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 >  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 >  第168章 这个“宋”家

赵家现在的果酱生意可以说是赵河负责的,因为只有他最方便与邵云安来往。赵河现在可是底气足的很。再加上他跟邵云安在一起久了,耳濡目染,也多了那么几分悍脾性。

赵河不看那妇人,直接对那男子说:“宋叔,石井家现在是他媳妇儿云安当家,石井家现在所有的家当都是云安挣来的。云安可不是你女儿那能任人随便揉捏的泥巴性子。

趁着云安现在不在家,你还是带着妻儿回去吧。你们也别想着从石井身上讨好处,你们不如先去打听打听大力叔一家现在是怎么个光景。”

那男人一听就犹豫了,那妇人却狠狠瞪了男人一眼,吸了口气说:“我们今日是来找石井的,也是想来看看青哥儿和妮子。

不管石井是不是再娶,我们都是青哥儿和妮子的外翁、外婆和舅舅!”

赵河嗤笑了声,说:“行吧。石井和云安不在家,你们先去我家等着吧。还有,别在外头叫石井家姑娘的闺名。

你可以喊‘王姑娘’,也可以叫‘石井家姑娘’。人家姑娘改了名了,原来的名是乳名。你们不会不懂‘大户人家’的规矩吧。”

这咋就“大户人家姑娘”了!

赵河:“若要云安听到你们当众喊人家姑娘的乳名,会大嘴巴子抽人的。”

男人倒抽了口气,不等妇人说话就忙不迭说:“是是,姑娘大了,在外头是不能随便喊了。”

妇人给气得够呛,但村里人说了王石井再娶的那个特别泼辣。就朱氏那个泼妇都不是那人的对手,妇人咬咬嘴,索性不说话了。

赵河:“那要不要先我家等着?”

男人抬脚就要走,被那妇人扯了下。那妇人扬着脖子说:“我们就在这儿等着了。”

赵河瞅了眼女人怀里的襁褓,说:“你要抱着孩子在外头等吗?这下着雨,风也挺凉的。”

那女人却不知出于什么心思,把襁褓往宋巴子的怀里一塞,打定主意道:“我们就在这儿等!”

“那随你的便吧。”赵河说罢,打着伞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心里则道:【我这是好心当驴肝肺!等云安回来,你们别哭着跑回家都是好事了。】

王石井的前妻宋氏本名宋玉花,是青山村的。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娘早逝,爹又窝囊,一分嫁妆都掏不出,一直没许到人家。

宋氏的爹宋巴子眼见女儿嫁不出去,也着急,就四处托人给女儿找婆家。王石井因为亲娘的原因,在秀水村也是出了名的没有人愿意嫁的。

青山村和秀水村离得近,青山村嫁到秀水村的婶子就私下问王石井愿不愿意。王石井那个时候哪有心思谈情说爱,有姑娘肯嫁他就娶。就这么的,王石井娶了宋玉花。

宋家穷,王石井也没钱。嫁给王石井,宋玉花在婆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开始有王石井护着还好些,王石井服徭役一走就是两年。宋玉花怀孕产子,日子更加艰难。

好在王石井回来后,私下给了她些自己攒的私房,加之又有丈夫在身边,宋玉花这才算是缓了过来。

宋玉花一直不放心独自在家的父亲,因为王石井给了她私房钱后就再未过问过,宋玉花会偷偷给父亲钱花。怕婆婆知道,宋玉花千叮咛万嘱咐父亲不要在村子里花。

宋巴子在女儿出嫁后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女儿又给了他钱,宋巴子也怕被别人惦记,就拿着钱离开青山村去外头给人做工。

在王石井被抓去从军那一年,宋巴子在外头续了弦,娶了个丧夫带着儿子的寡妇。之后宋巴子就回了村,用剩下的钱置办了几亩地,对外说是婆娘的钱。去年年中,两人又得了个儿子。

谁都不知宋氏夜里偷偷离开王家后还回了趟娘家。宋巴子得知女儿要走,也没拦着,甚至没有提自己的两个外孙。

他在拿了女儿给他的封口费后,担心王家人找他的麻烦,着急忙慌地把田租给村里人,带着老婆继子躲了出去。

年前,宋巴子从同样外出干活的同村人嘴里得知王石井再娶了个男妻,同本家分了家不说,还挣了不少的银子。

王石井现在盖了大房子,日进斗金。不仅如此,人家还跟永修县的县太爷称兄道弟的,那日子过得比永修县首富家都要舒坦。首富都不能叫县太爷一声兄弟吧。

当然,闲话传来传去势必会越来越夸张。但不管多夸张,只是一个“特别有钱”、“日进斗金”就足够宋巴子心惊肉跳的。

宋巴子回去后就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婆娘景氏。王石井与本家分了家了,那该是没啥危险了,宋巴子和景氏琢磨了之后就决定回村。

这一回村就更不得了了。宋巴子一家人回到村里,酸言酸语马上就跟着来了。

瞧人家王石井娶了男妻之后命多好。如今有花不完的银子,住不过来的大房子,喊县太爷都要喊一声“哥”。不是他们这种泥腿子了,人家一步登天了。

而且人家再娶的那男妻又厉害,会挣钱不说,还愣是把王石井的本家压得是抬不起头,说分家就分家了。那王枝松被他那男妻闹得险些童生的身份都给夺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石井的本家是再也压不着他了,以后但凡再有个什么徭役,王家那头只能让自己的“亲”儿子去,或是掏钱买命,王石井只管安安生生地做自己的富家老爷了。

