英军第6空降师的伞兵们正依托着仓促挖掘的散兵坑和炸塌的日军原哨所工事,警惕地注视着下方浓雾笼罩的道路。
他们浑身湿透,沾满泥浆,许多人带着跳伞或落地时的擦伤,眼神疲惫却锐利如鹰。
詹姆斯下士趴在冰冷的岩石后,手中的“司登”冲锋枪枪口指着浓雾深处。
他能闻到空气中浓烈的血腥味和火药味,那是昨夜落地时与日军警戒部队爆发血腥遭遇战留下的。
他的排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才勉强控制了这个制高点。
“保持警惕!鬼子大部队随时可能涌上来!”排长嘶哑的声音在雾中回荡,带着劫后余生的紧张。
盖尔少将的指挥部设在隘口西侧一个相对背风的岩洞里。电台的电流声嘶嘶作响,通讯兵正紧张地呼叫着:
“‘铁门’呼叫‘堡垒’!‘铁门’呼叫‘堡垒’!我部已控制楠伦山口核心区域!
但伤亡惨重,弹药消耗巨大!
急需空投补给!急需火炮支援!重复,急需火炮支援!日军撤退纵队前锋已逼近!预计接触时间不足两小时!”
回应他的只有嘈杂的电流声。浓雾和复杂的地形严重阻碍了无线电信号,也断绝了空投补给的希望。
盖尔脸色铁青,他知道,空降兵最危险的时刻到了——孤立无援,深陷敌后,面对数倍于己的、急于逃命的亡命之师。
“暹罗走廊”,景栋以北,“死亡公路”。
暴雨后的道路化为深及脚踝的泥潭。一支望不到头的日军纵队在泥泞中挣扎前行。
士兵们拄着步枪,深一脚浅一脚,脸上写满疲惫、饥饿和深入骨髓的恐惧。驮马的嘶鸣、军官的呵斥、伤兵的呻吟混杂在一起。
队列中夹杂着九五式轻型坦克和九二式步兵炮,沉重的车轮和履带在泥浆中打滑,前进速度如同蜗牛。
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站在一辆九七式改指挥车的履带上,雨水和泥浆早已将他笔挺的军服浸透。
他举着望远镜,焦灼地望向北方被雾气笼罩的山峦方向——那里是楠伦山口,生的希望,也是此刻最致命的陷阱。
“报告司令官阁下!”
一名参谋官踉跄跑来,脸上带着惊恐,“前锋第55联队报告!
在‘断魂坡’遭遇猛烈伏击!公路被彻底炸毁!两侧丛林有大量狙击手和自动火力!损失惨重!联队长请求战术指导!”
“八嘎!又是那些该死的‘幽灵’!”
牟田口一拳砸在冰冷的装甲上。
李铁军的“鹞鹰”和“穿山甲”如同跗骨之蛆,利用熟悉的地形和雨林掩护,不断袭扰着这支庞大的撤退纵队。
炸桥、埋雷、狙杀军官、制造恐慌,每一步都洒满了帝国士兵的鲜血。
更让他心惊的是头顶。
呜——嗡——!
低沉而致命的引擎轰鸣穿透云层!
“空袭!隐蔽——!”凄厉的警报响彻山谷!
十几架B-25“米切尔”轰炸机如同钢铁秃鹫,冲破低垂的云层俯冲而下!机腹弹舱洞开!
轰!轰!轰隆——!!!
成串的重磅炸弹带着死神的尖啸,狠狠砸入拥挤在狭窄公路上的日军纵队!巨大的火球冲天而起!
泥土、碎石、破碎的肢体、燃烧的车辆残骸被抛向空中!惨叫声瞬间被剧烈的爆炸淹没!
一架B-25被日军零星的高射炮火击中机翼,冒着黑烟翻滚坠落,但更多的轰炸机完成了投弹,将死亡之雨倾泻而下!公路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爆炸的火光连成一片,浓烟遮天蔽日!
“散开!离开公路!进丛林!”
牟田口嘶声力竭地吼叫,跳下指挥车滚入泥浆。他的座车被一枚近失弹的冲击波掀翻,燃起大火。
轰炸持续了整整二十分钟。当机群离去,留下的是如同被巨兽蹂躏过的死亡之路:扭曲的车辆残骸、焦黑的尸体、痛苦呻吟的伤兵、以及被彻底堵塞的道路。行军纵队被炸得七零八落,士气濒临崩溃。
“工兵!工兵在哪里!给老子清障!快!”一名大队长挥舞着军刀,声音带着哭腔。
工兵中佐松本满身泥浆,带着幸存的工兵如同蚂蚁般扑向被炸塌的路段和被摧毁的车辆残骸。
他们用炸药、用双手、用肩膀,在绝望中开辟着通道。
每一分钟的延误,都意味着山顶上那道“铁门”被英军守得更牢固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