宋玉花是王石井的婆娘时,被婆母欺压得死去活来,连自己的孩子都护不住。她那恶婆婆打她的娃,她只会哭,拦都不敢拦。这宋玉花一跑,人家王石井反而来了个彻底大翻身。

宋玉花跑了对王石井来说那可真是福气,不然王石井还娶不到那么厉害的男妻,也过不上如今这么富贵的日子。

宋巴子一开始心里很不是滋味。宋玉花离家时半夜里回来,给了他二十两的碎银子,叫他帮忙去里正那给她拿一张“做工纸”。

所谓的“做工纸”就是村里人要去县上做工,找里正拿这么一张纸,证明自己不是流民,是正经要找活干。

这张纸在“敕南府”都有效,但如果要离开“敕南府”就必须得有路引。宋玉花要这张纸就是为了能跑得更远些。

得了女儿给的银钱,宋巴子去了趟里正家拿到了“做工纸”。纸上写的是婆娘景氏的名字。宋玉花拿了这张纸,又从家里拿了些吃的就头也不回地走了,之后再也没了音讯。

现在自己曾经的女婿过的那么好,外孙和外孙女也过得好。女儿却不知是死是活,宋巴子心里能好受么。宋巴子原本也只是心情不好,但景氏的心里就活络开了。

宋玉花是跑了,但终归来说也是被王家欺负跑的。现在王石井有钱了,难道不该接济他曾经的岳丈一家?

宋巴子窝囊,说是在外头做工,也只是卖一把子力气,挣不到几个钱。他之前能再娶,靠的全是宋玉花平时偷偷给他的钱。

景氏嫁给他的时候是带了些私房的,再后来宋玉花又给了他二十两银子,加上他打短工的积蓄和田租,日子算过得去。

可是景氏又生了个儿子,她再嫁给宋巴子的时候还带了一个十岁的儿子,如今也十三了,再过两年就该说亲了。

现在光景不好,宋巴子又上了年纪,也没人找他做活,积蓄也快花完了,日子越过越紧巴。只靠地里的那些收成,最多也就是饿不死。

王石井能给秀水村的村民们找挣钱的活计,怎么也不能委屈了自己的老丈人吧。而且再怎么说,王青和王妮都是宋玉花生的,王青和王妮也要喊他们一声外翁、外婆和舅舅呢!

景氏越想底气越足,就一个劲儿的怂恿宋巴子去找王石井(要钱)。宋巴子不敢,他其实一直都挺怕这个女婿。但他这个人没主见,又窝囊,景氏跟他闹了几回他就从了。

原本他们是打算过年的时候来的,结果听说县令和学正大人都住在王石井家。别说宋巴子不敢,景氏更不敢。

后来邵云安大战王老太,直接让王石井脱离了王室一族,又彻底断绝了与王老太一家的血亲关系,还认了学正大人为义父,景氏也有些打退堂鼓了。

但转念一想到儿子该娶媳妇儿了,刚出生的小儿子日后也少不得花销,景氏又不甘心就这么放过王石井,怎么说也得从王石井手里讨些银钱才是。

而景氏还有些别的心思。王石井成了县学学正大人的儿子,听说王青能去“白月书院”就是因着这层关系。

那以后自己的小儿子是不是也能去那个县上最好的私塾读书,还不用花钱?还有自己的长子,有了姐夫提携,说不定能去县上混个不错的差事做做,这婚事也就不用愁了。

怎么想,景氏都觉得不能就这么跟王石井断了关系。她过够了苦日子,如今有机会可以不继续过苦日子,为何不抓住。

不管才八个月的儿子在屋外会吹到风,也会淋到雨,改为自己来打伞的景氏又一次叮嘱宋巴子:“一会儿王石井回来了,你说什么也得拿出自己岳丈的身份。

玉花是被他们王家欺负得活不下去了才跑的,说来说去都是他们王家、是王石井的错!他们就该赔偿咱们!

等见着青哥儿跟,外孙女,你这个做外翁的就使劲儿哭,王石井那男妻再悍能拦着青哥儿跟,外孙女见外翁?”

宋巴子咽咽嗓子,低着头,不敢吭声。

景氏嫌弃地瞪了他一眼,在他腰眼上狠狠掐了一把:“瞧你那熊样!你要想儿子以后跟你一样窝囊、跟你一样受穷,你就躲!”

景氏带来的儿子肖大榆也惴惴的,小声说:“娘,万一姐夫的新妻不让咱进门咋办?村里人都说姐夫新娶的那个男妻特别悍。”

“他敢!”景氏给儿子打气,也给自己打气,“是王石井欠咱们宋家的,可不是咱们欠他的!你爹还没找他算逼走你姐的账呢!”

肖大榆低下头:“宋家宋家,我又不是宋家的。”

宋景氏捏住儿子的耳朵一个用力,肖大榆痛得大叫起来:“娘娘娘!疼!”

“你个挨千刀的说啥呢!”

“没没没,我没说啥,没说。”

景氏松手,肖大榆捂着耳朵赶紧后退几步,也不管自己是不是会淋到雨。反正那伞也破了,打着也遮不住多少。

景氏看雨淋到小儿子身上了,赶紧打好伞。宋巴子也没遮到多少,他抬手放在小儿子的脸上,尽量给他挡着点风。

宋巴子其实是想去赵里正家等着,这外头下着雨,又有风,虽说雨不大吧,可儿子毕竟才8个月,万一冻着了生病就麻烦了。

可看一眼婆娘气鼓鼓的脸色,宋巴子咽下了劝说,算了,等着吧。